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科幻大事記(1891年至2017年)之一
    來源: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 | 董仁威 編  2017年03月13日09:36

    中國科幻大事記

    (1891年至2017年)

    董仁威 編

    吳巖 姚海軍 楊楓 阿賢 任冬梅 審校

    目 錄

    (一)中國科幻初創期(清末民國時期,1900年至1949年)

    (二)中國科幻發展期(新中國成立后至“清污”運動前,1950年至1983年)

    (1)中國科幻的第一次熱潮

    (2)中國科幻的十年斷裂期(“文化大革命”)

    (3)中國科幻的第二次熱潮(粉碎“四人幫”后的1976年至1983年)

    (4)中國科幻的八年斷裂期(“清除精神污染”運動后的1984年至1991年)

    (三)中國科幻成熟期(1991年《科幻世界》創刊至2009年)

    (四)中國科幻黃金期(2010年至今)

    (一)中國科幻初創期

    科幻小說這個門類是舶來品,是隨著中國門戶被西方列強打開后由外國傳教士引入中國的。

    1840年爆發了中英鴉片戰爭,英國殖民者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大清國的大門,逼迫大清國被動地實行“開放”,通過不平等條約,將廣州、福州、廈門、上海、寧波作為對外開放的口岸。

    “禍兮福所倚”,外國傳教士隨著堅船利炮,踏進了大清國的大門,并給國民帶來了西方的近代科技知識。他們在廣州、香港、福州、上海、寧波等地開設書局,大量翻譯出版西方的科學技術讀物和科普讀物,帶來了中國第一次科普熱潮。

    19世紀90年代初,一個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來到中國,翻譯了美國作家愛德華·貝拉米的科幻小說(曾稱為科學小說、理想小說等,近代蘇聯和中國始稱科幻小說,下同)——《回顧:公元2000-1887》,中文譯名:《回頭看紀略》,1891年由《萬國公報》第35冊開始連載。這是科幻類型小說引進中國的元年。

     

    1904年,荒江釣叟創作的科幻小說:《月球殖民地小說》發表,連載于《繡像小說》,是中國第一篇原創科幻小說,雖然這部小說明顯可以看出受法國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的影響,但從內容到形式上,都是一部地地道道的中國科幻小說,它極好地把章回小說的形式和科幻小說的內核結合起來。但這部小說雖未完成,僅發表35回,但已達13萬字。小說描寫了一個叫龍孟華的湖南人,參與反清革命,流亡海外。日本友人玉太朗發明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飛艇,載著他在世界各地尋找失散的妻子。在已發表部分的結尾處,一些來源不明的人駕駛著遠遠超過人類科技水平的氣球飛臨海島。故事中暗示他們來自月球,并把龍孟華和他的妻兒一起帶去月球游歷去了。

    荒江釣叟是中國原創科幻小說的鼻祖,1904年成為中國原創科幻小說的元年。

    以后,華人翻譯家成為翻譯引進國外科幻小說的主力,世界科幻科普型科幻小說的一代宗師——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不斷地在中國翻譯出版,世界科幻社會型科幻小說的一代宗師——英國作家威爾斯的科幻小說也被引進中國,在中國翻譯出版。

    同時,一批中國原生代科幻作家,從晩清原創科幻小說萌芽起至民國時期,直到新中國成立前,都是科幻小說的草創期。他們不斷探索科幻小說的創作形式,陸續創作了多種風格的科幻小說。在這一時期,以科普為目的的科普型科幻是主流,以原生代最重要的科普科幻作家顧均正為旗手。同時,在中國遭受百年屈辱的歷史環境下,憂國憂民的社會型科幻創作的數量最多,以中國現代文豪、中國科幻原生代社會型科幻小說“惡托邦”流派的旗手老舍所著長篇科幻小說《貓城記》最為重要,這是中國科幻草創期出現的一部具有世界水準的作品。

    中國科幻的草創期延續了50余年,至新中國建立前戛然而止。在中國科幻的草創時期,涌現出的科幻作家和科幻翻譯家,有梁啟超、魯迅、徐念慈、荒江釣叟、勁風、薛紹輝、陳壽彭、吳弱蘭、鳳仙女史、陳鴻碧、張昭漢、筱竹(高行健)、包天笑、徐桌呆、魯哀鳴、李薇香、老虬、吳鎮之父、吳趼人、陸士鍔、碧荷館主人、周楞伽、許地山、畢倚虹、熊吉、秋山、顧均正、張毅漢、林紓、鄭振鐸、茅盾、李林、黃裳等30余人;作品晚清有創作的42部(篇),譯作73部(篇),民國時期沒有準確的統計數,但不論是譯作,還是原創科幻小說,都比晚清時代多許多。

    1891年

    11月

    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來到中國,翻譯了美國作家愛德華·貝拉米的科幻小說《回顧:公元2000-1887》,中文譯名:《回頭看紀略》,由《萬國公報》第35冊開始連載。這是科幻類型小說引進中國的元年。

    1892年

    3月

    《回頭看紀略》在《萬國公報》第39冊連載完畢。

    1898年

    5月11日

    《中國官音白話報》第7期開始連載改名為《百年一覺》的李提摩太譯美國作家畢拉宓(愛德華·貝拉米)的科幻小說:《回顧:公元2000-1887》。

    1900年

    經世文社刊行逸孺譯凡爾納科幻小說:《八十日環游記》。這是華人翻譯科幻小說的肇始,也是西方科普型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作品進入中國的開端。

    1902年

    11月14日

    在梁啟超創辦的《新小說》創刊號上開始連載由盧藉東、紅溪生據太平三次的日譯本《五大洲中海底旅行》轉譯(該譯本據英譯本轉譯)的凡爾納科幻小說:《海底旅行》(后更名為《海底兩萬里》)。

    1903年

    魯迅譯凡爾納科幻小說:《月界旅行》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魯迅譯凡爾納科幻小說:《地底旅行》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04年

    荒江釣叟創作的科幻小說:《月球殖民地小說》發表,連載于《繡像小說》,是中國第一篇原創科幻小說,雖然這部小說明顯可以看出受法國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的影響,但從內容到形式上,都是一部地地道道的中國科幻小說,它極好地把章回小說的形式和科幻小說的內核結合起來。但這部小說雖未完成,僅發表35回,但已達13萬字。荒江釣叟是中國原創科幻小說的鼻祖,1904年也成為了中國原創科幻小說的元年。

    1905年

    徐念慈(筆名東海覺我)原創的華語科學小說:《新法螺先生譚》(1904年徐念慈的系列科幻小說《月球殖民地史》連載,前二部為《法螺先生記》和《法螺先生續記》,為翻譯小說)連載完畢,徐念慈是中國原創科幻小說的肇始者之一,中國原生代科幻代表作家之一。

    9月19日

    吳研人《新石頭記》在上海《南方報》連載(1908年40回標“社會小說”出版),是社會型科幻的代表作之一。

    1906年

    中國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之一包笑天發表原創科幻小說《夢想世界》。

    1908年

    包笑天發表原創科幻小說《世界末日記》《空中戰爭未來記》。

    1909年

    中國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之一許指嚴在《小說時報》上發表科幻小說(標為理想小說):《電世界》。

    1912年

    10月

    中國科幻原生代社會型科幻“烏托邦型”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魯哀鳴,在漢口人道學社出版了科幻小說《極樂地》(標社會主義小說),描述一群造反失敗者漂流到一個叫“快樂島”的小島上,建立全面美好的理想社會的故事。

    1913年

    9月

    偵探小說大師,同時也是世界科幻小說巨匠的英國小說家柯南道爾的長篇科幻小說《失落的世界》由李薇香譯,在《申報》上連載。

    1915年

    4月

    現代科幻小說的一代宗師——英國科幻小說家威爾士(即威爾斯)的《時間機器》,由心一翻譯,譯名《八十萬年后之世界》,由上海進步書局出版;同時,威爾斯1895年創作的科幻小說《火星與地球之戰爭》(后譯為《星際戰爭》)由心一譯、進步書局出版,這是西方社會型科幻小說之父威爾斯的作品進入中國的開端。

    10月20日

    中國科幻原生代社會型科幻“烏托邦型”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老虬,在《大中華》第1卷發表科幻小說《解甲錄》(標理想的政治小說)。

    1916年

    1月1日

    中國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之一,社會型科幻“狂想型”流派的旗手之一秋山的《消滅機》在《中華小說界》第3卷第1期發表。作品描述了一種有攝魂功能的新武器——清滅機,并以此為科幻內核,編織出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社會型科幻“狂想型”流與科普型科幻的創作理念相對立,并不要求小說具有科普功能,而是發揮想象力,創造出一種奇特的工具或武器,然后圍繞這種機器展并故事。這種類型的科幻小說,相當接近于中國當代提倡的“核心科幻”。

    1917年

    中國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之一,社會型科幻“反烏托邦型”流派的旗手之一畢倚虹的《未來之上海》在上海時報館出版,這是“反烏托邦型”流派的代表作之一。他描繪了百年后的上海,雖然科技發達,人們的生活過得也好,但社會政治腐敗、道德淪喪,在百年后的今天,看看這篇小說,警示意義非凡。

    1920年

    中國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之一,社會型科幻“狂想型”流派的旗手之一徐桌呆的科幻小說:《不老泉》發表在《小說新報》上。

    1923年

    10月

    徐桌呆的社會型科幻“狂想型”流派代表作、長篇科幻小說《萬能術》開始在《小說世界》上連載,這是中國的第一部完整的原創長篇科幻小說(《月球殖民地小說》也是一部有十萬字的長篇科幻小說,但未寫完)。

    1926年

    1月10日

    中國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之一、“科普型科幻”的旗手顧均正在《學生雜志》1926年第13卷第一期發表原創科幻小說《無空氣國》。

    1932年

    中國現代文豪、中國科幻原生代社會型科幻小說“惡托邦”流派的旗手老舍,以舊中國為模特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貓城記》,這是一部具有世界水準的小說,后來代表世界文壇最高榮譽的諾貝爾文學獎曾經鐘情于它。主人公乘坐飛船來到火星,遇到當地智慧生命貓人,目睹貓人國滅亡后半年,乘法國探險飛船回到地球。貓人社會是個虛擬的火星國家,影射著千瘡百孔遲早要滅亡的舊中國社會。這是一部典型的社會型科幻小說,學者將其歸類為烏托邦小說的反面“惡托邦”,即一個令人絕望,不滅亡就沒有出路的社會。貫穿著全文始終的有一件物品——迷葉,這個使貓人須臾不得離開的糧食替代品,發揮了巨大的毒害作用,是貓人社會走向衰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它作為藥物能醫好個人卻治死了國家,正是殘害我們國人一個多世紀的鴉片的縮影。

    1935年

    中國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之一筱竹(高行健)在《科學世界》發表《冰尸冷夢記》,其科學內核是70年后才出現的“人體冷凍”技術,是中國最早出現的具有世界水準的科幻小說之一。

    1939年

    顧均正創辦《科學趣味》雜志,陸續在雜志上發表根據譯作《和平的夢》《倫敦奇疫》《在北極底下》及顧均正原創科幻小說《性變》。

    1940年

    顧均正譯著科幻小說集(包括翻譯、改編及原創的《和平的夢》《倫敦奇疫》《在北極底下》及《性變》等4篇作品)以《在北極底下》為名出版,這是中國第一部科幻小說作品集。

    許地山創作《鐵魚底腮》(潛艇)發表,是中國一篇與軍事國防工業有關的科幻小說。

    1941年

    包天笑的科幻小說《無嬰之村》在《小說月報》12期上發表。

    1942年

    7月1日

    包天笑的科幻小說《兩性之國》在《小說月報》22期上發表。

    12月1日

    徐桌呆的科幻小說《火星旅行》在《大眾》第2號“小說”欄發表。

    1943年

    熊吉的科幻小說《千年后》發表,描述了人類移民外太空各星球時高度發達的科技下的生活,幻想了“人造子宮”等現代正在變為現實的技術。這是一部社會型科幻“反烏托邦型”流派的科幻小說,表達了對理想社會中,抹殺人個性、自由,千篇一律的生活的不滿。

    (未完) 阿賢 插圖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91精品国产人成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2019国产精品青青草原|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模特众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的使用体验| 精品一二三区久久aaa片|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址|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三级午夜电影|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a片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天堂 |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青草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青草精品38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