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傳承經典 栽柳成蔭
    來源:中國藝術報 | 李楠  2017年03月27日08:55

    國家京劇院“致春天”演出季之《柳蔭記》——

    傳承經典 栽柳成蔭

    像杜近芳、葉盛蘭這樣的藝術家,都是生長于亂世、成名于治世的,而其代表作品又是創作于盛世、流傳于后世的。今天的演員雖然沒能像前輩戲曲藝術大師那樣耳濡目染各個劇種的那么多好戲,學到那么多絕技,但他們也有時代所賦予的優越性。

    付佳、張兵聯袂主演京劇《柳蔭記》

    近期,由國家京劇院發起的“致春天”京劇優秀劇目系列演出活動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行,持續多日的精彩展示既包括傳統骨子老戲,又包括國家京劇院獨創的新編歷史劇和現代戲,這一舉措充分體現出該院的“三并舉”宗旨。其中由青年演員付佳、張兵聯袂主演的《柳蔭記》顯得有些特別,原因在于這是一出創作于上世紀50年代的新戲,在當時來看算是新編古裝戲,而對于今天的主演來說,卻是地地道道的傳統戲。戲曲的發展歷史告訴人們,隨著時光流逝,觀眾只能記住一流的精品,而將這出戲算作京劇劇目寶庫中的上乘之選,自是當之無愧。

    實際上,這出戲在其誕生之日便成為觀眾的寵兒,因為占據著時機、人力兩方面優勢。當時新中國正處于百廢待興之際,改變一切不合理的舊制度,建設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新社會,是時代的訴求。于是這出戲應運而生,它的主題思想恰與宣傳落實《婚姻法》 、解放女性自由、反對包辦婚姻的社會風尚若合符契。比起同時代的同類新戲,如評劇《劉巧兒》 、滬劇《羅漢錢》 、黃梅戲《天仙配》等,這出戲的內容結構更有戲劇張力,更顯獨具匠心。且看祝英臺在走出閨閣、負笈求學的問題上,表現出機智頑強,與父抗爭有禮有節,而到后來卻僅僅以死殉情,并不表現出當初的足智多謀,而且劇中的兩個小人物書童四九、丫鬟銀心,也都不像《西廂記》中紅娘那樣,為主人公出謀劃策、牽線搭橋,讓有情人暗度陳倉、私奔遠飏。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突出最后具有神話色彩的“化蝶”的警世意義,否則這一場戲就有蛇足之失(這一點如同田漢在移植碗碗腔《女巡按》至京劇《謝瑤環》時,一定要讓謝瑤環冤死于權奸專制的淫威之下,目的明確——不死不足以感人,不如此不能使教化作用達到高度) 。而當時杜近芳、葉盛蘭兩位藝術家又處于年富力強,風華正茂的階段,嗓音、扮相、可塑性等各方面條件應有盡有,因此演起這出戲來輕而易舉,得心應手。

    然而由于《柳蔭記》是從川劇移植而來,編導馬彥祥刻意保留了母本中很多字數參差、上下不齊的唱詞,未作修改,這也給作曲造成了極大的挑戰。即使如此,王瑤卿仍然巧奪天工似地將皮黃音樂加工調整,使唱詞和諧融入京劇聲腔體系,最終保證大大小小的唱腔熨帖動聽,完美無瑕。熟悉京劇的人們都知道,京劇傳統的唱詞組成格式只有七字句與十字句兩種,七字句為“二二三”結構,十字句為“三三四”結構,每個上句或者下句都這樣被分為三個小節,小節之間的停頓,大則以胡琴墊頭,小則以演員氣口。其他稍有出入的詞句在老戲里仍然照著七字句與十字句的固定模式處理。不言而喻,王瑤卿的做法也無非采取兩種思路,一是將不規則的唱詞拆合、拉扯,湊成“二二三”或“三三四”的舊套;二是用新創的旋律豐富皮黃,讓長短不一的唱詞在新的腔調里錯落有致。從結果來看,王瑤卿對這兩種革新都措置裕如,演員也能在新鮮悅耳的唱腔中運轉自如,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應該說,后一種做法難度更大,更需要創造力,可是王瑤卿移花接木、別出機杼的創造,居然成就了許多個經典范例。比如,祝英臺在“思兄”時所唱的大段[四平調]中,“悔當初未把真情講”一句,即借鑒了越劇小生的旋律,稍作微調,安放在整段當中,渾如天成。在今天,我們不得不承認,那一代藝術大師開宗立派絕非幸致,實屬理所當然,因為他們無不厚積薄發,所以每遇創新,總能信手拈來。

    另外,這出戲的舞臺呈現有兩大特點,直接決定了表演風格的獨特性。一是全劇只以梁、祝兩個角色為主,其余角色不過是穿插在主線上的陪襯,零碎過場時間短促,因為這種鋪墊安排并不是為主角平均勞逸,而是僅僅給主角提供趕妝換裝的空隙。二是全劇只以唱腔為主要表現手段,念白、身段都不過是推動劇情的輔助手段,并沒有足以單獨欣賞的價值。這一點也是對主演的極大考驗,因為川劇原型字多腔少,唱詞再密對演員也是家常便飯,皮黃聲腔的特定模式導致以字行腔不可能一帶而過,也就是說,唱這一出戲,演員嗓音的負荷量相當于唱兩出甚至三出傳統的折子戲。

    令人欣喜的是,此次兩位主演年輕而有激情,一鼓作氣,不僅完成了繁重的演唱,并且在刻畫人物方面,也有突破。之前,他們的師兄師姐也都學演過此劇。與師兄師姐相比,他們的優勢在于年齡上與劇中人物更接近(情節規定梁祝二人年齡在十六七歲,同窗三載之后年齡也不超過二十歲) 。付佳演的祝英臺,前半出突出她是一個才女,后半出突出她是一個烈女。而在與張兵“十八相送”時,二人手、眼、身、步處處有戲,絕無梨園行舊時俗諺所譏諷的“一個太孬,一個太騷”的毛病。

    筆者最后想說的是,像杜近芳、葉盛蘭這樣的藝術家,都是生長于亂世、成名于治世的,而其代表作品又是創作于盛世、流傳于后世的。今天的演員雖然沒能像前輩戲曲藝術大師那樣耳濡目染各個劇種的那么多好戲,學到那么多絕技,但他們也有時代所賦予的優越性。因為他們可以坐享前輩藝術家創造出的碩果,直接模仿便能繼承下來,因此衷心希望他們趁著老藝術家健在,抓緊搶救性學習,相信老藝術家看到他們在萬物復蘇的季節向經典致敬,也甘愿化作春泥,傾情護花。

    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特約刊登

    国产精品水嫩水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最新露脸国产精品视频|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7m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 | 国产精品福利电影|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果冻| 综合91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看看播放|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精品欧洲videos|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女同磨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