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眾人追思賈作光:天上一鴻雁 人間一舞神
    來源:中國文化報 | 張婷  2017年01月18日10:39

    上世紀50年代,賈作光演出《鄂爾多斯》。

    著名舞蹈藝術家賈作光于1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1月13日,賈作光追思會在北京中國文聯舉辦。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舞協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中央民族歌舞團、中國國際標準舞總會等單位的領導、代表和賈作光的親屬、好友、學生共同緬懷這位藝術家。

    堅持文化自信 堅守民族藝術

    1月12日,賈作光遺體送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社會各界數千人為他送行。當司儀宣布儀式到此結束,請大家回去時,卻無人肯走。當車子開動,許多人竟不舍地追著車跑,一邊哭一邊喊:“賈老師,好走!慢走!”

    追思會上,中國舞協主席馮雙白由衷地感嘆,人們會如此衷心地崇拜、敬仰、追隨一個人。而這種追隨的力量,是源于人們發自肺腑地敬佩賈作光為中國現當代舞蹈事業所做的貢獻。尤其是,他率先走在了一條并不一帆風順的光明大道上。“這是一條什么路?就是當我們還不相信自己的傳統文化當中有巨大的時代力量、不相信自己的民族民間舞能創作出時代精品時,賈老師用一部部作品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那就是民族藝術之路。”馮雙白說,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賈作光創作表演了《鄂爾多斯》《擠奶員舞》《雁舞》《鄂倫春》等百余部作品,這些作品至今長演不衰,對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賈作光對蒙古族藝術精神表現與現代舞蹈形式結合的實踐和理論等多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內蒙古自治區文聯副主席包銀山介紹,內蒙古前年搞了一次舞蹈作品評選,即從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成立以來至今,共評選出60個優秀舞蹈作品。“其中四分之一是賈老師的。”包銀山說,這些作品大部分都在內蒙古各個藝術院團、院校復排。改革開放后,一批中青年舞蹈家編創的優秀作品實際上也都受到了賈作光的藝術風格與追求的影響。“可以說,整個內蒙古的當代舞蹈史就是賈老師的創作史。”

    提到賈作光,北京舞蹈學院教授潘志濤才說幾句話,就已泣不成聲。他說:“自己像失去了一位父親。我是跳著《鄂爾多斯》長大的,從北京舞蹈學院的一名學生一直跳到成為一位教師。”潘志濤說,跟賈作光學習,他知曉了舞蹈不僅是表演藝術,還是一種民族文化,在舞蹈中得到自尊、自愛與自信。

    賈作光的作品和他走過的少數民族舞蹈道路其意義極為深遠。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教授馬躍指出,上世紀40年代末期到50年代初期,賈作光和一批年輕的藝術家創作出了新中國第一批人民喜聞樂見的少數民族舞蹈藝術精品,開創了中國少數民族舞蹈藝術作品創作的先河,拓展了內容和形式完美結合的新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創作的正確道路。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為人民而舞”,牢記人民是舞蹈藝術的母親,是賈作光奉行一生的準則。

    賈作光在舞蹈藝術實踐當中始終堅持深入民間、深入人民、深入生活、深入基層,采集并掌握第一手的舞蹈資料,以辛勤耕耘換來了廣受贊譽、廣為流傳的經典精品。“賈老師始終不忘初心。”中國文聯副主席左中一表示。

    中國舞協分黨組書記羅斌指出,賈作光在中國新舞蹈藝術先驅吳曉邦的指引下,一頭扎進內蒙古大草原,一干就是30年。“他與牛馬為伴,與牧民歡歌,將草原人民的情化作對蒙古舞蹈的愛,更將‘為人民而舞’的信念深深嵌入自己的藝術人生,終成為一代舞蹈大師。”

    除了表演、創作民族藝術,賈作光在人才培養方面也不遺余力。如今,矗立在北京舞蹈學院大廳里的賈作光銅像見證著這一切。在該學院院長郭磊眼中,賈作光是他們的寶貴財富。“在教育上,賈老最關心兩件事,即教師既要教授技能,還要教會學生其他的素養。”郭磊說,“對于學院而言,賈老師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學生的培養上,都為我們樹立了典范。”

    繼承傳統 發展傳統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是賈作光始終秉持的藝術理念。他生前常說:“年輕人應該向傳統學習,繼承傳統、發展傳統、建立新的傳統。不排斥外來的優秀舞蹈,反而應該借鑒、吸收使其成為我們自己文化的組成部分。”這不僅是這位中國舞蹈大家對后輩的叮囑,也是他對自身藝術生命的總結。

    2016年11月,在中國國際標準舞總會成立30周年的慶典上,賈作光被授予“總會卓越功勛”榮譽稱號。中國國際標準舞總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王永剛表示,所有人深深感懷,在中國國標舞發展史上,賈作光樹起了一座里程碑。王永剛介紹,當年是賈作光力排眾議,堅持把國際標準舞引入中國。而后,他在全國各地積極擴展地方國標舞協會,率團前往英國黑池取經,努力促成北京舞蹈學院成立國標舞專業。“正是有賈作光老師30年的堅持與扶持,中國國標舞才能夠在世界舞臺上摘金奪銀,才能從無到有發展壯大。”王永剛說。

    賈作光一生創作了大量藝術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大獎,其中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創作的《鄂爾多斯》《盅碗舞》在1955年舉行的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上獲金質獎章,《擠奶員舞》獲銅質獎章。北京舞蹈學院教授呂藝生表示,自己是沿著賈作光的足跡成長起來的。“他是那樣重視群眾的藝術,群眾喜歡的他都支持。”呂藝生說。

    無私奉獻 樂于助人

    耄耋之年的賈作光不僅依舊為舞蹈藝術拼搏、奔忙,更在國家遭受重特大自然災害和社會需要援助的時刻伸以援手。2008年,他為汶川地震的抗災工作捐款3萬元,2010年為玉樹地震的抗災工作捐款10萬元。

    “賈老師融在人民當中,因為他有愛,他愛所有的人。”潘志濤說,賈作光從不嫌貧愛富。“只要跟舞蹈、跟民族文藝有關的事情,他都一視同仁、無私奉獻。”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歐建平說,中國舞蹈界沒有人不敬仰賈作光。“回想1993年,文化部藝術司在福建福州和黑龍江大慶分別辦了兩個舞蹈編導班,我跟他朝夕相處兩周,聽了他的講座。最后,他給每人都送了他寫的書法,題了字。大家很感動。”

    國家大劇院副院長趙鐵春談到,賈作光對后輩舞蹈人十分關心和支持。“我們覺得,他是父親,是爺爺,是家人。只要你跟他在一起,他就給你講各種各樣的道理,講表演和舞蹈。”趙鐵春說,“這是他的世界。”

    賈作光為人坦蕩、生活作風儉樸,為眾人公認。馮雙白說,賈作光在藝術上巨大的成就跟在生活當中對真善美的追求,是完全一致的。

    “雖然父親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但他對我的影響非常深遠。”賈作光的女兒索利婭說,“作為他的子女,我會繼承他這種愛心,對事業的堅定態度、信念和投入精神,把中國舞蹈事業提升到更高水平。”

    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明文軍表示,“雖然,賈作光老師離開了我們,但他的藝術精神將永留我們心里。我們要把追思之情化作學習和工作的更大動力,創作、生產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明文軍的話,代表了所有參會者的心聲。

    最后,全場起立,同唱一曲賈作光生前十分喜愛的《鴻雁》,為他送行。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碍| 人妻偷人精品成人AV| 精品一二三区久久aaa片|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91老司机深夜福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小说|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 国产精品 一区 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小视频|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久久亚洲精品11p|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99| 久久九九AV免费精品|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 成人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