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科幻人物長廊——中國當代科幻的志愿者大軍
    來源: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 | 董仁威   2017年02月21日10:05

     

    目 錄

    一、原生代(1902-1949)

    ——中國科幻先驅者八仙

    二、中興代(1949-1983)

    ——中國科幻中興代七賢

    三、新生代(1991-2000)

    ——中國科幻新生代的十二根頂梁柱

    四、更新代(2001-2010)

    ——中國科幻更新代22顆明珠

    五、全新代(2010年至今)

    ——20顆希望之星

    六、中國科幻的海外兵團

    ——“十雄”助陣中國科幻崛起

    七、中國少兒科幻作家

    ——十三員大將組成的強大方陣

    八、“科幻掘金人”

    ——中國當代科幻的十大杰出編輯

    九、“指點迷津”的科幻評論家

    ——中國當代科幻理論界的十二杰

    十、中國當代科幻的志愿者大軍

    ——中國當代科幻的69名“奉獻者”

    注:本文統計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科幻總目錄》(來自網絡)《科幻世界雜志總目錄》(來自網絡)《新科幻目錄》(來自網絡)《中國銀河獎歷屆獲獎名單》(時光幻象科幻博物館藏)《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獲獎全名單》(時光幻象科幻博物館藏)《20世紀中國科幻小說史(吳巖主編、內部資料)》,以及直接向50余位科幻作家發函采訪所得資料為依據。

    十、中國當代科幻的志愿者大軍——中國當代科幻的69名“奉獻者”

    在中國歷史上,中國科幻有一支由科幻迷和實業家組成的科幻活動家“后援”大軍。他們以志愿者的身份,無私奉獻,擔起宣傳科幻作家,經營科幻作家的重任,是中國科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軍。

    進入21世紀10年代,更多的來自民間與政府部門的超級科幻迷、科幻產業實業家,進入科幻全產業鏈領域,他們與新生代、更新代、全新代三代科幻代表作家及中國科幻海外兵團、中國科幻理論家、編輯家及少兒科幻作家一起,以“同好”“幻迷”“志愿者”的身份組織科幻活動,整合科幻力量,推薦優秀科幻作品,通過科幻銀河獎及華語科幻星云獎評獎頒獎動,積極參與組委會工作,支持扶助科幻新人,推動中國新的科幻高潮的來臨,促進科幻全產業鏈的形成。這批人中的代表人物有吳巖、董仁威、姚海軍、姚予疆、甘偉康、韓松、劉慈欣、王晉康、何夕、黃海、江波、程婧波、陳楸帆、付方明、董晶、楊楓、余波、李軼男、劉兵、江曉原、侯克明、張立紅、鄭軍、張譯文、雷永青、蔡駿、丁丁蟲、王侃瑜、三豐、小姬、孫悅、李玉幗、李凌己、周敬之、斯蒙、顧備、高輝、古敏、喻京川、林天強、徐衛兵、金霖輝、曉威、楊波、馬國賓、馬賀亮、周文、張海龍、李兵、阿賢、傅復強、姬十三、楊建云、雷斌祿、石以、付勝、宋曉壘、李英、尹超、斯蒙、喬飛、王衛英、王文、王超、喬飛、張笑帆、馮筱揚、付昌義等。他們是中國科幻大軍中的“苦力”,為促進中國科幻事業的發展不遺余力,鞠躬盡瘁。

    1、吳巖(1962-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 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和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創始人之一。

    2、董仁威(1942-)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 科普科幻作家,共出版90部科普科幻圖書,科普代表作《生命三部曲》《物種源之謎》,科幻代表作《分子手術手》《穿越2012-中國科幻名家評傳》,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和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創始人之一,全球華語科幻電影星云獎主要創始人。

    3、姚海軍(1966-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 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和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創始人之一,全球華語科幻電影星云獎主要創始人。

    4、姚予疆(1974-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主要核心團隊成員之一,新華網總裁助理兼教育事業中心總經理,曾任人民郵電出版社副總編輯。他懷揣著對科普科幻的興趣與熱愛,工作到哪里,就將科普科幻帶到哪里。第一、二屆星云獎起步階段,在經費緊張、捉襟見肘之際,他毅然決定大力支持星云獎,讓這個獎項能健康地走下去;2015年得知星云獎面臨夭折的命運,他決定做星云獎堅強的后盾,絕不讓它就此消失,將由新華網連續五年舉辦星云獎,通過新華網的強大媒體平臺,將中國的科幻事業提升到大眾化、專業化、國際化的水平。從頂層設計到具體環節他事必躬親,最終上千人的會場座無虛席,創造了空前的影響力,為華語科幻走向繁榮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在新華網牽頭、多方共同努力下,“科幻·中國與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暨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頒獎盛典邀請到新華社副社長劉思揚、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徐延豪、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閻晶明等領導出席,以及凱特·蘭博、藤井太洋、劉慈欣等中、美、日科幻作家與科幻活動家的積極參與,締造了目前最為繁榮的一次中國科幻界盛會。他始終為中國科幻走向繁榮發展,走上國際舞臺而奮斗。

    5、甘偉康(1970-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主要核心團隊成員之一,北京壹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北京壹天幻象影業公司董事長,致力于推動中國科幻影視化、產業化發展,立志要成為中國國產科幻電影的開拓者和領頭羊。2016年,主持同成都時光幻象、新華網共同主辦第七屆中國科幻星云獎及科幻電影創意專項獎,同專項科幻電影創意獎金銀獎得主簽署了十三部科幻IP影視改編版權轉讓合同,目前正在與萬達影業等一流影視公司籌拍《天年》《銀河之心》兩部院線大片及其他簽約科幻IP的影視轉化工作。2017年,他主持與成都時光幻象公司簽署2017-2020年合作舉辦科幻電影創意獎的合同。

    6、韓松(1965-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五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評委會主席,歷屆科幻星云獎宣傳工作負責人,組織新華社等媒體宣傳華語科幻星云獎,極大地擴大了科幻星云獎的影響力。

    7、劉慈欣(1963- )

    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副會長,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從一屆至七屆,屆屆積極參加科幻星云獎嘉年華活動,對增強該獎的凝聚力作出了突出貢獻,被世界華人科幻協會記華語科幻星云特等功一次,被授予科幻星云特等勛章。

    8、王晉康(1948- )

    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副會長,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從一屆至七屆,屆屆積極參加科幻星云獎嘉年華活動,對增強該獎的凝聚力作出了突出貢獻。

    9、何夕(1971- )

    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副會長,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從二屆至七屆,屆屆積極參加科幻星云獎嘉年華活動,對增強該獎的凝聚力作出了突出貢獻。

    10、黃海(1943- )

    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副會長,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多屆組織臺灣科幻作家參與華語科幻星云獎評獎活動和頒獎典禮,對擴大該獎在海外的影響力作出了突出貢獻。

    11、江波(1978- )

    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副會長,更新代代表科幻作家,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積極參與華語科幻星云獎和科幻蘋果核組織的各項科幻活動,參加科幻IP轉化為科幻影視工作,取得實效。

    12、程婧波(1983- )

    更新代代表科幻作家,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協助華語科幻星云獎創始人之一董仁威組織過第一、二、三、七屆華語科幻星云獎活動兼總導演,是華語科幻星云獎的主要設計師之一。現為世界華人科幻協會掛靠單位——成都時光幻象文化公司藝術總監。聯系企業贊助首屆華語科幻星云獎。

    13、陳楸帆(1981- )

    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副會長,更新代代表科幻作家,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聯系企業贊助四、五、六、七屆華語科幻星云獎。

    14、付方明

    新華網科普事業部總監,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七屆華語科幻星云獎組委會副秘書長,為嘉年華的成功舉辦立了大功。

    15、董晶(1974- )

    科普作家兼科幻活動家,系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世界華人科幻協會的掛靠單位——成都時光幻象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畢業于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電子計算機專業,聯系企業贊助二、三、六屆華語科幻星云獎。

    16、楊楓(1969-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副秘書長,負責一至七屆華語科幻星云獎秘書處工作。

    17、阿賢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常務副秘書長、世界華人科幻協會的掛靠單位——成都時光幻象公司專職副總經理。作為501軍團的成員,多次參加華語科幻星云獎頒獎典禮及嘉年華活動。

    18、余波(1971-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北京壹天幻象影業公司常務副總裁,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應用科學畢業,1996年脫下軍裝下海,進入影視傳媒領域長期深耕。1997年下海后,當過鳳凰衛視主持人,做過鳳凰衛視制片人,創辦過《汽車沖動》《商旅沖動》欄目,出任過澳門衛星電視新聞總監,擔任過電影公社常務副總裁。現致力于推動中國科幻影視化、商業化發展,參與第七屆中國科幻星云獎組織管理工作和整體宣傳造勢工作,代表公司簽下了一大批中國頂尖科幻文學作品的影視改編權,目前正在籌備第八屆華語科幻星云獎,籌拍《天年》《銀河之心》兩部院線大片。

    19、李軼男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核心團隊成員之一,第六屆華語科幻星云獎官方網站——新華網科幻空間負責人,為組織科幻星云獎評獎活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孫悅(1991-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四川大學法學院學士,致力于科幻文化推廣,在校期間曾擔任四川大學科幻協會會長,現從事科幻文化創業,為成都翌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副秘書長;賽凡科幻空間創始人之一,未來科幻大師獎創始人。

    2011-2014年,為華語科幻星云獎志愿者,先后參與華語科幻星云獎嘉年華活動、導演助理和總策劃董仁威助理;2015年,擔任第五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嘉年華暨頒獎典禮總策劃;2016年擔任中國“科幻之都”文化創意節總負責。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科幻迷金獎得主。

    21、三豐(1978-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本名張峰,現旅居香港。自2008年來從事多項與科幻相關的民間活動,包括編輯科幻迷刊物、創辦民間科幻獎、整理科幻歷史資料等。其一,2009-2012年間曾任科幻愛好者雜志《新幻界》副主編,負責全面編輯工作。《新幻界》存續期間,共出品三十期雜志、二十篇有聲小說、兩本周年精選集和兩本中篇選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在中國科幻迷期刊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二,參與創辦了民間科幻獎項“中文幻想星空獎”(2009-2010)和“中國科幻坐標獎”(2015),也是多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的組委會成員之一。其三,整理多項科幻歷史資料庫,包括漢譯科幻奇幻數據庫(曾以此為基礎創辦“幻譯居”網站)、華語科幻對外翻譯篇目庫、年度科幻書目庫、年度中短篇小說篇目庫、科幻作者年表等,大部分可在“中國科幻奇幻資料庫”博客站點查閱。此外,還在各雜志和平臺寫作有關科幻資訊、歷史掌故和小說評論等類型的文章達數百篇。

    22、鄭軍(1969- )

    中國新生代表作家之一,又是科幻活動家,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推薦多位科幻界精英參與華語科幻星云獎和華語科幻電影星云獎活動。1990年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教育系學校教育本科,1997年10月開始發表作品。2013年創辦中國科技文化產業網,推動科技文化產業的發展,并出任重慶瑪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2007、2015年,以專家身份參加中國科協第5期、第107期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2014年出任中國未來研究會科幻藝術分會會長。2015年出任國際太空城市設計大賽中國區顧問。2015年受聘為百花文藝出版社《科幻CUBE》雜志顧問。

    23、江曉原(1955-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幻電影研究專家,擔任第四屆華語科幻星云獎評委會主席。

    24、劉兵(1958-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傳播研究學者,擔任第七屆華語科幻星云獎評委會主席。

    25、侯克明(1959-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首屆華語科幻電影星云獎評委會主席。

    26、丁丁蟲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中國著名科幻迷組織——科幻蘋果核負責人,多次組織科幻蘋果核積極參與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活動,并在上海地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幻活動。

    27、王侃瑜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科幻蘋果核負責人之一,多次組織科幻蘋果核積極參與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活動,并在上海地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幻活動。

    28、趙如漢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從首屆華語科幻星云獎起就積極參與活動,是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北美地區聯絡站負責人,多次組織北美地區華人科幻作家參與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活動,參與美國星云獎和世界雨果獎活動,聯系美國星云獎主席參與中國科幻星云獎活動,對中國科幻界與世界科幻界的溝通作出了突出貢獻。

    29、雷永青(1978-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青蜜科技創始人,公司創立之初,策劃了“科幻TO”系列高校沙龍,讓科幻作家分別與天文、航天、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領域的專家企業家進行對話。又通過社團經理人平臺發起全國高校科幻社團聯盟,組織科幻愛好者和科幻志愿者為第七屆科幻星云獎的投票評選和組織執行發揮了力量。2016年6月,青蜜科技聯合華為公司共同主辦超短篇科幻小說創作大賽,發掘出了如滕野、楊楓、丁宇飛等90后科幻作家,獲獎作品中的10多篇作品目前已經刊發在《科幻世界》《科學之友》《創想號》等雜志上。

    30、李玉幗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負責出版五至九屆華語科幻星云獎獲獎作品集,已出版《想象力的盛宴——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獲獎作品集》。

    31、張立紅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負責了一批長篇科幻小說及與世界華人科幻協會簽約,出版《華人科幻史話》。

    32、楊波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網名“星際浪子”,資深科幻迷,國內老牌科幻門戶“科幻網”創始人,一至五屆華語科幻星云獎無償提供網站為華語科幻星云獎官方網站負責評獎投票活動。

    1999年底建立“星際浪子”科幻網站,2001年8月更名為“科幻網”。“科幻網”作為中文科幻網站中歷史最悠久的網站之一,榮獲首屆“全球華語星云獎”最佳科幻/奇幻網站獎,楊波本人榮獲第二屆、第三屆“全球華語星云獎”最佳科幻傳播獎銀獎。

    33、小姬

    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同姬十三一起,主持果殼公司與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在北京聯合舉辦第五屆華語科幻星云獎,擔任總導演,并積極參與華語科幻星云獎歷屆活動,獲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科幻迷金獎。創辦未來事務管理局,任總栽,開展優秀科幻作品和科幻人才發掘,經營活動。

    34、李凌己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清大紫育教育集團董事長,同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及世界華人科幻協會一起,開展全國中學生科幻作品征文活動,與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共同舉辦評選青少年優秀科幻作品活動。

    曾求學于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李凌己是一個連續創業者,曾創辦多家企業,其中“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新三板上市企業。李凌己現在志于基礎教育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并創辦“威海紫光天福山實驗學校”。認為想象力是當代學生最缺乏的東西,而科幻寫作開發學生想象力最有效的形式之一,于是2014年策劃并組織“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并在全國的中學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并主編出版優秀作品集《等你,在未來》(第二季、第三季)。

    35、蔡駿(1978-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冠名第七屆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少兒圖書獎,上海浩林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著名作家,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至今已出版《偷窺一百二十天》《生死河》《謀殺似水年華》《天機》等二十余部長篇小說。作品被翻譯成英、法、俄、韓、泰、越等多種文字出版。多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舞臺劇。自2012年起,策劃出版燕壘生、周浩暉、寧航一等名作家一系列長篇小說,廣泛普及懸疑與科幻文類到讀者群眾。并持續培育科幻作家說夜、馬澤爾、需要風、田燁然等青年作家,注重開發科幻產品與影視改編,推廣普及科幻文學。2017年推出《未來》主題,邀請劉慈欣、郝景芳、馬伯庸、高普等多位科幻作者進行文學評論及作品的刊發。2017年出版長篇科幻小說《宛如昨日》。

    36、周敬之(1989-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中國高校科幻社團聯盟核心成員之一,協助青蜜科技雷永青組織高校科幻迷積極參與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活動。

    37、林天強(1970- )

    全球華語科幻電影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全球華語科幻電影星云獎創始人之一,并擔任首屆評委會執行主席。

    1988年以本地狀元的考分考入北京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信息系統微通信技術專業,后來又獲得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電影學博士學位,1993年大學畢業分配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制片廠,先后從事影視技術藝術、創作與制作工作,從軍隊退役后,先后擔任北京大學藝術資本協會會長,清華海峽研究院文化科技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愛永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是北京798藝術區創始人、總規劃師暨藝術總監,創立了中國海南博覽會國際科幻論壇,并在三亞設立了首個科幻影視制作基地,拍攝了科幻愛情劇《命懸一線的浪漫》,并同期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長篇科幻小說《刑天紀》,撰寫了《科幻電影創生超級戰士和概念武器》等科幻論文。

    38、李兵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幻通社”創始人,積極宣傳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積極參與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及華語科幻電影星云獎組委會活動。

    39、喻京川(1968-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積極參與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組委會活動。著名科幻美術畫家,1994年在《天文愛好者》雜志封面發表首幅太空美術作品。之后,大量的太空美術和科幻美術作品在《科幻世界》《飛碟探索》《知識就是力量》等雜志上發表。

    2016年,組織科幻美術家參與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美術作品獎參評,并負責同志科幻美術獎的評選工作,向華語科幻博物館捐贈了一批美術作品。

    40、金霖輝(1971-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積極參與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組委會活動。科幻美術家,2016年,與喻京川一起,組織科幻美術家參與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美術作品獎參評,并負責科幻美術獎的評選工作。

    2013年任純真時代文化公司董事長。2014年排演科幻兒童劇《馬超超鐵皮王國歷險記》在北京進行首輪商演。2015年創作的科幻鋼鐵雕塑系列,受到愛好者好評。 捐贈華語科幻博物館鋼鐵藝術品《紅蟻》。

    41、曉威(1979-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積極參與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活動。北京美視寶傳媒董事副總經理。

    多年以來致力于科幻文學作品的推廣宣傳和科幻產業鏈的研究開發。積極主動義務為科幻作家的作品在媒體報道宣傳推廣。自加入世界科幻協會會員以來,并被任命為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北京辦事處副主任,主動積極的參與世界華人科幻協會的工作中。并且極力推薦國內華語科幻作家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出版發行銷售。

    42、馬國賓(1971- )

    朗科科技執行董事、天使投資人、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發起人,畢業于深圳大學,后獲美國Gonzaga University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出國留學期間對美國科幻發展歷程已有一定研究,并兼任全美中華青年聯合會副主席,2009年被美國加州Redondo Beach市政府授予十大華人杰出青年。

    馬國賓活躍于國內IT界的天使投資圈,基于對科幻的熱愛,于2015年3月在深圳發起成立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開啟公益對接科幻產業新路徑。科幻基金作為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致力于科幻產業發展公益。科幻基金發起的晨星科幻大賽是中國第一個以原創科幻內容為核心,首個公益資助科幻創作模式的大賽品牌。自賽事啟動2年來,賽事共覆蓋人群上千萬,參賽總字數2000余萬,挖掘優秀科幻人才50余人。同時基金在全國范圍內開展STICK club科幻產業論壇、科幻進校園活動、建立科幻學社,挖掘并培養科幻創作、科幻電影拍攝及特效技術、科幻導演等人才。

    43、馬賀亮(1983- )

    驚奇映像節聯合創始人、總策劃,銀翼文化聯合創始人,2005年畢業于鄭州大學中文系,4年媒體工作經驗,2008年以來,以“摩西不夜奔”為筆名,撰寫影評上百篇。 2012年8月,創立北京銀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為海外引進片、國內商業類型片以及藝術電影做市場推廣,包括即將上映的《終結者2》3D重映版(Terminator2: Judgment Day in 3D)等。

    2016年1月,作為驚奇映像節創始人之一,聯合策劃并創辦中國大陸地區首個科幻奇幻電影節——驚奇映像節,同時推出驚奇幻想實驗室,專注科幻、奇幻類型,提出系統化做中國科幻電影的理念,致力于打通本土科幻文學與電影的聯動,將中國科幻文學向電影轉化,將中國科幻文化通過電影。

    44、張譯文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微像文化公司CEO,多次出資贊助華語科幻星云獎、銀河獎、科幻大師獎、晨星科幻獎等,正在組織拍攝數部科幻大片。

    45、斯蒙(1974- )

    本名阮殿文,回族人,1974年出生于云南。作家,詩人,現任《奧秘》雜志總編。組織籌辦了“奧秘·方向杯”全國科幻小說大賽。

    46、周文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九天文化傳媒董事長,組織出版了大量科幻圖書,同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共同推進科幻lP影視轉化。

    47、張海龍(1988- )

    蝌蚪五線譜科幻板塊主編,致力于科幻作家的培養,搭建作家成長平臺。

    2011年大學畢業后在移動任室內分布設計工程師,2014年,在九天傳媒任出版編輯之職。2014年底,負責劉慈欣老師《2018》《時間移民》宣傳,由此介入科幻文學創作、出版領域。參與出版的圖書有《星際掠食》《時間深淵》《傷心者》《汪洋戰爭》等。

    48、付勝(1980-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制片人、導演。大學畢業后從事動畫行業,成立成都奇影動漫文化有限責任公司,任董事長,以打造中國特色的科幻動漫IP為理想,參與過國內過多部SF題材動漫的開發、制作,并積極籌備原創科幻IP,曾出資贊助華語科幻星云獎。

    49、高輝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讀書網”董事長,出資贊助二屆、三屆科幻星云獎。

    50、古敏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科幻星云網”有限公司董事長,出資贊助六屆科幻星云獎。

    51、徐衛兵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著名電影人,組織電影人參與華語科幻電影星云獎活動。

    52、傅復強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上海浩林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協助蔡駿出資冠名第七屆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少兒圖書獎。

    53、姬十三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果殼文化公司董事長,出資贊助五屆科幻星云獎。

    54、楊建云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希望出版社副總編輯,組織出資贊助四屆科幻星云獎。

    55、雷斌祿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原四川科技館副館長,主持提供四川科技館場地,免費提供召開第二、第三屆科幻星云獎嘉年華暨頒獎典禮。

    56、石以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四川黨建期刊集團總助,聯系多起企業界人士承辦或出資贊助華語科幻星云獎。

    57、宋曉壘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清光紫育教育集團副總裁,協助董事長李凌己組織集團參與出資參與科幻星云獎活動。

    58、李英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介紹企業出資參與科幻星云獎活動。

    59、尹超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積極在《中國作家網》科幻星云獎活動。

    60、張冉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晨星科幻獎核心成員,積極扶持科幻新人新作。

    61、王衛英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積極組織科幻作家評介活動,主持了“王晉康作品研討會”。

    62、馬傳思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奧秘科幻征文活動核心成員,積極培養科幻新人。

    63、顧備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從首屆至七屆一屆不落地參加了華語科幻星云獎嘉年華,并積極參與多屆組委會工作。

    64、王文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以孫悅為首的賽凡空間和未來科幻大師獎組委會的核心成員,多次以志愿者身份積極參與華語科幻星云獎活動。

    65、王超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以孫悅為首的賽凡空間和未來科幻大師獎組委會的核心成員,多次以志愿者身份積極參與華語科幻星云獎活動。

    66、喬飛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支持團隊成員之一,影視導演,為七屆華語科幻星云獎義務設計獎杯,向華語科幻博物館捐贈“太空人”道具。

    67、張笑帆(1982- )

    交互媒體藝術家,導演。 2004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編劇專業本科, 2007年獲上海戲劇學院電視學院編導方向碩士學位,師承著名導演田沁鑫。

    主導成立Ultrastage工作室,以探索戲劇、影視及多媒體的“跨界重構”為理念始終堅持創新型創作,在影像和交互媒體領域的導演作品已從影視和舞臺延伸到世界級主題公園、大型動漫展會和頂級實景演出,不同藝術領域的特質常常被抽離并混搭在他的導演作品中,成為他獨特的創作風格。

    科幻舞臺劇《三體》視覺總監、導演,科幻網大《無限斗界》導演,中國大型少兒科幻電視劇《金甲戰士》編劇、導演。

    68、馮筱揚(1994- )

    現為東南大學本科在讀,同時兼職于影視公司負責科幻和游戲的劇本創作。本科期間完成了十余部科幻動畫和游戲的劇本創作,代表作包括《我的三體》動畫劇本等。曾受到《中國青年》,《揚子晚報》,江蘇衛視等的專題采訪和報道,并登上東南大學年度十大青年人物。2015年、2016年攜團隊兩獲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2016年聯合南京市秦淮區圖書館創立南京42所讀書沙龍,一年內在南京舉行科幻主題的閱讀、分享活動十余場。在南京市秦淮區圖書館新館中籌建一科幻專題館。

    69、付昌義(1981- )

    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自2005年10月在南京工業大學開設《科幻文學欣賞》課程,每學期開課一至兩次,至今已經開課二十三次,有逾兩千六百余人選修過此類課程。此外,付昌義老師積極參與并組織科幻活動,指導過南京工業大學科幻協會,組織成立過南京高校科幻聯盟,并曾參加過2006年中國科幻銀河獎頒獎大會,組織南京高校科幻社團參加2007年國際科幻奇幻大會(成都),并先后組織過2006年、2007年、2008年南京市高校科幻文化節,先后邀請過王晉康、姚海軍、吳巖、王建元、陳潔詩等科幻同仁來寧講學交流。同時,他還積極參與科幻和科學教育的學術研究,曾先后參加吳巖教授組織的第二屆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應用國際會議科幻分論壇(STEM2012)、第三屆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應用國際會議科幻分論壇(STEM2014)、烏托邦與科幻文學研究國際會議,以及江蘇省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并發表學術論文,并多次在期刊上發表科幻學術論文,所發表的《基于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融合的科幻教育研究與實踐》一文還曾入選第六屆世界華人科幻星云獎評論獎提名。

    (完)

    (校對 阿賢)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涩涩涩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91大神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国产 精品 自在 线| 老司机69精品成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91亚洲精品视频| 思思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精品人妻av区乱码| 久热精品视频第一页|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9|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7777|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国产精品福利网站|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APP|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91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 国产欧美精品123区发布|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h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