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腦特工”到底是不是科幻?人間“凡腦”誰人消?
《超腦特工》是部三年前首播的科幻美劇,收視率一般,億萬富翁兼科學狂人埃隆·馬斯克看沒看過,不得而知。不過馬斯克的第一任老婆賈斯汀是寫科幻小說的,馬斯克自己對影視劇也特別有興趣,給身體換“零件”的科幻題材對他來說更加不陌生。
科幻大片《鋼鐵俠》開拍時,導演喬恩·費儒和主演小羅伯特·唐尼不約而同地想到去找馬斯克聊聊劇本。最終,《鋼鐵俠》中的部分鏡頭是在馬斯克的SpaceX總部取景的,片子里的主角發明家斯塔克身上也有埃隆·馬斯克的影子,影片的特別感謝欄里還寫著埃隆·馬斯克的名字。
但是,相比身體里安著“大電池”的“鋼鐵俠”,埃隆·馬斯克似乎更青睞腦袋里插著芯片的“超腦特工”。所不同的,是埃隆·馬斯克認為“超腦特工”并不是科幻。
埃隆·馬斯克的特斯拉電動車和SpaceX可回收火箭,現在已是家喻戶曉,但他的最新計劃是把電腦與人腦合二為一。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不久前剛剛成立了一家新公司Neuralink,這家公司要做的,就是開發出能讓人腦與電腦直接相連的可植入設備,從而賦予人類超能力,儼然如“超腦特工”的那個“超腦”。
要說“超腦”,對于10歲學會了編程、12歲獨立開發出了游戲的埃隆·馬斯克來說,他本身就有顆異于常人的“超腦”。
據說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問過馬斯克,他是如何靠自學完成了頂尖物理學知識的積累的。馬斯克覺得這太簡單了:“讀書啊!書就擺在那兒,讀不就行了!”這不光讓錢教授一臉茫然,更讓廣大中學期間有老師手把手教還對物理感到頭痛的人間“凡腦”們無地自容。
顯然,光是自己有顆“超腦”還不夠,埃隆·馬斯克打算用看起來不可思議的“超腦”技術,來消除一切人間“凡腦”。
其實這種“超腦”的研究,并不是只有馬斯克想到了,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也在進行一項人腦中植入芯片的超前研究項目,以期增強人類的學習能力。這個項目試圖通過腦部植入物來改變神經突觸可塑性以加快大腦學習速度。不知是對埃隆·馬斯克的關注度太高,還是國防項目的保密性太強,同是“超腦”計劃,但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的這個項目遠沒有馬斯克的項目惹人關注。
盡管關注度高,但一向不低調的馬斯克這次挺低調。幾天前在著名的TED大會上接受國外媒體專訪時,馬斯克有問必答,言無不盡,但偏偏回避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這次的“超腦”計劃,另一個是對科幻小說的興趣。兩個問題看似無關,卻又讓人浮想聯翩。
對于新的“超腦”項目,知情人士透露,埃隆·馬斯克采取的策略與其早期在SpaceX和特斯拉項目上所做的如出一轍:先證明可行性,再追求更高目標。
據說這個項目初期的目標是通過先進的植入電極來治療癲癇和重度抑郁癥等大腦異常,證明相關科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后,再進入增強人類認知能力的新領域。
身為科學狂人,埃隆·馬斯克身上有著常人所不具備的科學冒險精神,但同時也有著常人所沒有的對未來科技的恐懼。
正如人們所知,馬斯克和霍金一樣,都曾聲言機器人和AI人工智能未來將導致人類的毀滅。不過就在籌劃“超腦”項目時,馬斯克的態度似乎在轉變。幾個月前,馬斯克已經在談論將大腦皮層與外部的數字擴展設備相連以解決其眼中AI與人的矛盾。
“如果每個人都能朝這個方向進化,科幻小說中的AI獨裁情況就不會出現了,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AI的基因。這就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結果?!瘪R斯克說。
目前,看好馬斯克“超腦”計劃的,更多是看好其商業價值,而質疑這個項目的,則是懷疑其可行性,因為科學界目前尚無法記錄數以百萬的人腦神經元活動,更無法解碼人腦復雜的決策流程,在這種情況下探索用外部設備干預大腦似乎為時尚早。不過,更多人對這個項目的態度,和著名神經工程師托馬斯·奧斯利的觀點相一致。
“馬斯克是個不惜成本的冒險家,我期待看他能做到什么地步?!蓖旭R斯·奧斯利說。
和愛冒險的埃隆·馬斯克不同,扎克伯格一向很務實。Facebook最新成立了一個秘密項目部,小扎在抓緊招聘“腦機界面工程師”和神經科學家。這些人能做的,似乎也正是馬斯克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