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科幻大事記(1891年至2017年)之二
    來源: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 |  董仁威 編   2017年03月13日09:46

    中國科幻大事記

    (1891年至2017年)

    董仁威 編

    吳巖 姚海軍 楊楓 阿賢 任冬梅 審校

    (二)中國科幻的發展期(1949年至1983年):新中國成立后至“清污運動”前

    從1949年至1983年,新中國出現了兩次科幻熱潮,一次是建國后至“文革”前,一次是“文革”后至1983年。

    因戰亂,原生代科幻作家,如顧均正、筱竹等,不再從事科幻寫作。新中國作家,以鄭文光為先驅,在沒有借鑒的情況下,開始科幻創作。以后,隨著凡爾納等西方科幻作家和蘇聯科幻作家科幻名作的翻譯出版,中國科幻小說水平不斷提高,從1949年至1983年,新中國出現了兩次科幻熱潮,出現了引起世界關注的科幻大師鄭文光,出現了中國科幻的第一部暢銷書《小靈通漫游未來》。

    這一時期是中國科幻經歷了新中國建立后的斷代后,重新起步,逐步發展的時期,在中國的兩次科幻熱潮中,雖然其中有一個“文革”的斷代,但這一時期的作家領軍人物均為鄭文光,“文革”的斷代只是科幻作品的斷代,科幻作家則在兩個熱潮時期并未斷代,涌現了一支有影響力的連續不斷的優秀科幻作家隊伍,并實現了中國科幻的中興,我們將這個時期稱為中國科幻的中興時期。中興時期的代表性科幻作家有7位:鄭文光、童恩正、葉永烈、肖建亨、劉興詩、王曉達、魏雅華,稱為中國科幻中興代“八賢”。此外,中興時期延續的30余年間,這個群體中還有遲叔昌、于止、郭以實、徐青山、王國忠、饒忠華、趙世洲、稽鴻、魯克、宋宜昌、王亞法、尤異、鄭淵潔、金濤、繆士、吳巖、譚楷、吳顯奎、遲方、姜云生、綠楊、達世新、張靜、等優秀科幻作家及300余名發表過科幻小說的作者。

    從1982年至1983年批判科幻為“精神污染”始,出現了七年中國科幻的空白期,這是中國科幻斷代最明顯的時期。

    (1)中國科幻的第一次熱潮

    在中國科幻的第一個熱潮期,以新中國科幻小說之父鄭文光為首,主要是為兒童寫作,作品多為科普型科幻。

    1950年

    12月

    張然著準科幻小說《夢游太陽系》出版,以夢的形式普及太陽、月亮、木星、火星、土星、水星、天王星的知識,實際是一篇科普小說,是中國科幻第一次熱潮的序幕。

    1951年

    9月

    三聯書店出版薛殿會著準科幻作品《宇宙旅行》,敘述的方式活潑生動,知識趣味強,成為讀者愛不釋手的書籍,多次再版。

    1954年

    鄭文光的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發表,在北京掀起了一股天文熱,是新中國出現的第一篇科幻小說。

    1956年

    中國中興代代表科幻作家之一遲叔昌的科幻小說《割掉鼻子的大象》發表。

    中國中興代代表科幻作家之一魯克的科幻小說《到月亮上去》發表。

    1957年

    鄭文光的《火星建設者》在蘇聯世界青年聯歡會上獲得科幻小說獎,這是我國科幻小說獲得的第一個國際獎項。

    1960年

    中國中興代代表科幻作家之一、重文學流派的旗手童恩正的科幻小說《古峽迷霧》發表。

    中國中興代科幻代表作家之一王國忠的科幻小說《迷霧下的世界》發表,小說文學性強,是新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小說”出現的肇始者之一。

    1962年

    從1957年開始進行的中國青年出版社《凡爾納全集》隆重出版。

    中國中興代科幻代表作家之一、重科學流派的代表作家劉興詩的科幻小說《北方的云》發表。

    中國中興代科幻代表作家之一肖建亨的科幻小說《布克的奇遇》發表。

    1965年

    肖建亨的科幻小說《奇異的機器狗》《小凡漫游“海底之光”》《火星一號》《鐵鼻子的秘密》等發表。

    (3)中國科幻的第二次熱潮

    “文革”使中國科幻中斷十年之后,于文革結束的1976年即開始復蘇。第一次熱潮時期涌現出的科幻作家鄭文光、童恩正、肖建亨、劉興詩等紛紛歸來,新人不斷涌現,如葉永烈、王曉達等,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科幻小說,使中國的科幻小說走向成熟,直至1982-1983年,一場批判科幻小說的惡浪使這次中國科幻的熱潮戛然而止。

    在中國科幻的第二次熱潮期,除科普型科幻、少兒科幻繼續發展外,以鄭文光、童恩正、葉永烈、肖建亨、王曉達為首,主張科幻文學首先是文學,寫作了許多成人科幻作品,形成了中國科幻的重文學流派,創作了《戰神的后裔》(鄭文光)、《珊瑚島上的死光》(童恩正)、《沙洛姆教授的迷霧》(肖建亨)、《黑影》(葉永烈)、《波》(王曉達)等文采斐然的優秀科幻小說,向世界水平進軍,鄭文光率先成為公認的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幻大師。

    1976年

    中興代代表作家之一葉永烈登場,他的科幻小說《石油蛋白》在《少年科學》第一期發表。

    1977年

    中興代代表作家之一肖建亨發表科幻小說《密林虎蹤》,是第一次科幻熱潮中最先歸來的老科幻作家。

    1978年

    葉永烈的科普型科幻代表作《小靈通漫游未來》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首印150萬冊,開中國科幻小說暢銷書的先河。

    童恩正的科幻小說《珊瑚島上的死光》發表,這是中興代科幻作家重文學流派代表作之一。

    劉興詩科幻小說《隕落的生命微塵》發表。

    1979年

    1月20日

    童恩正在《文匯報》上發表《幻想是極其可貴的》,以及隨后發表的《我對科學文藝的認識》,闡釋了他對科幻小說首先是文學的觀點,科幻小說的文學性重于科學性,從科幻小說是科普的工具舊傳統中解放出來,開啟了科幻小說重文學流派,并成為這個流派的旗手。他的這一主張,得到鄭文光、肖建亨、葉永烈等中興代代表作家的贊同,并在科幻創作中陸續付諸實施。同時,維護舊傳統的劉興詩等重科學流派的科幻作家,同重文學流派的科幻作家,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關于科幻小說“姓文”或“姓科”之爭,直至因為政治因素的介入,毀滅了中國的一代科幻熱潮,使中國的科幻發展進入低潮。

    鄭文光的科幻小說《飛向人馬座》發表,這是新中國出現的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

    鄭文光的《太平洋人》在《花城》雜志發表,是鄭文光“復合幻想構思”賞識的代表作之一。

    王曉達的科幻小說《波》在《四川文學》雜志發表,這是一篇不以兒童為對象的小說,開“成人科幻”的先河。

    吳巖科幻小說《冰山奇遇》發表,當時僅17歲的高中生“小荷才露尖尖腳”,后來成長為中國當代科幻領軍人物之一。

    1980年

    2月

    劉興詩《美洲來的哥倫布》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他科學設想型科幻的代表作。

    鄭文光社會型科幻代表作之一《古廟奇人》發表,是他對科幻寫作方法進行多方位探索的重要成果。

    12月

    肖建亨代表作《沙洛姆教授的迷霧》在《人民文學》發表,這是他突破中國科幻小說以科普為目的而寫作的重文學流派的力作。

    《科學文藝譯叢》在江蘇創刊。

    《科學文藝》達到每期二十萬份的發行量。

    全國發表了超過300篇科幻小說,這是空前的數字。

    童恩正的科幻小說《珊瑚島上的死光》在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成功,上映后受到歡迎,家喻戶曉,這是國內第一部科幻電影。

    1981年

    鄭文光社會型科幻代表作之一《命運夜總會》發表。

    葉永烈社會型科幻代表作《腐蝕》發表。

    魏雅華社會型科幻代表作《溫柔之鄉的夢》發表。

    《科幻海洋》在北京創刊。

    《智慧樹》在天津創刊。

    《中國科幻小說報》 在黑龍江創刊。

    1982年

    4月24日

    《中國青年報》“長知識”欄目發表魯兵《不是科學,也不是文學》,批判葉永烈科幻小說:《自食其果》,釆用“文革”中“潑婦罵街式”的文風,開了一個壞頭。

    5月23日

    四川科幻作家以童恩正為首,王曉達、賈萬超、劉佳壽、董仁威、譚楷等12人聯名,在《文譚》雜志1982年8月總第四期上發表《童恩正等12人關于葉永烈的聯名信》,批評魯兵《不是科學,也不是文學》一文,是以“謾罵代替講理”的歪風邪氣,聲援葉永烈。但是,正義的聲音太弱小,淹沒在卷土重來的“極左”分子一片亂打的棍棒聲中,使科幻小說在中國迅速衰退,乃至消失。

    12月21日

    《中國青年報》“長知識”副刊發表文章,同時批判葉永烈和童恩正。

    北京科普出版社創辦新刊《科幻世界:科學幻想作品選刊》 ,四個月內連出三期。這個刊物只選摘全國報刊已發表的科幻作品,是很罕見的科幻選刊。

    《中國科幻小說報》9期試刊后未能正式出版即停刊。

    1983年

    《中國青年報》“科普小議”繼續發表批判葉永烈、童恩正、魏雅華等的文章,隨后,掀起了一股批判科幻小說的惡浪,將對葉永烈科幻小說《黑影》的批判提高到政治高度,被稱之為“科幻小說中的《苦戀》”(白樺的小說,批精污運動中的典型)。

    4月

    中國科幻之父鄭文光在批判科幻的熱浪中,“中暑”突發腦血栓,半身不遂,從此退出中國科幻的歷史舞臺。

    11月

    葉永烈在北京香山科幻小說座談會上宣布“掛靴”,從此轉行寫人物傳記,以后再也沒有回歸。

    《科幻海洋》和《科學文藝譯叢》相繼停刊。

    (4)中國科幻的八年斷裂期

    1984年

    鄭文光長篇科幻小說《戰神的后裔》由花城出版社出版,這是鄭文光的絕唱,是科幻小說民族化、中國化的代表作。

    《科學時代》停刊。

    1985年

    5月

    程嘉梓長篇科幻小說《古星圖之謎》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1986年

    《科學文藝》和《智慧樹》雜志聯合舉辦首屆中國科幻銀河獎頒獎典禮,《科學文藝》部分甲等獎由吳顯奎、繆士、孔良、楊志鵬、魏雅華的作品斬獲;《智慧樹》部分甲等獎由遲方、王曉達、劉興詩、洪梅的作品獲得。

    姚海軍在黑龍江省伊春市創辦《星云》。《星云》為我國第一本科幻愛好者雜志。第一期手刻蠟紙印刷,內容以科幻動態和科幻評論為主。

    5月

    《智慧樹》雜志停刊,中國只剩下《科學文藝》一家雜志發表科幻小說。

    1989年

    《智慧樹》雜志停刊后,由《科幻世界》獨家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科幻銀河獎頒獎典禮舉行,童恩正著《在時間的鉛幕后面》獲一等獎。

    《科學文藝》更名為《奇談》。

    (未完)

    (阿賢 插圖)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国产精品成人扳**a毛片|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一级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久久久|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久热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 综合 第五页|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国产aⅴ|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91综合精品网站久久|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到在线不卡| 九九99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