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原創】希行:愿作網絡文學的“說書人”
網絡文學發展近二十年,類型不斷衍生變化。其中,古代言情類小說以奇譎的想象力和富有創意的敘事,從最初的“單一”言情發展到如今與其他不同風格類型的雜糅共融,受到女性讀者的喜愛。作為這一類型的代表作家之一,希行自2009年起創作了《名門醫女》《嬌娘醫經》《誅砂》《君九齡》等9部小說,字數逾1000萬。日前,希行接受了中國作家網記者的專訪,坦言愿作“網絡文學的說書人”。
談創作經驗
《君九齡》曾作廢七八萬字的稿子
在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主辦、中國作家網承辦的2016年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年榜上,希行《君九齡》在已完結作品中排第6位。評語中寫道,這“是一部具有現實主義風格的古代言情小說,并夾雜了一種可有可無的怪誕色彩,作品細節充實豐富,情節的鋪墊和情感描寫細膩真實、風趣幽默,令讀者代入感很強”。希行認為,這樣的評價比較準確,“我一直把自己當作說書人,像走街串巷、街口茶館說書的藝人一樣,對著聽眾娓娓道來講故事。寫小說就是講故事,講故事就要來源于現實,但又要超脫現實,其實就是造夢嘛。”
記者在閱讀希行作品時發現,她的小說很好地將現代都市人物心理特征與古代風貌相結合,無論《君九齡》的熱血復仇、《嬌娘醫經》的奮斗勵志還是《名門醫女》的詼諧感人,其流暢自然的寫作風格在“古言”小說類型中很有辨識度。
希行曾在其微信公眾號上透露,由于對自身的創作要求很高,開新書的時候,她會很忐忑不安和焦慮。以《君九齡》為例,她在作廢七八萬字的稿子后才發布故事,并會每天固定在早上7點鐘更新。雖然她也曾嘗試過將更新時間改到下午,但因為不習慣最終還是改了過來,“因為我想跟大家問第一聲早安,陪著大家吃飯、坐地鐵、等公交,迎著清晨第一縷陽光和大家開始一天的工作和學習”。在專訪中,希行說,她一般每天更新4000-5000字。每天更新固然枯燥,但規律一旦養成就很難再被打破,就像上班一樣,要把創作當作工作看待,而非樂趣,畢竟樂趣不能持久,而網絡寫作是一個必須要有耐心的行業,要忍受寂寞和枯燥。
伴隨著《嬌娘醫經》《君九齡》等小說點擊率不斷上漲,希行已擁有一批忠實擁躉。對于粉絲是否會對小說創作帶來影響這一問題,希行回答,網絡寫作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創作時肯定會考慮讀者的情緒,但是過于沉浸“上帝”視角又會容易造成創作上的偏頗,所以,會在不改變大基調的前提下變換一下思路。
希行新作《大帝姬》自今年3月起在起點女生網上連載。對于這部作品,希行表示,這是第一次嘗試話本說書的風格,在語言描寫上將更加精煉,關于人性的討論、黑白忠奸善惡之間的關系處理上會更加復雜和貼近生活。“其實就是更純粹地講故事”,希行說。
談作品意義
從虛擬世界中尋找解決現實困境的勇氣
為何入行?希行給出的原因很簡單:避世。在2016年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年榜發布會上,她談到,網絡文學世界與傳統文學所描述的現實不同,這里大多是關于仙俠、玄幻、穿越、重生的虛幻世界,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每人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現實困境,所以亟需營造一個可以暫時放下生活中的煩心事,輕松一下、快樂一下的虛擬現實。她認為,網絡小說真正的意義就在于從虛幻世界里尋找解決現實困境的勇氣。當主人公在虛幻的世界里成為那個食物鏈的頂端,掌握了足夠的能力的時候,最愿意做的是站出來把殘酷的等級關系、叢林法則徹底打碎。讀者被帶入到文本中,就完成了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最好的溝通。
網絡小說又是因何存在呢?希行認為是“爽感”。她說,大眾在現實世界里特別缺什么,往往就喜歡在小說里“找補”什么,這便形成一種彌補缺憾的愉悅感。作者營造的虛幻世界和現實之間,能夠形成更有趣的張力關系。因為虛幻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它依然受到一系列的規律制約,所以很多現實的狀況、問題依舊會發生,那么在虛幻世界里給主人公添加一些“獨門絕技”,比如擁有預知未來、技能超群這樣的“金手指”,就可以獲得對生活、對歷史更大的掌控能力。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是無法掌控命運的人,只有在網絡小說的世界中,才能和主人公一起,主宰命運、彌補缺憾、完成心愿,獲得“爽感”。
希行向記者表示,網絡文學的虛幻世界為大眾提供了一個遇到現實問題時能夠做出不同選擇、體驗多種可能性的地方,從而提升自我、改變現實。這是文學作品與現實生活、歷史與當代之間最好的溝通。
談IP改編
網絡文學最好的時代已到來
隨著《甄嬛傳》《羋月傳》《花千骨》《瑯琊榜》等影視劇熱播,網絡小說對影視文化的發展形成了巨大的影響。據了解,《君九齡》電視劇、網絡劇權利日前已全部獨家授權上海天幕星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嬌娘醫經》也在籌備改編,但希行本人并未參與影視改編。她向記者表示,IP改編是出于市場需求,“電視觀眾和網絡讀者是不同的受眾,希望改編出來的劇本能像網絡小說一樣受到電視觀眾的喜歡。”
希行認為,網絡文學最好的時代已經到來。創作網絡小說,是一個從當下進入虛幻,又從虛幻重返當下的動態過程。無論是創作還是閱讀,網文中訴諸筆端的想象讓讀者和作者都能夠更好地理解現實,而并非只是制造荒誕的快餐文化。此外,不同群體、立場的人可以通過網絡故事更好地溝通和體悟情感,從而能夠相互理解,讓這個社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