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家園”征文頒獎儀式在京舉行
3月20日,由人民日報社和中國作家協會聯合舉辦的“紅色家園”征文頒獎儀式在京舉行
3月20日,由人民日報社和中國作家協會聯合舉辦的“紅色家園”征文頒獎儀式在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呂巖松出席活動并為獲獎作家頒獎。人民日報社文藝部主任梁永琳介紹征文情況。王巨才、賀捷生、梁衡、邵麗等獲獎作家出席頒獎儀式。頒獎儀式由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彭學明主持。
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在頒獎儀式上講話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呂巖松頒獎儀式上宣讀獲獎名單
頒獎儀式由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彭學明主持
人民日報社文藝部主任梁永琳在頒獎儀式上介紹征文情況
本次征文活動自2016年3月啟動,至10月底結束,共收到包括散文、隨筆、詩歌、報告文學等在內的各類稿件近萬件,征文評選委員會經過兩輪篩選、實名投票等環節,最終評選出10篇獲獎作品,賀捷生的《去成都看紅軍哥哥》,梁衡的《方志敏最后的七個月》,鐵流、紀紅建的《叫聲大爺大娘》,李青松的《贛南鬧紅》,董雪丹的《英雄的情話》,劉岸的《長征前夕的密報》,王巨才的《走巴中》,喬忠延的《歌聲里的延安》,李慶文的《靈魂遺址》,邵麗的《巾幗》榜上有名。
白庚勝在頒獎儀式上說,此次征文活動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征文作品實踐了對長征精神的當代抒寫,踐行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時代的雕塑者。偉大的作品一定是對個體、民族、國家命運最深刻把握的作品。不論多么宏大的創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須從最真實的生活出發,從平凡中發現偉大,從質樸中發現崇高。當我們走近那些隱藏在歷史與時代深處的他們,總會被他們強烈的精神光芒所照耀,被他們偉大精神打動。紅色家園征文作品中,一個個光輝的人物形象、一段段令人心顫的光輝記憶、一篇篇動人的傳奇故事,是我們永遠的紅色家園。
賀捷生、喬忠延、鐵流代表獲獎作家發言。他們談到,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具有重要意義的時間節點,而紅色歲月中更是蘊藏著動人的故事和偉大的力量,充滿豐富的寫作素材和資源。好的素材和故事在火熱的生活里,在人民群眾中,作家們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寫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好作品。追尋那一段紅色的記憶,重溫那一種信仰的源頭,正是為了牢牢銘記歷史,傳承并弘揚先輩們的革命精神,腳踏實地走好今后的每一步。
獲獎作者代表賀捷生在頒獎儀式上發言
獲獎作者代表喬忠延在頒獎儀式上發言
獲獎作者代表鐵流在頒獎儀式上發言
獲獎作家代表現場朗誦了作品片段。中國作協創聯部還將2016年中國作家重走長征路采風團的六面團旗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梁海春、邢春、呂潔等參加活動。
會上,中國作協創聯部將2016年中國作家重走長征路采風團的六面團旗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為中國作協創聯部頒發入藏證書
會后,參會者與獲獎作家合影
攝影:王紀國
“紅色家園”征文優秀獎獲獎篇目
由人民日報社與中國作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紅色家園”征文優秀作品獎于2017年2月17日評選揭曉,評委從發表作品中共評選出獲獎作品10篇。獲獎篇目按得票數目順序(相同票數作品按發表時間先后順序)公布如下:
1、 賀捷生《去成都看紅軍哥哥》
2、 梁衡《方志敏最后的七個月》
3、 鐵流、紀紅建《叫聲大爺大娘》
4、 李青松《贛南鬧紅》
5、 董雪丹《英雄的情話》
6、 劉岸《長征前夕的密報》
7、 王巨才《走巴中》
8、 喬忠延《歌聲里的延安》
9、 李慶文《靈魂遺址》
10、 邵麗《巾幗》
獲獎作者代表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