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小說重在借鑒和發展傳統經驗
在國家大力發展網絡文藝的方針指引下,在商業資本和互聯網媒體等多重力量的驅動下,中國網絡小說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并走出國門,引發中國網絡小說海外閱讀熱。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瑯琊榜》《羋月傳》等收視率一路走高,由網絡小說拉動的文化產業鏈開始形成。為什么中國網絡小說會如此有活力?為什么中國網絡小說這邊風景獨好?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的成就所帶來的寬松創作環境與閱讀環境是中國網絡小說生長的土壤,悠久的中國文化和文學傳統為網絡小說創作提供了養分,網絡小說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講述中國故事,滿足了廣大讀者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中國傳統小說從說唱文學中演變而來,小說是“小道”,其主要特點是以講故事為主,故事線索清晰,結構完整,情節曲折,以懸念抓住讀者,細節描寫生動傳神,人物個性鮮明。而中國現代文學受西方小說的影響,在敘事上向內轉,托爾斯泰的心靈辯證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哈姆雷特生存還是死去的內心猶疑,開始東移到我國的小說之中。中國現代小說吸收借鑒了西方現實主義、現代主義文學的寫法,注重小說敘事的復雜性,出現淡化故事情節、加強心理描寫的傾向,小說對社會現實和人生、人性豐富性的表現不斷提升。這種小說的現代化道路導致了小說的雅俗分流,讓現代小說變得越來越“不好看”了。上世紀80年代末,文學失去了轟動效應,越來越邊緣化,文學期刊的訂閱量滑坡,純文學的讀者銳減。網絡小說回歸了中國小說的故事傳統,以精彩的故事吸引了大量讀者,形成了網絡小說閱讀熱。
網絡小說要靠故事的魅力抓住讀者付費閱讀,好故事是網絡小說的第一要素,中國網絡小說借鑒并發展了中國傳統小說的敘事經驗。好看的網絡小說被稱為“爽文”,有各種“爽點”,主角天賦異稟奇遇不斷被稱為“金手指”,主角一路好運,困境中總能逢兇化吉被稱為“主角光環”……這些常見的網絡小說寫法是中國傳統故事小說中“傳奇”手法的極化,即“非奇人奇事不傳”。傳統小說中“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手法為網絡小說所普遍采用,設置懸念在網絡小說中被稱為“挖坑”,解答懸念被稱為“填坑”,小說的結構就是一個不斷“挖坑”“填坑”的過程。網絡小說家的才華,首先是編故事的才華。人氣網絡小說無不具有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和緊張的故事節奏,讀后讓人欲罷不能。但故事為王的網絡小說并不意味著只是簡單地以故事取悅人,優秀網絡小說常有表達作者情緒的“私貨”,有延宕情節發展的場景、心理描寫,也有對現實世界的反映和對人生、人性的思考,只是相對故事的推進,這些要素的分量要輕得多。
好的網絡小說意味著敘事邏輯的完美,雖然故事是“小說家”言,但故事要編得“圓”,要讓讀者信以為真,獲得“代入感”,在人情、事理上應有其內在的合理性。對于追求“奇遇”的網絡小說來說,筆力主要在故事,因而會沖淡對深層內容的表現。網絡小說多是輕逸的、不燒腦的通俗小說,符合大眾閱讀心理。好的網絡小說家必然是那些有文學追求的人,他們精于編故事,也采用一些常見的網絡小說套路,但他們在小說語言、人物形象、故事細節、故事邏輯、故事內蘊的處理上,有意識地超越了小說的俗套,以獨特的藝術匠心表現出一種雅致的文學情懷。說到底,那些只是依靠技巧和套路寫作的網絡作家可能會圈到一些粉絲,賺得一些收入,但只有那些善于講中國故事的網絡作家才能獲得更多的掌聲,那些雅俗共賞的作品才可能成為網絡小說精品。
在中國傳統的說書人那里,小說是“勸人的”,小說故事中有鮮明的道德傾向,蘊含了讀者所普遍認可的文化價值觀,包括除暴安良、善惡有報、有情人終成眷屬,以及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等。這些價值觀鮮明地體現在小說的故事傾向和人物形象上。網絡小說繼承了傳統小說中的文化價值觀,也吸收了現代思想。與中國傳統小說相似,優秀網絡小說中的文化價值觀是明晰的,其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通,網絡小說的受眾面大,特別是青少年讀者多,傳播精神正能量,幫助讀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網絡小說比純文學承擔更多的責任。中國優秀的網絡小說總是教人向善,給人夢想,鼓勵人積極面對人生。《光之子》的格調是明亮的,《斗破蒼穹》中“莫欺少年窮”的故事充滿正能量,《瑯琊榜》中蘊含著人生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網絡小說的故事講究好看,對青少年讀者的精神形塑是寓教于樂、潤物細無聲式的,因而也是有力的。
網絡玄幻小說的故事世界設定常充滿想象色彩,不無西方文學的影響,但其內在的思維方式和文化體系是中國化的。網絡玄幻小說借鑒了中國武俠小說、仙俠小說和西方奇幻小說,常虛構一個魔族、妖族、人族并存的世界,在功法體系上,有各種硬派武功、靈異武功、符陣,以及吸收現代科技的高科技武學等。借助神奇的功法體系,通過修煉,個人可以憑借強大的力量成就自我,通過幻想展現自我本質的強大,這種虛構的想象世界和自由精神,不難見到中國古典小說《封神榜》《西游記》的余風流韻。中國悠久的歷史為網絡歷史小說提供了想象的空間,《新宋》《回到明朝當王爺》《明》等網絡歷史小說有真實的歷史背景,通過自由的想象,主人公穿越到古代建功立業,經歷各種奇遇,反映了中國歷史的社會規則,也體現了作者對歷史的反思。
網絡小說受讀者歡迎,是因為它在和讀者互動的網絡媒介中產生,作者熟知讀者的笑點和淚點,網絡小說講述的是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故事,為中國當代小說的發展探索了一條新的道路,積累了新的經驗。也應看到,中國網絡小說的歷史還不長,在網絡商業機制下快速生長,不可避免地帶有商業化的氣息,還普遍存在粗淺、簡單、同質化等方面的不足。對于優秀網絡小說作者來說,比拼的是綜合文化素養和藝術創新能力。對過度商業化保持警醒,著力提升藝術品質,推陳出新,講好中國故事,創作出滿足讀者多層次精神需求的作品,這是網絡小說藝術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讀者所期待的。
(作者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網絡文藝委員會副秘書長、山東師范大學網絡文學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