•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深研中華美學精神
    來源:人民日報 | 朱中原  2017年05月15日07:37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亦有古碑林之稱。

    良渚文化“玉獸面紋琮”

    甘肅馬家窯文化“渦紋彩陶罐”

    “一帶一路”的國家倡議,讓世界文化交流隨之進入一個新時代,這勢必帶動中華美學精神的傳播和變革。中華民族的美學精神,經過近五千年的涵濡,在“絲綢之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宏大歷史情境中,獲得了提升,拓展了具有中國本位與中國精神的“大美術”格局,在世界文明形態中形成了有別于其他審美文化又具有世界貢獻的精神體系。

    在新的歷史時期,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美、美術與美育,如何讓中國美術與美學精神進一步彰顯價值,成為當下美術和美學工作者所面對的時代課題。這仍需對中國美術與美學精神源遠流長的豐厚脈絡進行深層的梳理與提煉。作為一個時代課題,它需要獲得強大的理論支撐,因為中華美學精神的涵濡是一個一直都在發生并將繼續發展的歷史進程。

    美感最直觀的視覺呈現即是美術。當然,這里所言的美術,并不是指狹義的繪畫,而是包括建筑、雕塑、繪畫、書法、篆刻等在內的具有審美功能的主體。就此而言,美術的內涵與外延是相當廣泛的,凡經過歷史積淀,能體現人的美感經驗的文化遺跡,諸如史前巖畫、上古石雕、青銅紋飾、兩漢摩崖、陵墓建筑、碑志寫經、佛教造像、宮廷遺跡、石窟壁畫與雕刻、門聯牌匾、園林建筑等,都具有大美術的性質,其凝聚的美學品格與精神內涵,都是人類關于美和美學精神的高度體現。如今,現代人盡管從考古層面,對這些古老的文化遺跡進行了很好的發掘與整理,然而卻尚未真正開始對其凝聚的美學內涵進行提煉與總結,原因是我們缺少對中國美術作品中原典美學精神的理性觀照。

    比如,一向被美術史或雕塑史忽略的中國上古雕刻作品,本身便代表了中國最高的寫意美學精神,但我們自身對此都缺乏足夠深刻而理性的美學認知,何況國外?中國早期的雕刻具有高度寫意化的美學精神,足可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等世界經典的雕刻藝術相媲美。寫意是人類藝術的最高境界,而寫意精神又以中國美術最具代表性,但我們對中國美術中寫意精神的理性認知,還遠遠未能達到應有的高度。例如談到人像雕刻,一般比較注重中古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以后摻雜了印度和西方表現手法的佛像藝術,卻往往忽略了佛教傳入之前中國本土的人像雕刻作品,如西漢、先秦以及上古時期原典的具有純粹中華美學精神和凝聚中國人美感經驗、純運用中國寫意表現手法的雕塑。從這些雕塑中,實可窺見遠古先人發達的美學觀、美術觀和數理幾何觀。當談及中國的寫意精神時,人們大多將視域狹隘化為鼎盛于宋元時期的寫意文人畫。宋元的確是寫意精神的高峰,但中國寫意精神在上古時期就已然顯現。如果說秦漢時期的陶俑已經高度寫意化,那么上古時期的原始石雕、陶塑、玉器等,則具有更加簡練的線條、生動夸張的造型及高度抽象化的表情。某種程度上說,夏商以前的美術遺跡中,尤其是那些原始的石雕、玉雕和陶塑作品,已可概見中國人的原始美學精神,它將上古中國藝術的神性與人性之美圓融合一,高揚了人的主體精神。

    研究華夏文明的原典美學精神,就美術考古層面而言,一般比較注重黃河流域及陸上絲綢之路的美術遺跡,像河南仰韶文化、山東龍山文化、西安半坡文化以及甘青地區馬家窯文化等史前文化遺跡中的彩陶和玉器等,均不同程度地體現了上古先人發達的美學觀、美術觀和哲學觀,但對海上絲綢之路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文化遺跡的研究尚顯不夠。如發源于江淮地區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玉器,其高度寫意的造型,精湛的磨制鉆孔技術和鏤空技術,發達的幾何觀、線條觀與造型觀,大大顛覆了我們對江淮流域文明起步較晚的一貫認知。

    從哲學上而言,原典文化是指文化源頭的思想、文化等。由此推及開來,中國遠古美術是研究中國原典美學精神最好的標本,這對五千年中華文明來說,是文明的源頭、創作的源泉,是千百年來中國美術綿延不斷的文脈。當下,美術創作重新回到傳統,從中汲取營養,而繼承傳統首先是要深入到傳統美學精神的源頭研究上,這就需要對中國早期美術遺存進行純美學層面的理論梳理,這也是今天深研美、美術與美學精神的基礎。

    人類對于美、美術和美感的認知具有某種共通性。由此而言,原典美學中便包含了人類審美的共通性。就像文字本質上具有共通性,在人類的原生文字階段,都具有描摹和具象功能,只不過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分化,西方文字偏于拼音化,即以音衍義,中國文字偏于寫形化,即以形衍義。但需要強調的是,中國文字實際上也具有以音衍義的功能,這便是清代音韻學的要義所在。中國文字的以形衍義和以音衍義,在某種程度上進行了合流,進而形成了偉大的漢字文化系統,中國美術也在寫實與寫意上形成合流進而形成偉大的中國美術文化系統。中國文字和中國美術,共同構成了具有東方美學精神的文化系統,塑造了中國人獨特的審美認知,進而影響及于整個亞洲和歐洲。

    為此,我曾提出過一個理論命題:即中國書法的世界化和世界文字的中國書法化。這個命題,不是一個簡單的東方與西方誰高誰低的問題,而是一個中西方文字系統的源流與分野、分野與合流的問題。如前所述,中國的原生文字系統,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原生文字系統,在美學精神上具有某種共通性,它們的書寫精神也即書法美學精神也具有某種共通性。當然,所不同的是,中國文字書寫也即中國書法在書寫美學上,具有一種供全世界文字書寫參照的典范。這種美學精神,是全世界其他民族所潛存的,但需要發掘。也就是說,全世界所有民族的文字書寫都可以是書法藝術,都追求藝術美感的表達,唯獨中國書法藝術具有全世界其他民族文字所欠缺的美感形式,原因是中國書法的書寫載體——漢文字及其筆法系統——尚沒有發生斷裂,中國書法的美感形式是可以供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字書寫所借鑒和參考的。中國書法,體現的是一種高度的寫意精神和抽象審美功能。因此,只有當我們參透了原典的藝術美學精神,才可能對這些予以理性的觀照。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12月西泠印社舉辦的“他山之玉——域外高古印特展”上,展出了許多域外的高古印章,它們大多出自于距今5000—8000年前的西亞和非洲,是西亞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重要體現,無論是文字書寫還是篆刻表現手法,它們都與中國早期的印章有著某種一致性,也就是說,來自東方文明的中國印章與來自兩河文明的西亞印章具有某種美學的共通性。盡管印章并不起源于中國,但中國卻“以中華民族特有的大國思維、寰宇視角,取精用宏,西為中用的包容性,使印章一道,西衰東盛,別開生面,演化為以漢字為本……極具中華文化特質的一枝獨秀的藝術門類”,并進而影響及于全世界,這又都有賴于“絲綢之路”交通孔道的文化發力。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在于民族文化認同,構建民族文化認同也是回到起點、尋繹中國原典美術與中華美學精神的要義所在——從中樹立大思想、大歷史和大美術觀,摸準中國的文化根脈和審美精神原點,使國人獲得情感上的生發,使中華美學精神得以光大。由此,民族文化的復興才有根基,中國精神在“一帶一路”新時期建設中才能得以遠播。

    (作者為《中國書法》雜志社社長助理兼編輯部主任)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日韩蜜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18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久久四虎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人妻|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99|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6719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2020盗摄|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1精品国产91| 久久只这里是精品66|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伊人精品综合在合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