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博物館里過大年
    來源:人民政協報 | 付裕  2017年01月26日10:25

    牙制脫殼雞雛 清 骨角

    雞形玉墜 唐 玉制

    清雍正景德鎮窯斗彩芭蕉群雞紋碗

    徐悲鴻《雄雞》

    白玉雕雞佩 明 玉制

    綠釉陶雞 東漢 陶

    雞頭旗桿頂 戰國 銅

    在十二生肖中,“雞”一直被認為是代表著德行與正義的動物,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和濃厚的神秘色彩。在中國古代,先民們很早就把雞視為“太陽鳥”,對其崇拜有加。

    紅燈高掛,年畫懸墻,丁酉新春將至,各級各類博物館、美術館中也同樣熱鬧非凡。琳瑯滿目的藝術精品雖題材不同、風格各異,卻一樣歡樂喜慶、祥和美滿,呈現出濃濃的年味、暖暖的春意……

    金雞報曉迎新春

    在中國,生肖文化豐富多彩。每逢春節,以當年生肖為主題的生肖文化藝術展覽,就是各類博物館開年大展的“重頭戲”。在農歷丁酉新年之際,“金雞”當仁不讓,成為博物館開年大展中,最重要的“主角”。

    在北京,為祝福丁酉新春吉祥如意,中國國家博物館特別從館藏文物中精選出118件有關雞題材的藝術品,集粹推出“鳳鳴朝陽——迎丁酉雞年館藏文物展”。該展覽中,既有雞形生肖俑,又有牙質小雞出殼,生動活潑,包含繪畫、陶瓷、玉器、青銅器和民間工藝等不同藝術形式,表現不同形象的“雞”。據了解,其所展出文物來源橫貫古今,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迄21世紀的今天,展現了我國不同時期的“雞”文化魅力,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藝術趣味。

    除現場實物展覽以外,在國家博物館線上博物館“丁酉大吉——中法金雞齊唱曉”展覽中,盧浮宮博物館攜手奧賽博物館、巴黎市博物館聯盟、法蘭西軍事博物館以及其他8家法國博物館,共同從其館藏中精選出54件法國文物,以線上展示的方式,為中國公眾再現異域金雞的藝術形象。

    與此同時,首都博物館也延續其已堅持10年的“博物館里過大年”的新春展覽形式,特別推出新春系列展覽——“金雞唱曉”生肖文化展。其通過90余件涵蓋陶瓷、青銅器、玉器、繪畫等多個類別的館藏文物,以“生肖奧妙”“酉雞有吉”和“靈禽幻化”等形式,介紹生肖雞文化產生、發展、豐富、傳承以及升華的過程,并向觀眾普及與生肖雞有關的歷史文化內容。

    特別的是,此展覽還從文化、詩歌、寓言、民俗、古籍文獻等多個角度來闡釋生肖雞豐富的文化內涵。對于天雞、鳳凰、太陽鳥等的闡述,更加擴展了生肖雞的外延,體現了生肖雞身上“吉、德、雅”的文化特點。

    在南京,“錦繡雞———南京博物院藏雞文物展”集中展出了以雞為主題的東漢綠釉陶雞、漢代紅陶雞、南京剪紙雞等200余件文物。其中,不僅包括玉器、瓷器、銅器、石雕、緙絲、織繡、繪畫等藝術品,也包括面具、剪紙、琺瑯器、紫砂器和木刻年畫等民俗藏品,從不同側面詮釋了金雞形象中包含的中國文化傳統。

    在揚州博物館聯合揚州市文物商店、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相關文博單位推出的“吉祥如意———雞藝術特展”中,百余件藝術精品既有古代書畫,也有青瓷粉彩,韻致古樸,流光溢彩。

    除文物外,揚州博物館還準備了主題剪紙、水墨刺繡等當代藝術品展,值得一提的是,在當代工藝作品展覽中,揚州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們的創作別具一格,這些作品線條清秀流暢,構圖精巧雅致,頗具民俗意趣和地方特色。

    丁酉大吉過新年

    每逢新春佳節,中國人愿意“總把新桃換舊符”,以表達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也可以說,年畫和春聯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文化,以此為基礎的春節慶祝活動,也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影響。

    丁酉春節期間,中國美術館特別推出“典藏活化”系列展覽,展現中國美術館藏楊柳青古版年畫精品。其中,從館藏品里甄選出的百余幅楊柳青古版年畫精品,年代介于清康熙時期至晚清、民國之間,大部分藝術品來自于已故民間美術史學家及年畫收藏家王樹村先生的征集或捐贈,其中很多為孤本,十分可貴。

    楊柳青印制年畫始自明代中晚期,清代乾隆、嘉慶年間達到鼎盛,形成“家家都會點染、戶戶全善丹青”的盛況。在長期的發展中,楊柳青年畫形成了印繪結合的獨特技藝,其精湛的刻工、細膩的彩繪、豐富的畫樣以及廣泛的影響力,堪稱集年畫藝術之大成,在歷史上享有盛譽。此次中國美術館展出的印制于清康熙時期的《四藝雅聚》《太白醉酒》,雍正時期的《加冠仕女圖》《葉戲仕女圖》,乾隆時期的《百花公主》《韓湘獻籃》,嘉慶時期的《呼丕顯下邊庭捉拿潘美》《打龍袍》等,都是已經絕版的孤本。

    春節貼年畫是傳統習俗,除楊柳青年畫展覽以外,在正陽門城樓上舉辦的“嶺南迎春正陽接福——佛山木版年畫展”,全面介紹了佛山木版年畫的發展歷程及其蘊含的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

    張貼年畫是民間歡慶新年的重要活動,年畫展覽也同樣出現在華夏大地。在武漢,由武漢市博物館和青島市博物館聯合策劃的“鄉間畫記——青島市博物館藏山東地區民間木版年畫展”呈現了山東地區木版年畫的發展脈絡。

    山東是我國歷史上民間年畫生產制作的主要地區之一,曾有“東昌府年畫”“曹州年畫”“高密撲灰年畫”“平度宗家莊年畫”和“濰縣楊家埠年畫”等。其中,楊家埠為我國著名的民間年畫“四大產地”之一,與楊柳青、桃花塢、武強年畫齊名。

    山東地區木版年畫作品具有濃郁的民間氣息和地域特色,色彩艷麗,主題鮮明,人物形象突出,刻版刀法粗壯,內容題材豐富多彩,形式新穎多樣,凝結了勞動人民的純樸智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從古至今備受民間喜愛。

    在此次展覽中,青島市博物館甄選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93件,展品由清末至民國時期的年畫及20世紀中期散落在民間的清代老版新印年畫等作品組成,多角度、深層次地展現了山東各地區年畫獨具特色的藝術神韻,也讓武漢觀眾得到近距離觀賞山東年畫的機會。

    除年畫外,春聯作為傳統文化中既表達美好寓意又兼具審美價值的文化樣式,在我國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每逢農歷春節,家家戶戶歡天喜地,人們伴隨著爆竹聲聲,在家門口張貼“春聯”喜迎新春。這也早已成為中國人“過年”的標志。

    因此,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迎雞年春聯展”的同期舉行也展現了“春聯”這一種蘊含著深厚民族文化底蘊的藝術形式的獨特魅力。其不僅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奉獻給公眾的書法文化盛宴,也是一份獨特的新年禮物。

    無獨有偶,浙江美術館也推出特別策劃“新桃復始:浙江美術館春聯系列展”。其以生肖寓意為創作內容,共展出浙江老、中、青三代具有代表性的書法家春聯作品60余件,以藝術的形式呈現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除年畫、對聯以外,其他民間藝術形式也在春節期間成為博物館展覽的內容。其中,由周口店遺址博物館與廊坊博物館共同舉辦“紙上春秋——廊坊博物館藏剪紙藝術展”,將結合京津冀地方特色,用獨特的剪紙藝術語言詮釋中國極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和特色工藝。

    北京古代錢幣展覽館舉辦的“百雞百吉———雞文化剪紙藝術展”將特別邀請中國民間剪紙大師、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進行專題創作,將雞的形象以傳統剪紙的形式展現出來。

    此外,各類專題博物館也會根據自身特色打造特別的文化展覽。例如,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將推出“絲路尋石——十三國建筑與石刻藝術攝影展”,展覽內容涉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有關的石刻歷史遺跡、石刻藝術文化。

    與此同時,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十二生肖與文物———暨館藏生肖墓志蓋拓片展”將在春節來臨之際,向觀眾傳播展示中國傳統文化———拓片的制作步驟和呈現方式。而北京藝術博物館也將開展“館藏三希堂法帖拓片”活動,試圖讓觀眾了解拓片的發展、流程和方法。

    古今對比慶新春

    除有關生肖雞年文物、傳統年俗展覽以外,其他高品質、高質量的展覽也將在春節期間為觀眾呈現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明。

    據了解,故宮博物院將在春節期間持續舉辦“明代成化御窯瓷器對比展”,首次將珍藏的成化御窯瓷器悉數展出,并與后仿成化御窯瓷器進行對比,供人們欣賞研究。

    此外,“明清御窯瓷器——故宮博物院與景德鎮陶瓷考古新成果展”也將推出。參與展覽的165件(組)展品,均為2014年以來景德鎮御窯遺址和故宮博物院內考古出土的最新成果,屬首次公開亮相。

    與此同時,由遼寧省博物館特別策劃的“瑞雪映丹青———中國古代冬景繪畫特展”是遼寧省博物館聯合沈陽故宮博物院、旅順博物館推出的開年大展。在這場特殊的展覽中,精選了自宋代至清代繪畫精品80件,其中,遼寧省博物館47件,沈陽故宮博物院24件,旅順博物館9件,并以“雪景山水”“歲寒三友”“枯木寒禽”“歲朝清供”四個單元為脈絡,展現出冬景繪畫中有關冬天的山川、花卉、禽鳥及節日等種種面貌。古今情景,在瑞雪映襯下的丹青世界中,展現出獨特的風采。據悉,此次展覽中,有近一半作品首次亮相,數量之多堪稱近年來之最。

    同樣以書畫為特展內容的還有河北博物院。新年期間,河北博物院將推出“水墨硯邊天地寬——河北博物院書畫藏珍”展覽,將精選68件珍貴書畫作品,其中,有南宋時期的扇面3幅,明代周之冕、米萬鐘、藍瑛作品3幅,清代八大山人、王翚、王原祁、允禧、高其佩、唐岱、黃慎、鄭板橋、劉墉、何紹基、曾國藩、左宗棠、任伯年、吳昌碩等作品近50件,近現代梁啟超、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張大千、李苦禪、王雪濤、傅抱石等作品。

    新春期間,上海博物館將推出“鴻古余音———早期中國文明展”。據了解,此次展覽主要聚焦史前至兩漢時期傳世與考古發掘的文物精品。其中,在講述中國古漢字發展脈絡、多角度展示古人豐富的生活形態和審美趣味的同時,該展覽也還聚焦了上古時代罕有遺存以及當時的服飾、妝容,甚至動物飼養等不易察覺的歷史信息。為便于觀眾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在這次展陳中還將適當增加展品背景信息與相關的輔助說明的比重。在文化主題展新框架下,眾多難得一見的珍貴文物將在展覽中同時亮相。如新莽詔版、“戈”鸮卣、鎏金鹿鎮(四件)、西周數字卦鼎等。

    值得一提的是,已知年代最早、玉片數量最多、制作工藝最精的徐州博物館藏西漢金縷玉衣也將出現在展覽中。

    在蘇州博物館,“煙云四合———清代蘇州顧氏的收藏”也在持續舉行。過云樓是近兩百年來,中國收藏史上最響亮的名字之一,過云樓的收藏,歷經顧文彬、顧承、顧麟士及顧公雄、顧公碩兄弟———祖孫四代人的搜求、鑒別、保護、傳承,經歷了清代咸、同、光、宣四朝的內憂外患,戰火兵燹。民國以后,抗戰軍興,險遭倭禍,幸而絕處逢生,終究巋然獨存于蘇、滬兩地。新中國成立以來,顧公可、顧公雄、顧公柔、顧公碩四兄弟分藏的過云樓遺珍,或捐贈、或價讓,陸續歸藏南北文博機構,不免南北暌隔。

    此次蘇州博物館所展現的過云樓四世所藏,能夠于數十年后在蘇州聚合,不僅得益于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南京圖書館的支持,也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蘇州圖書館、蘇州市檔案館、常熟博物館等單位與顧氏后人的大力支持密切相關。

    新春之際,歷經百年的藝術品重新聚首,堪稱收藏界之樂事也。

    動手動腦過大年

    由于新春展覽適逢寒假期間,為了更好地滿足青少年和小觀眾的觀展需求,各地博物館都準備了內容豐富的親子活動,以期進一步提升展覽的社會影響力。

    在春節期間,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將舉辦“紅紅火火迎新春,冰川館里過大年”的科普探秘活動,小朋友們將在冰川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按照題目要求,參觀場館,尋找答案,進行答題。

    故宮博物院將舉辦“歲逢丁酉話金雞”活動,活動將面向中小學生,并以講座、互動游戲、知識競答等活動形式探索古人的精神世界,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首都博物館的講解員和工作人員不僅將在展廳里帶領親子觀眾了解生肖雞的故事,也將教小朋友們制作傳統雞毛毽、用膠泥捏公雞、做展覽文物的彩色膠畫等,使更多的小觀眾可以感受到傳統游戲的樂趣。

    與此同時,北京天文館將舉辦天文科普冬令營,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天文觀測基本知識講解、天文互動課堂等。

    北京汽車博物館將舉辦體驗營活動,涵蓋“歡樂游”“趣味學”和“寒假營”3大版塊,10余項互動項目,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娛樂、拓展視野的好去處。

    寧波博物館則將舉辦創意“福”雕、制作金雞印章書簽等親自活動。工作人員不僅帶領小朋友用雕刻來創造立體的“福”,也將用金雞圖案的印章做一張書簽等,把親手做出來的“福氣”帶回家。

    此外,木偶戲是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普遍的觀點是:“源于漢,興于唐”。寧波博物館也將在新年期間舉辦木偶戲表演,為小觀眾近距離地觀察傳統游戲提供機會。

    同樣重視親子活動的還有浙江省博物館。其將在春節期間舉辦博物館手工皂制作體驗、活字印刷DIY、中國古代陶瓷文化體驗、創意彩繪竹編、唐裝制作、燈籠制作等傳統年俗物品的動手課程,增強親子互動,在動腦的同時,培養青少年的動手能力,傳承古老的年俗和傳統文化。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2020| 青青青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京东|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2022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99热在线精品播放|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交换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首页|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www|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100| 国产主播精品在线| 青娱分类视频精品免费2| 国美女福利视频午夜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黑人|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2|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2021|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