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三月三 相約在廣西 ——2017年廣西“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活動綜述
廣西各族同胞載歌載舞,共同歡慶“三月三”。新華社記者 周華攝
“桂花香兩岸、中華一家親”聯誼晚會主題歌舞《兄弟姐妹一起來》。
桂林市秀峰區“三月三”民俗文化表演。
壯族“歌王”黃國環(男)及其所在的山歌隊,演唱山歌。
南寧市民歌湖畔,精彩的民俗表演。
臺灣少數民族演員表演的舞蹈《太平洋阿美桂花情》。
南寧市民歌湖畔,市民體驗編織蛋網。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安寧寧攝)
三月的春風輕拂,吹開了壯鄉的美麗畫卷。連日來,廣西各族群眾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
唱壯族山歌,趕快樂歌圩;穿壯家盛裝,跳竹竿大陣;賞壯鄉美景,品特色美食……在有著壯族“情人節”之稱的“三月三”節慶期間,數百個慶祝活動在全區14個地市連番登場。這些喜聞樂見的民族民俗文化體育活動,在助力打造“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旅游文化消費品牌過程中,充分展示了壯鄉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風情習俗,營造了廣西各民族大團結、大發展的良好氛圍。
傳統文化綻放光彩
又是一年“三月三”,山歌唱出民族情。
3月30日上午9時,位于南寧市中心城區的民歌湖畔歡歌縈繞。“尼的呀(注:壯語,“好的呀”之意),尼的呀,美麗的廣西誰能不愛她……”隨著本屆“三月三”活動主題曲《廣西尼的呀》的唱響,2017年南寧市民歌湖畔“三月三”文化活動正式開啟。
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人們不時駐足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區域。在創意集市區,家長和孩子體驗編蛋網、立蛋等蛋俗文化;在特色美食區,市民爭相品嘗五色糯米飯、橫縣大粽等美食;更有不少市民參與到跳竹竿、拋繡球等傳統體育項目中。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和國內外游客參與。
對壯族同胞而言,喜慶的日子里怎能少得了山歌。從春日喜雨唱到民族歡歌,從春暖花開唱到美好未來,首首山歌蘊含暖暖春意,凝聚著濃濃的民族情。
“一三總理到壇板,顏開面笑眾生談;為伙村中生活好,關心改變好村莊……”來自南寧市良慶區那馬鎮壇良村壇板坡的壯族“歌王”黃國環,帶領村里的山歌隊,唱起了歌頌幸福生活的嘹啰山歌。(注:壯話的“嘹”為“看”“笑”之意,“嘹啰”意為“看啊”“笑啊”)
72歲的黃國環說:“如今黨的政策好,壯鄉的生活越來越好。為了歌唱幸福生活,我們特地在節慶前趕出了這首山歌。”記者在黃國環隨身攜帶的歌詞上看到,這首山歌共分6個部分,每部分4句,每句7個字,字字都流露出質樸的情感。其中,“一三總理到壇板”,指的是2013年7月,李克強總理曾到壇板坡考察。
當民歌湖畔的文化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遠在50公里外的南寧市武鳴區,有10多萬人參與的“三月三”駱越文化節暨羅波祖廟公祭駱越祖母王儀式正在舉行。
武鳴是壯族的發源地之一,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自古,“壯族三月三”就有歌圩節的美譽。而在武鳴,由政府組織引導舉辦歌圩節已有36年的歷史。2014年,武鳴申報的“壯族三月三”成功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也是在這一年,為了喚起壯鄉人民的文化記憶,增強文化認同,樹立文化自信,自治區政府將每年農歷“三月三”定為公眾假日,全體公民放假兩天。其間,全區各地采取不同的方式開展節慶活動,讓傳統文化重新綻放光彩。
共享民族文化盛宴
“三月三”不僅是壯族的重要節日,也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等廣西世居民族的重要節日。據統計,廣西12個世居民族中有2700多萬人,每年都采取不同方式歡度“三月三”。同時,廣西還邀請國內外各界人士到廣西共享民族文化盛宴。
在柳州市劉三姐大舞臺,來自各地區21個民族的140多名歌手同臺競歌;在防城港市,有1/3的節目展示了京族特色文化;在宜州,各族干部群眾用山歌唱響“中國夢”,唱響民族大團結的頌歌……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電視臺《鄉約》欄目組今年還特地來到桂林市秀峰區“三月三”歌圩節上,希望能在“三月三”這個傳統民族節日里,為來參加活動的未婚男女創造更多相識、相約的機會。
在柳州舉辦的山歌嘉年華活動中,來自福建龍巖永定區的張冬梅與同伴帶來了客家山歌《八月十五看月光》。張冬梅說,她很高興在“三月三”來到柳州,希望通過交流學習,把客家山歌文化保護傳承好,供后人細細品味。
而在欽州、防城港等沿邊地市,“三月三”還吸引了來自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家的邊民和留學生參加。“很震撼,這是我第一次體驗廣西‘三月三’的節日氛圍,感受壯家的民風民俗。”就讀于欽州學院的柬埔寨留學生薩瑋瑋說,活動讓她對中國民族文化更感興趣了。
據統計,“三月三”期間,民族歌舞、非遺展演、多彩服飾、山歌擂臺等430多項遍布全區的文化活動,全面展示了廣西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
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近年來,在自治區民宗委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民族傳統文化走進了廣西的中小學。
地處武鳴區的廣西壯文學校,利用被自治區民宗委列為“壯族三月三”文化旅游節指定活動地點的有利條件,連續3年舉辦了校園民族文化活動展演。少數民族歌舞表演、民族風俗展演、竹竿舞、民族師生畫展等活動,潛移默化地滋潤著各族師生。
在南寧師范學校附屬小學,體育課上學習走板鞋、打陀螺、拋繡球,音樂課上學習唱民歌、打銅鼓,手工課上學習民族花紋十字繡、民族剪紙……一系列精彩的特色課程,推動著民族文化在校園悄然扎根。
特色風俗喜迎來客
“青山和碧水相依又相伴,藍天和白云相守又相望,美酒和山歌呦香飄傳四方,我家在壯鄉咧……”伴隨著原創歌曲《我家在壯鄉》的悠揚曲調,3月28日晚,以“桂花香兩岸、中華一家親”為主題的廣西、臺灣各族同胞歡度“壯族三月三”聯誼晚會,在廣西藝術學院拉開帷幕。
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里,東道主廣西及來自臺灣省的客人輪番上演了精彩的歌曲、舞蹈。壯族舞蹈《壯家的扁擔會唱歌》、臺灣少數民族舞蹈《太平洋阿美桂花情》,以及由臺灣省花蓮縣洄瀾女子合唱團帶來的《春天來做客》等近20個精彩節目,將晚會一次次推向高潮。
祖籍福建、來自臺灣省花蓮縣洄瀾女子合唱團的連女士,是第一次到廣西。“以前上學時,廣西只是地理上的名詞。”連女士說,“通過這些天的活動,我覺得廣西的風俗人情與臺灣少數民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從情感上可以很快融入。”
連女士坦言,為了將最好的歌聲帶給觀眾,洄瀾女子合唱團精心排練了近5個月,“總體來看結果還令人滿意”。
據了解,今年桂臺各族同胞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是廣西連續第二年舉辦。與去年邀請200多位臺灣同胞到訪相比,今年活動規模更大,共有來自花蓮、臺東、宜蘭等地少數民族代表,鄉民代表會代表,少數民族專家、學者和青少年學生代表,共23個團組400余人參加活動。
“從3月27日到4月3日,這些臺灣客人分赴廣西各地,與全區12個世居民族一道歡度‘壯族三月三’。”自治區民宗委副主任周健表示,其間,還舉辦了桂臺書畫攝影文化藝術交流、桂花與壯太主題展演、桂臺青年創業體驗營等活動。期望以“壯族三月三”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加臺灣民眾對廣西的認知、認同,增進感情,促進桂臺文化深度交流、借鑒、融合,為各民族和睦團結和國家統一大業作出貢獻。
“能來到廣西參加‘三月三’系列活動,我感到很開心。”來自臺灣臺東縣的高一學生徐浩軒說,“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這是其獨特性。但不同的文化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只有多交流,才能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除了邀請臺灣同胞到桂參加活動外,廣西相關政府部門還在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學舉辦了“壯族三月三”歡慶系列活動。在以往搶花炮、打陀螺等傳統體育比賽和唱山歌等文藝聯歡的基礎上,今年新增加了在京務工人員困難子女幫扶慰問、廣西民族特產美食展示活動,以突出務工創業者與在京大學生大聯歡的主題,進一步豐富了“壯族三月三”的活動內涵。
據悉,自1978年中央民族大學部分廣西籍師生發起并承辦第一屆歡慶“三月三”活動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了40屆。如今,該活動也成為展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和宣傳廣西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平臺。
極具特色的民俗活動也讓旅游火爆起來。“我們這邊農家樂的入住率已達80%,小長假期間的客房都滿了,預計全村的旅游收入能達到四五十萬元。”南寧市馬山縣古零鎮喬老村村委會主任潘宏賢表示,“三月三”期間,喬老村打造的特色鄉村旅游項目,吸引了周邊地區近萬名游客前來游玩。
打造廣西版“雙十一”
“壯族三月三·e網喜樂購。”為弘揚廣西特色民俗文化,擴大廣西特色物產銷售,繼去年成功舉辦2016首屆廣西“壯族三月三”電商節后,為期1個月的2017廣西“壯族三月三”電商節,日前在北海市盛大開幕。
“看,主持人現場品嘗食品,在大屏幕現場直播,也可連接網絡觀看。”在一家網絡直播展位前,一位游客興奮地說。
在北海海灘公園主會場,淘寶、京東、蘇寧等各大電商大顯神通。在60多個展位中,有的以高新科技吸引眼球,有的以民族特色打情感牌,有的優惠打折直接贈吃……現場互動、電視直播、電商銷售、現場展銷等多種促銷形式,著實讓人感受到了電商節的巨大魅力,也點燃了游客的熱情。
得到實惠的除了游客之外,還有不少參展的商家。“以前我是做傳統行業的,后來轉型做電商,嘗到了甜頭。”來自柳州市鹿寨縣瑤哥土特產批發部的老板說,他在淘寶網開設的店鋪,經過幾個月的運營,銷售額比原來的傳統方式提高了50%。
北海珍珠、桂林羅漢果、防城港金花茶、柳州螺螄粉……在今年選定的10個特色產品專題推介展位前,現場游客對這些展品贊不絕口,也對電商節的銷售模式給予肯定。不少人表示,通過電商節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廣西名優特產,線上購買也是以后發展的一個方向,更有利于商家的長遠發展。
近年來,廣西依托區位優勢,全面深化面向東盟的開放合作,為發展電子商務提供了廣闊的天地。2016年,全區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6180億元,同比增長39.8%;在跨境電商、農村電商、特產銷售等領域,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自治區商務廳有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壯族三月三”電商節期間,廣西全網零售額達到10.7億元。今年的電商節將圍繞“壯鄉產品網上行”“跨境電商新發展”“旅游電商新模式”三大主題,開展廣西物產網上大促銷,組織高端對話和深入交流,進一步宣傳廣西電商發展優勢,使國內外電商企業將目光更多投向廣西,將高端項目更多落戶廣西。
除了北海主會場外,今年“三月三”電商節還在南寧、柳州、桂林、欽州、憑祥、北流和都安等地設立了7個分會場。桂林分會場匯聚了全市上百家特色企業參展;欽州分會場通過秒殺、限量搶購來擴大名優特產品銷量;憑祥分會場發揮邊城優勢,通過走邊城、看風情、嘗美食拉動旅游……這些主題鮮明、亮點紛呈的促銷模式與北海主會場遙相呼應,共同打造了一場電商盛宴。
該負責人表示,本屆電商節活動期間,全區有近千種名優特產品,通過10多個全國知名電商平臺、20多個線上特色館資源和上萬家網店集中開展線上讓利大促銷。廣西也力爭通過每年定期舉辦,將“壯族三月三”電商節打造成為廣西版的“雙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