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真正的文藝創新需要“匠心”的支撐和守護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做客人民網(王喆 攝)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以匠心守護文藝創新”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何建明認為,文藝創新離不開“工匠精神”的雕琢,真正的文藝創新需要“匠心”支撐和守護。
他表示,創新是一次革命性的改變,但只有顛覆還不夠。匠心是基于創新的精工細作,需要的是專業化、工藝化、精致化,這些都是匠心的意義所在。何建明強調,任何工作,既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宏偉的規劃,也要有細微的設計和打造。只有將匠心和創新這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完成理想的作品。
何建明強調,一個再具顛覆性的創造,如果沒有細致的、專注的、專業的匠心組成,那再大的創新都要“塌”下來。“像漂亮的樓房,如果簡單的架構出來,我認為不足以成為一個創新的代表物。”我們只有把每一塊磚、每一面墻、每一個細微的工作做好,才可能是一個真正的完整的創新的作品。
文藝創新是思想深度、視野寬度、藝術高度的融合
何建明認為,中國當代文學藝術創新的東西非常多,比如電視節目的創新,“去年建黨90周年的時候,就涌現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只要是好的作品,對作家來說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
何建明以《南京大屠殺》為例,回顧了自己在創作過程中的一些思考。“我開始以為,這樣的作品是不是呈現日本侵略者對中國曾經犯下的罪行就行了,但是這樣的方式已經有很多人寫過,雖然我可以比他們寫得更具體一點,但這樣的作品已經不是今天讀者需要看的了。如何把它寫活、寫好,對我來說是個考驗。”何建明坦言,我們以前所有的作品當中,都沒有通過一個歷史的反面教訓來認識敵方和我方之間的關系。比如在和敵方斗爭的時候,我們出現了很多漢奸這樣的形態。
“我就在思考,最后提出了十問國人,這部作品出來以后,影響力非常大。以認識敵我雙方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這也是一種創新。”何建明認為,創新的方式有很多,而文學藝術的創新就在于思想的深度、視野的寬度、藝術的高度,這是文學藝術當中最為核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