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魯書畫作品入藏國博
藝術家石魯為20世紀中國藝術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曾與趙望云一同創立了“長安畫派”。他始終尊重傳統的堅守精神、不拘泥成法的創造精神、行理并重的鉆研精神、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忠于心靈的自由精神,為后世留下了珍貴的精神遺產。2月27日,石魯書畫作品捐贈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這是石魯家屬第三次向國博捐贈其書畫作品。中宣部副部長景俊海,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黨委書記黃振春出席儀式,并向石魯家屬代表頒發了捐贈收藏證書。
2012年8月,石魯夫人閔力生及其全體子女決定分批將珍藏的石魯遺作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一批共捐贈151件不同階段的作品。2014年8月捐贈的第二批書畫作品共計89件套(142件)。此次捐贈的第三批作品共有412件套,其中包括《轉戰陜北》《延河飲馬》《東渡》等巨作的寫生稿和創作稿,以及從延安時期到上世紀70年代的人物、山水、花鳥等寫生稿。這些作品真實展現了石魯藝術創作的題材來源和技法演變,是研究石魯藝術創作的一手資料。至此,石魯作品成為國博第一個近代大師全系列的收藏項目,構成了一個完整反映石魯藝術創作全貌的體系,不僅有助于國博今后開展研究、出版和展覽,也為廣大藝術研究學者提供了寶貴資源。
據介紹,為了對石魯及其藝術進行系統、深入、長期的整理和研究,國家博物館于2012年成立了首家專門研究20世紀著名美術家的研究機構——“石魯藝術研究中心”,并開展了大量工作。該中心目前已開始籌備2019年為紀念石魯百年誕辰而舉辦的大型藝術回顧展,《石魯全集》預計也將屆時出版。
圖為石魯作品《林中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