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強:推動打造有時代擔當的網絡文學精品
作為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參會代表,當我在現場親耳聆聽習近平總書記說“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時,非常激動和振奮。這句話讓我們深感黨和政府對文藝文化工作的重視。這一次文代會和作代會,共有二十幾位網絡作家參會。從網絡走進人民大會堂,可以很自豪地說,網絡文學已經踏入了更大舞臺。
對于網絡作家來說,要走的道路依然很長。在仔細研讀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后,我發現作為一名網絡文學從業者,作為云閱文學的運營管理者,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去仔細斟酌和思量的。為了行業自身的健康發展,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幫助有潛質的網絡作家傳承優秀中國文學傳統,提高網絡作家的整體素質,進行網絡文學自我提升,打造一批符合時代要求,有時代擔當的網絡文學精品,擔負起偉大時代交付給我們的使命。
網絡文學作品除休閑性、娛樂性、故事性以外,應該還有教化、影響、感染、激勵等看不見卻可以對讀者思想進行潛移默化的東西,而這些恰恰是最重要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用中國人獨特的思想、情感、審美去創作屬于這個時代、又有鮮明中國風格的優秀作品。作為一種新生的文藝創作形式,網絡文學在幼苗期,就應該去考慮如何才能不長歪。
為什么有的人一直對網絡文學有偏見,覺得網絡文學不好?原因是網絡文學門檻低,大量的創作者創造出海量的內容,自然參差不齊。但是,作者會進步,會上升,需要時間和空間去成長。作為平臺,我們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篩選。好的內容就是經過讀者和編輯的篩選,經過作者的成長,從而脫穎而出的。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如何引導網絡文學創作者們成長?這是當前網絡文學從業者往往忽視卻非常重要的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網絡文學作品向經典文藝作品的轉變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對網絡作家的培訓、教育和指導,并不僅僅是對創作題材的篩選、創作能力的指導、創作困難的解惑、創作技巧的提升,而是還要讓他們學會在作品里面抑惡揚善,也就是總書記在講話里所提倡的幾點要求:
第一,要對生活素材進行判斷,弘揚正能量,激勵人們永葆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和進取精神。
第二,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把崇高的價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
第三,自覺抵制不分是非、顛倒黑白的錯誤傾向,自覺摒棄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級趣味,自覺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腐朽思想。不為一時之利而動搖、不為一時之譽而急躁,不當市場的奴隸,敢于向炫富競奢的浮夸說“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說“不”,向見利忘義的陋行說“不”。”
近年來,網絡文學面臨“走出去”的發展契機,但作品質量也面臨更高要求。只有進一步加強文化自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網絡文學健康發展,才能真正做到讓網絡文學代表中國國家文化形象,傳達中國精神,蘊含中國夢想。
“文藝創作的目的是引導人們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樂的源泉。”但是現在很多文藝作品,包括影視、小說、詩歌、散文等,其實只是給予人們快樂的源泉,根本就不能賦予人們力量,更不能啟迪人們的思想。思想、力量和快樂,不管缺乏哪一點,都很難出現經典作品。網絡文學在傳播性、故事性和趣味性方面遠超很多文藝創作類型,如果能夠加強啟發性和思想性,那么,出現經典文藝作品的可能性就會很大。事實上,有很多不斷成長成熟的網絡作家、網站編輯,已經開始意識到了網絡文學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感,為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而努力。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有無盡的經典作品出現在網絡文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