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回望金宇澄:一切歸于平靜
    分享到:
    來源:新京報 |   2017年01月18日08:00

    歷史,如同一塊厚重的黑天鵝絨帷幔,可以掩蓋任何聲音和細節。當我們回望,或許可以于白茫茫的歷史迷霧中,打撈屬于個體的靈魂撞擊的細節,那些悲欣交集的時刻,再寬廣的歷史幕布也無法掩蓋。

    小說界“潛伏者”金宇澄,寫完紅得發紫的小說《繁花》,已經無法繼續潛伏。此時此刻,他轉身扎進非虛構的視界,講起了父親母親的故事。2016年末,他切換三種敘事角度,用上特別的傳記方法,寫下《回望》。于大量的書信、日記和照片的材料堆砌中,金宇澄走進了時光深處,遠看父母輩如何應對他們的時代,經歷血與犧牲,接受錯綜復雜的境遇和歷史宿命,從青春直到晚年,從前神采飛揚,遭遇困厄,直至平靜。

    回望往事,對金宇澄來說,是為脆弱的記憶留存樣本。2013年,父親去世。《回望》關乎父親和母親的記憶,因他們勇敢投身于歷史激流中,他們的記憶也就成為歷史本身。江南古鎮,百年老宅,革命父母,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發展的縮影在口述歷史和旁白中定格。父親的江南舊族在上個世紀初的新舊社會轉型中敗落,母親的城市新興家族在20世紀30年代城市工商業發展中繁榮,但這一切終究抵不過那革命的浪潮,兩人被歷史大浪簇擁著,加入革命陣營。

    做了30年雜志編輯,性格又是“不響”,這三年來,金宇澄卻因寫《繁花》而名震小說界。他曾在《繁花》里循著舊式話本車轍,重溫一首“鴛鴦蝴蝶夢”,調子卻仍是“花無百日紅”的平靜之哀。人對世界的觀感,想必和他的經歷相互映照。出生江南舊族,浮沉人世,老父因潘楊案受牽連,金宇澄上山下鄉,從東北極寒地兜轉至上海弄堂,盛極過,也衰極過,繁花易敗,金宇澄對人生的悲涼感,竟有和曹雪芹相似之意。

    《繁花》旖旎之后,金宇澄覺出文學的無力,“最好的東西都是爛在肚子里的”,于是《回望》里,他只想用材料本身說話,把“心理層面的幽冥”舍棄干凈,記錄一個化名為“維德”的江南古鎮男子的掙扎一生,以及一個叫姚云的上海姑娘在時代飄搖中如何緊攥生活的繩索。

    《回望》建立在書信材料和母親口述的基礎上,對往事的回憶隨時間遠去而和材料本身無法嚴絲合縫地對接,金宇澄保留局部不一致的痕跡,留下強烈的在場感,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尋找”記憶的姿態。真誠的《回望》,和《繁花》是完全不同的寫作世界。這些年現象級的非虛構寫作熱潮,既有梁鴻的梁莊系列,也有張新穎《沈從文的后半生》,但《回望》的出現,也許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敘述方式。看似父母輩的家族回憶錄,內里卻藏著大歷史褶皺處的小人物悲喜。這悲喜的質感,平靜到寡淡,它甚至要隨風而逝,所以回望是有意義的。

    一聲不響地,金宇澄把父母的回望之旅定格在1965年,母親口述:“海風刺骨,寒氣逼人,我們將面臨一場更大的風暴,經歷人生中更為驚心動魄的磨難”,為什么不再繼續?老金說此后國人有太多共同經驗,萬語千言,時間不過如風。

    所幸,現在我們翻開《回望》,看見89歲的母親端坐椅中,神色平靜安詳。風暴過后,我們的父親母親,他們還活著。

    □新京報記者 柏琳

    金宇澄 在平靜中,愛以閑談消永晝

    金宇澄,生于上海,祖籍江蘇黎里,《上海文學》執行主編。

    《回望》 作者:金宇澄 版本: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7年1月

    金宇澄父親(28歲《時事新報》記者)與母親(20歲,復旦中文系大二)在太湖留影,1947年4月7日。

    上海的冬天,照舊陰雨綿綿。愛神花園的作協大廳里,窗玻璃上水汽氤氳散不開,金宇澄從三樓沿著回旋樓梯下來,穿一身黑,聽不見腳步聲,像從民國走來一位說書先生,準備開口前,要靜默。大廳外花園里,愛神丘比特的妻子普緒赫的雕塑一聲不響。

    他拿了兩包香煙,準備閑聊一上午。愛以閑談消永晝,寫作的真諦,金宇澄認為就像博爾赫斯說《一千零一夜》那樣,“旨在給人以感動和消遣”,而文學終究要給人以安慰。雖然這安慰,并不能逃過“花無百日紅”的人生宿命。

    “假如一旦無力,要到傳統中尋找力量”,這是他總擺在嘴邊的一句話,面對的不僅是以《繁花》為代表的吳方言和話本寫作實驗,更是面對父母輩的人生。2016年,他寫完記錄父輩記憶的《回望》,一切歸于平靜。

    《繁花》寫在《回望》之前,35萬字,忍不住念出聲,耳邊果真是一位蘇州口音上海話的說書先生篤篤定定的聲音。第四章,寫四個人去蘇州玩,有一晚無法進旅館,只能在滄浪亭門口坐等天亮。這是金宇澄和朋友的真人真事。四個荒唐子,三更流浪天,南依古園,緘默坐眺,姑蘇朦朧房舍,溫風如酒,波紋如綾,一流清水之上,有人想起彈詞名家“滄浪釣徒”馬如飛。

    都說《繁花》寫滬上風情,我看底子是蘇州的。這無解的直覺,看完《回望》后便得到寬解。原來金宇澄說蘇州是他的精神源泉,腦海里的說書先生原型,就是他的蘇州父親。

    關于父母輩,關于記憶的細部,金宇澄有踟躕,擔心它們消逝在白茫茫的歷史迷霧中。說完《繁花》里的上海故事,他開始追溯自己的根脈。

    1952年,金宇澄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母親是就讀復旦中文系的上海姑娘,父親出生在吳江古鎮黎里,和柳亞子是遠親,自蘇州讀書時便家道中落,解放前參與潘漢年領導的中共諜報工作,1942年被日本憲兵抓進監獄受盡折磨。1950年他的人生才與母親會合,卻不得美滿。1955年,父親因涉“潘漢年”案被隔離審查。

    情報工作出身的父親,常年西裝革履,也曾身無分文。1949年以后成為國家干部,“文革”初期,他在大紅紙上寫下“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貼在玻璃門上。這扇門卻在半個月后被抄家的紅衛兵多次闖入,搬走書籍、日記和相冊。運動結束后他被通知去上海龍華機場認領被抄圖書。在雜亂巨大的飛機庫內,他遍尋當年銅版紙《浮士德百卅圖》不得。

    2013年,父親去世,母親情緒大壞,金宇澄常陪伴她翻看舊相冊,牽起話頭無限。母親曾是上海虹口鳳生里銀樓家的“小囡囡”,讀初中時太平洋戰爭爆發,停課悶在家看《家》《春》《秋》。1945年,她考上私立復旦中文系,認識當時正在《時事新報》當記者的維德(金宇澄父親),覺得維德“英俊端正,只是個子稍矮些”,他們常在平安大戲院附近的吉士咖啡館會面。后來她放棄學業去南京大華東軍事政治大學學習,回滬后成為上海總工會文教部的同志,經組織批準與維德結合,生了三個孩子,老二是金宇澄。

    “我常常入神地觀看父母的青年時代,想到屬于自己的青春歲月”,1969年,金宇澄響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號召,去黑龍江嫩江農場,七年后從東北兜轉回滬,1988年調入《上海文學》編輯部,至今已近30年。這些過往記憶,被金宇澄寫在《洗牌年代》里,成為《繁花》的底子。

    父親留下的書信和日記,與母親整理的剪貼本形成補充對照,匯聚成《回望》這本看似平凡、卻透露豐富歷史真實的非虛構傳記。父親母親的故事,用三種不同的敘事講述,從青春到晚年,情節旁逸斜出,金宇澄習慣被七嘴八舌的聲音和畫面切斷,下筆猶豫,人與史的碰觸,一旦深入細部,只陷于渾茫。

    大動蕩之后是大平靜,世相光明剔透。因這《回望》,金宇澄在時光中又見父母,滿頭銀發,兩頰早有老年斑,對著“地下黨”電視劇的屏幕,在沙發里坐著一聲不響。晚飯前的黃昏,父親開燈,伏在《廿四史》縮字本前。漫長的人生邊沿上,他只能在放大鏡下,觀看密密麻麻的過去。

    在十四根香煙的繚繞中,從父輩記憶回歸文學漫談,金宇澄很慢熱,逐漸顯現一種松弛的天真。一聽我是獅子座,“我們合得來”,他一拍大腿,點了第一根煙。

    回望父輩

    我的性格和骨頭還是沒有因為顛沛而喪盡

    新京報:去年《洗牌年代》再版,初版是十年前,當時沒有大反響,《繁花》出來后引爆文壇,《洗牌年代》據說在去年上海書展的簽售會上,讀者排隊繞了好幾圈。看完此書明白,原來《繁花》許多故事素材都鋪陳在《洗牌年代》里了,現在又出了《回望》,擅長講市民故事的上海爺叔,原來出自這樣一個家庭。你怎么看待這三本書的脈絡?

    金宇澄:說《洗牌年代》是寫作素材本也有道理,《洗牌年代》留下很多城市生活的細部,就像《繁花》的準備。《繁花》是偶然所得,它出版后沒幾個月,我父親就過世了。

    《回望》是一種整理,父親過世后我整理他的遺物,有一次,我看到了他給友人馬希仁先生的信件,其中幾封寫他1942年在上海時如何被日本人抓走的細節,信里說,1942年7月29日那夜很熱,他吃過晚飯去福熙坊(今延安中路),看見對面外國墳山(今靜安公園)里白森森的大理石墓碑,心里惆悵,早早回家。深夜一點鐘,日本憲兵沖入家中將其逮捕,之后被反復刑審。這幾封信畫面感強烈,讓我產生了寫父親的沖動。

    新京報:你曾談到,如果有一天可以跟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在任何一個地方共進晚餐,你會選擇和父親重逢,在蘇州“得月樓”吃飯,為什么這樣選?

    金宇澄:他出生在吳江黎里,算是蘇州人,在蘇州讀書。越是年紀大了,越會返回出生原點,經常會回憶起黎里舊俗,除夕“祭祖”、“小輩為長輩磕頭”……幾乎深入他血液的印痕。年紀大了慢慢恢復了鄉音,他不是所謂勞動人民出身,身上一直藏著江南舊文化。簡單說,是很有魅力的老先生。得月樓在那個年代名震蘇滬,我們父子沒能在得月樓吃過飯,是我想象的一個美好場景,我知道他會喜歡的。

    新京報:蘇州對你和你父親的影響究竟是怎樣的。

    金宇澄:蘇州和吳江黎里,大概是我的情感源泉。有個看過《繁花》的讀者和我說,“金宇澄,你的感情維系不在上海,在蘇吳這一塊,我發現你只要一寫蘇州,一寫黎里,文筆就放慢了”,我心里一動。

    就說語言吧,我個人覺得沒有標準意義的上海話,日常上海話都有其他口音,蘇北腔,山東腔,寧波腔,而只有蘇州腔的上海話,開口最是高雅,它有古吳文化的千百年積淀,極其“通文”,昆曲也用這個語言。寫《繁花》就是尋找自己的過程,開初云里霧里,然后遇見最親切的蘇式吳語,腦海里的說書先生其實是我父親,他90歲后不看書也不看報,只聽評彈。

    我翻過他筆記,他寫過這句話:書中沒有真理。我還記得在他中年時,大概1967年某個早晨,我問過他,為什么他當年不去做上海的碼頭工人,那樣的話,我們家就是真正的工人階級,就不會多次被抄家了……當時他正準備出門趕去某個學校掃廁所,他說,“我讀的書還是少,爸爸的局限性。”

    90歲后,他卻說書里沒有真理,像一種自我的顛覆。那時每個禮拜六我去看他,一般是上午十點,他都在看電視里的拳王爭霸賽。一個男人深感無力,需要這樣的尋找吧,或者叫返璞歸真。

    金宇澄手繪圖:父母在上海居住過的地方。

    金宇澄父親1943-1944年在南市監獄、杭州監獄給友人的信,涉及最多的內容是“饑寒交迫”。

    新京報:《回望》里,1987年父親在《日瓦戈醫生》封三的白頁上寫:“……反映當時的動蕩,饑餓、破壞、逮捕、投機分子和知識分子的沮喪,都是事實,但作家的任務是什么呢?知識分子決不是沮喪和黑暗的。”你覺得這些文字是他寫給你的,為什么這么想?

    金宇澄:那個時期我一直在寫小說,他對我的寫作和編輯工作感到憂慮。《日瓦戈醫生》對中國讀者來說,是特別的一本書,是一個沒有力量的人面對時代和自身的悲慘命運無能為力的主題。他應該是不希望我受到這本書的影響,不按照《日瓦戈醫生》這種思考方式來寫作。

    我記得1969年去東北嫩江務農,原勞改農場,當時還有大批勞改犯在我眼前割麥、整隊押上高度戒備卡車的經歷。我當時17歲,大感驚訝,寫信給父親,他在回信里對此一聲不響。等我看他的遺物,看他1942年的獄中通信、1953年調查監獄制度的報告,才知道坐牢的心情,同樣失去過自由,他自己都經歷過了,但無法說給我聽。國門打開很多外國書都進來,他又擔心我受到影響,重走他跌跌撞撞的老路,所以我覺得,他是告誡我,對生活要有信心,不能渲染苦難和黑暗。

    新京報:你父親1947年寫給友人的一封信,“我的性格和骨頭還是沒有因為顛沛而喪盡”,那份火辣氣和強烈的愛憎讓人印象深刻。信里有一段批評沈從文成名后“變得下流而可憐”,父親當時為何有此評論?

    金宇澄:寫沈從文那段,當時我一直猶豫是否要刪掉,畢竟沈從文是正面形象,但上世紀40年代沈從文有過這樣的表露。我父親寫他“混在窮人堆里時,文章還有些火藥氣,可后來有了洋房,混在一群沒有背脊骨的教授們中,他竟把描寫女性來消遣筆信,甚至用了他的腦汁大肆描寫女人的生殖器”。是代表了當年的一種立場吧,覺得沈從文完全忘記了自己的過去,把自己醉在洋房和沙發中,他是不恥的,這是時代的反映,可以留下來。

    他內心一直是百折不撓的,我們父子都是射手座,上海話講也就是比較“戇”。材料里收有他在杭州監獄和監獄長大吵……讀高中那年歡慶元旦,學生會主席感謝了校方安排的晚餐,我父親居然走上臺發言:“國難當頭,今夜會餐錢款,應該如數捐給綏遠前線將士。”校長氣得要命。

    年紀大了,他越來越沉默,我很理解,這次我完全根據材料,把他跌跌撞撞的人生呈現出來。

    文學無力

    “最好的東西實際都是爛在肚子里的”

    新京報:《回望》的非虛構寫法,用日記、書信、照片等呈現父母的人生,不用一句心理描寫,按《繁花》的話講,“放棄心理層面的幽冥”,這似乎是一以貫之的主張?

    金宇澄:我覺得文本真實與否,是讓讀者自己去感受的,作者不必解釋。舉例子我們去服裝店買衣服,如果有個中老年的服務員緊跟在后,一個勁地介紹……你肯定非常討厭。寫作就是開店,作家愛做導購,每樣東西都議論介紹一遍,讀者肯定跑了。別那么聰明,我不可能變成上帝,真以為我是人類靈魂工程師?讀者都需要我來引導?雙方是平等的關系,世界就是亞馬孫熱帶雨林,作家只占據了郵票大小位置罷了,雨林里有多少猛獸和植被,一輩子不了解,唯有上帝明白。只要把你最熟悉的人事記錄下來,就可以了。

    新京報:上世紀80年代文壇跑出了先鋒派,有很多形式層面的探索,比如格非、馬原等人的寫作,后來很多人都跑進現實主義的懷抱,對于小說形態的探索沉寂下去。《繁花》出來是話本的樣式,尋求一種用當下小說形態回歸傳統的可能,但有人覺得這種寫作無法提供意義,你怎么想?

    金宇澄:我說不出什么來,《紅樓夢》想說什么意義呢?《金瓶梅》表達了什么?《繁花》允許返回某些傳統思維。問題是我同樣接受了大量西方文學的影響,曾經也覺得可以比如用哲學分析來寫小說。五四后國人的口語,和最經典的書面語是嚴重脫節的,開口說話還是中國味道,一寫起來是長句和從句,眼花繚亂的標點符號、翻譯腔。沒哪一個國家的作家,談到其他國家的小說會如此如數家珍。所以德國漢學家顧彬順桿子爬,嘲笑我們——中國作家不學德語,就寫不好小說。干嗎不說德國作家如果不學漢語,就寫不好小說呢?

    寫作環境是失重的,冷靜下來看我們的文學根脈或局限,是在文言,中國最好的文字都在文言,“五四”被攔腰截斷,強行轉向了西方,我們永遠是“學”的心態。西方可沒這樣“攔腰截斷”的宿命,因為局限,我們失掉了傳承,一個半截子人,怎么和一個完整的人來比試?

    新京報:你提到中國人的宿命,這其中浸透著中國人的世界觀問題。

    金宇澄:我們傳統對人生、對世界的看法,也就是“花無百日紅”,人生苦短,從唐詩宋詞到《紅樓夢》,歸為“虛無”二字,能脫離嗎?拉住頭發自己騰空離開這塊土地可能嗎?小說不會是高深卻虛假的。

    比如說連載的傳統,一般都忘記了,認定網上寫作就是垃圾,但我覺得其中會有分流,會出現很棒的小說家,所謂網文,也就是載體的不同,其實也就是傳統的連載,西方狄更斯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當時也都是報紙連載。

    這樣一說,我立刻等而下之了吧?我也真因為是《繁花》一開頭寫的“陶陶說,長遠不見,進來吃杯茶。滬生說,我有事體。陶陶說,進來嘛,進來看風景”,我立刻有了興趣。我當然知道寫這樣的話本樣式,會破壞部分讀者觀念里牢固的所謂長篇小說“該有的樣式”——好比大家都穿紅衣服,突然跑出一個穿綠衣服的人,有讀者就會不理解。

    新京報:你總是反復說,“假如一旦無力,要到傳統中尋找力量”,你從話本小說里尋找,如果觸角伸得再長一些,比如向《離騷》和《詩經》中去找,會不會更有力量?

    金宇澄:我的興趣在普通人的內部,最打動我的是“旁門左道”的東西,比如喜歡陳巨來(著名篆刻家)《安持人物瑣憶》、李伯元《南亭筆記》,里面都充滿了毛茸茸的人生,要言不煩,戛然而止的傳統。有一段講兩個蘇州大官見面,甲穿著貂茸大衣,乙問,這是什么啊?甲說,不知道這是貂茸?!乙很生氣,就讓仆人去收羅了十件,請甲吃飯。甲走進大廳,十個仆人一邊站五個,每人都穿了昂貴的貂茸大衣,故事就結束了,他們為什么這樣,產生了豐富的想象空間,這是真正記錄了時代畫面的作家,向傳統中找力量,可以借鑒中式方法。

    新京報:你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卻從來不寫知識分子,你在農村插隊很多年,也不寫農民,你的興趣在普通市民階層,為什么會這樣?

    金宇澄:故意不寫知識分子。我個人認為,中國沒有知識分子,就像魯迅說的那樣,中國的知識分子回到家,看見老婆買了很多大白菜,家里搞得一塌糊涂,完全是小市民。中國知識分子的親戚不在農村。社會的普通底盤太大,和西方不同,他們經過無數代的貴族革命,逐漸去農村化,良性循環,而我們歷來改朝換代,都是農民造反,把貴族殺掉,等自己成了貴族,再被農民殺掉,如此循環。我生活在一個所謂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同時也覺得大家的市民生活都差不多,我們的基點還是在普通人間,如今城市化了,作家的經驗還是決定了興趣。比如我寫城市題材,是因為出生在上海,即使去了農村,怎么找得到?

    新京報:可見生活是我們寫作的源泉。回到你自己,《回望》第二稿的部分當年發在《生活》上,名字叫《一切已歸平靜》,這個題目特別動人。讀完《回望》,聯想《繁花》和《洗牌年代》,你整個寫作基調也許就是“平靜”二字,可以這樣理解嗎?

    金宇澄:平靜不好嗎?我父母經歷的時代,禍患接連,幽明互現,是他們這一代命運的尋常了,只能平靜來看待他們的一生。我知道記敘歷史,往往是散失細部的,細節極其脆弱。《回望》就是想提供那年代的一個標本。非虛構的寫作,即便如何蔓生,個人只會徘徊在個人的視野里。

    我越來越感覺到,文學的弱點,年輕時一直認為,再沒有比文學能更深刻表現人事了,到現在這個年齡,從我自己出發,《繁花》也好,《回望》也罷,都是有所保留的,所有的著作,也不過是選擇了能說的部分而已,我所以總是強調八卦和軼事的重要,為什么那么多的作者都希望燒掉日記和書信?盧梭《懺悔錄》,會覺得真嗎?文學常常是無力的,最好的東西,實際都是爛在肚子里的,只能用平靜的調子收拾。記憶鮮活,也隨風而逝,如果我們回望,留下一些起碼的樣本,還有意義。

    采寫/新京報記者 柏琳

    所有的著作,也不過是選擇了能說的部分而已,我所以總是強調八卦和軼事的重要,為什么那么多的作者都希望燒掉日記和書信?盧梭《懺悔錄》,會覺得真嗎?文學常常是無力的,最好的東西,實際都是爛在肚子里的,只能用平靜的調子收拾。記憶鮮活,也隨風而逝,如果我們回望,留下一些起碼的樣本,還有意義。

    煙抽完了。最后一個問題,我問老金2017年的新年愿望,他脫口而出,“每一天都平靜地度過。”

    金宇澄半輩子的人生,也就是“回望”二字。在回望中,唯以平靜不訴離殤。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 99精品视频观看| 伊人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一区|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国产成人在线| selaoban在线视频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jvid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2021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波多野 |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