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新發(fā)現(xiàn)的關于莎劇作者的鐵證
    來源:中華讀書報 | 陳國華 程麗霞  2016年12月26日08:26

    圖1襪帶社社徽

    圖2莎士比亞紀念碑上方的盾徽

    圖3福爾杰圖書館所藏莎士比亞盾徽

    圖4布魯克描繪的迪瑟克頒發(fā)給威廉莎士比亞的盾徽

    圖5威廉·史密斯繪制的莎士比亞盾徽

    為紀念威廉·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鳳凰衛(wèi)視的鳳凰大視野節(jié)目組正在制作一個五集系列節(jié)目,題目是“當莎士比亞遇見湯顯祖”。日前導演張鈞采訪本文作者時,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署名莎士比亞的那些劇本真的是莎士比亞寫的嗎?可見莎劇的作者究竟是誰,對許多人來說,仍是一個謎。

    莎士比亞在倫敦戲劇界嶄露頭角是在1592年,那一年人們注意到一個名叫莎士比亞的戲子寫了幾部英國歷史劇,上演后十分賣座。這只“一飛沖天的烏鴉”令一位身為大學才子然而此時卻窮困潦倒的作家羅伯特·格林憤憤不平,于是撰文對莎士比亞進行了含沙射影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的譏諷。格林的這篇文章成為莎士比亞在倫敦從事演出和創(chuàng)作的最早書證。然而有關1592年之前莎士比亞生平的直接書證,在很長一段時間僅限于以下4條:

    一、1564年4月26日,在英國沃里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鎮(zhèn),約翰·莎士比亞出生不久的男嬰在當?shù)氐氖ト唤烫媒邮芟炊Y,得名威廉·莎士比亞。

    二、1582年11月27日,18歲的莎士比亞與26歲(一說25歲)的安妮·哈瑟維在沃里克主教法庭登記結婚。

    三、1583年5月26日,二人所生的女兒在當?shù)亟烫媒邮芟炊Y。

    四、1585年2月2日,二人的孿生兒女在當?shù)亟烫媒邮芟炊Y。

    由于莎士比亞在1585年到1592年間的人生軌跡沒有留下只言片語的證據(jù),研究者們將這7年稱為莎士比亞的“迷失之年”。2008年有人發(fā)現(xiàn),位于倫敦威斯敏斯特的女王長凳法庭在1588年至1589年間受理了一樁案件,該案的起訴書里有莎士比亞的名字,起訴書的落款日期是1588年米迦勒期(即秋季)和1589年10月9日。這樣終于有了一條書面證據(jù)證明,這期間倫敦有一個名叫莎士比亞的人遭遇了一場官司。但是這份起訴書里的莎士比亞這個名字卻說明不了什么問題,因為它無法證明1585年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鎮(zhèn)那個得了一對孿生兒女的莎士比亞和7年后倫敦劇壇上出現(xiàn)的莎士比亞是同一個人。1616年4月25日,有記錄顯示莎士比亞葬于家鄉(xiāng)的教堂,墓志的最后一句話是“他卒于4月23日,享年53歲”。這是有關莎士比亞生平的最后一條直接證據(jù)。

    斯特拉特福鎮(zhèn)上的威廉·莎士比亞,家境還算殷實。父親約翰·莎士比亞主要經營制革和皮手套生意,做過鎮(zhèn)上的治安官,接著又做過一任鎮(zhèn)長。威廉小時候很可能在鎮(zhèn)上的免費文法學校接受過基礎教育,學過一些拉丁文,然而直到1585年,他所受的教育以及他的文學素養(yǎng)和生活閱歷,應當都比較有限??墒莻惗氐哪俏粦蜃蛹鎰∽骷疑勘葋唲?chuàng)作的劇本,從題材來看,既有古代歷史傳說,又有近代宮廷秘聞;從場景來看,既有大不列顛的城鎮(zhèn)鄉(xiāng)村,又有歐洲各國的異域風情,甚至還有新世界的蠻荒海島;從所塑造的人物來看,上起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下至地痞流氓、奴仆妓女,各色人等,性格迥異,形象飽滿,令人難忘;從臺詞來看,既有陽春白雪的素體詩,又有下里巴人的俚俗語;從劇本結構來看,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往往出人預料,卻又合情合理,草蛇灰線,連貫縝密;最重要的是,從劇本所反映的意識形態(tài)來看,作者無疑具有廣博的人文情懷和超前的思想意識。問題是,這么一大批優(yōu)秀劇作真的出自斯特拉特福鎮(zhèn)那位手套商兒子之筆嗎?

    19世紀中期,隨著人們對莎士比亞的推崇達到巔峰,對莎劇的作者的真實身份,也開始有人提出質疑。一個半世紀以來,先后曾有約80個不同的人被提名為莎劇作者候選人,其中4個人可能性最大,即17世牛津伯爵愛德華·德威爾、六世達比伯爵威廉·斯坦利、劇作家克里斯托弗·馬婁、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倒莎派由于拿不出確鑿證據(jù)證明自己的懷疑,所以一直受到莎學界絕大多數(shù)學者的排斥,然而護莎派能拿出的比較過硬的證據(jù)僅有兩條:一、莎士比亞在其1616年3月25日簽署的遺囑里要求“留給我的同事約翰·賀明吉、理查·伯比奇和亨利·康戴爾每人26先令8便士,供他們買指環(huán)”,目的顯然是為了在自己的葬禮上佩戴。這些人都在國王伶人劇團與莎士比亞共事,其中賀明吉和康戴爾后來主編了1623年出版的第一部對開本莎士比亞全集。二、本·瓊森在為這部全集寫的緬懷詩中這樣稱頌自己的這位朋友:

    來自埃文河的天鵝風度翩翩,在我們的水面益發(fā)儀態(tài)萬千,一次次騰飛于泰晤士河兩岸,讓伊麗莎和詹姆士嘆為觀止!

    這里說的“伊麗莎”和“詹姆士”即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和英王詹姆士一世。通過贊嘆埃文的天鵝在泰晤士河的卓越表現(xiàn),本·瓊森以隱喻的形式在斯特拉特福鎮(zhèn)的莎士比亞和倫敦的莎士比亞之間畫了一個等號。

    然而倒莎派對這樣的證據(jù)并不買賬,他們認為前一條證據(jù)僅證明莎士比亞和劇團其他成員之間的同事關系,不能證明這位莎士比亞就是莎劇的作者。至于本·瓊森緬懷詩里提到的“來自埃文河的天鵝”,指的也不一定就是斯特拉特福鎮(zhèn)的莎士比亞。

    為了尋找更多有關莎士比亞生平的直接證據(jù),研究者們一直在不懈努力。2016年6月29日,《紐約時報》刊登文章,“莎士比亞:演員、劇作家、出人頭地者”,報道美國華盛頓福爾杰莎士比亞圖書館手稿部主任希嗇·沃爾夫最近發(fā)現(xiàn)了一批關鍵證據(jù)——13幅繪制于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的莎士比亞家族盾徽草圖,其中一多半圖上有“戲子莎士比亞,襪帶騎士繪”(Shakespearetheplayer,byGarter)等字樣。Player一詞,既有“戲子”之義,又有“伶人;演員”之義;Garter一詞是“襪帶騎士盾徽長”(GarterKingofArms)的簡稱。為了說明襪帶騎士盾徽長是個什么官職,得先從盾徽說起。

    中世紀歐洲,武士們(knights)都是騎馬打仗,于是knight的中文對應詞一般是“騎士”。在戰(zhàn)場或比武場上,騎士們全都頭戴護面頭盔。由于無法辨認彼此的身份,于是大家便在各自用的盾牌上畫上帶有自家特征的圖案,或在各自穿的甲胄外面套上一件繡有這種圖案的絲綢背心,這種外套便稱為“甲胄外套”。后來盾牌或甲胄外套上的這種圖案遂逐漸演變成各家的盾徽。由于可以世襲,盾徽遂成為一個人家族功績、地位和譜系的象征。

    Garter的本義是“襪帶”,即騎士們用來將長筒襪襪口扎緊以防脫落的窄皮帶。據(jù)說英王愛德華三世1344年成立了一個“襪帶社”,成員由他本人、長子威爾士親王和24位最高級別的騎士組成。襪帶騎士一律使用藍色襪帶,以“心懷惡意者可恥”為座右銘。圖1是該社的社徽,外面一圈是藍色襪帶,上面印有金色座右銘,中間是圣喬治紅色十字盾徽。1415年亨利王五世設立了“襪帶騎士盾徽長”一職,掌管朝廷的禮儀和王公貴族的盾徽事務。1483年查理王三世設立盾徽院(CollegeofArms),正院長的頭銜是“襪帶騎士,主盾徽長”,副院長的頭銜是“省盾徽長”。盾徽院決定盾徽的等級,負責盾徽的設計、制作、審批、頒發(fā),記錄被授予盾徽家族的族譜。盾徽院的官員稱為“司禮官”(her?alds),正副院長即“主司禮官”(chiefheralds),因此盾徽院又稱為“司禮院”(Heralds’College)。Herald最初用來指稱代表王公貴族出使四面八方的使節(jié),王公貴族出行時,他們擔任先行官;兩國或兩個貴族之間發(fā)生沖突,他們發(fā)揮先禮后兵的作用,我們可以稱之為“司禮官”。司禮官由王室任命,大都出身貴族。除了擔任使節(jié)外,他們的一個重要職責是擔任騎士比武大會的司儀,為此他們得熟悉各位騎士的家庭背景及其盾徽,才能做好解說工作。盾徽和宗譜是禮法的重要內容,于是有關事務便由司禮官負責,有關盾徽和宗譜的研究便稱為“司禮學”(heraldry)。英漢詞典提供的中文譯名一般是“紋章學”“紋章”一詞不如“盾徽”或“徽章”意思清楚。

    起初,盾徽僅為王公貴族享有。由于它象征著家族的身份和地位,到了16世紀,各行各業(yè)的成功人士也紛紛向盾徽院申請盾徽。莎士比亞的父親約翰也曾在1575年前后為自己申請過,但未獲成功。20年后,兒子威廉如日中天,于是再次代父親提出申請,花了10到20英鎊的申請費(當時當?shù)匾幻行W教師的年薪不過20英鎊),莎士比亞家族終于在1596年10月20日如愿以償。

    莎士比亞家族的盾徽大概是什么樣子,我們早已知道,因為莎士比亞墓碑的上方就有(圖2)。另外,早在1908年之前就已經有7幅莎士比亞盾徽草圖被3家機構收藏,位于倫敦的英國盾徽院藏有4幅,牛津大學圖書館藏有1幅,美國的福爾杰圖書館藏有2幅。這些盾徽草圖與之莎士比亞墓碑上的盾徽大同小異。盾冠是一只展開雙翅的隼。莎士比亞生前最喜歡這種猛禽,其著作中隼字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高于任何其他鳥名。隼的一只爪抓著一根矛(spear)的柄,用來會意構成Shakespeare這一姓氏的shake和spear(“搖動”“矛”)。盾徽本身的圖案是,以一條黑帶為背景,黑帶上一只矛斜貫整個盾徽,矛尖與筆尖相似,矛柄與筆桿相似。這恐怕不是偶然巧合,而是暗示威廉·莎士比亞的作家身份。福爾杰圖書館收藏的草圖中,有一幅的圖案下方標注著“戲子莎士比亞,襪帶騎士繪”的字樣(如圖3)。照理說,既然沒有任何證據(jù)表明倫敦當時有兩個同叫莎士比亞的戲子,或一個戲子,一個作家,盾徽草圖和墓碑上的盾徽便構成一個證據(jù)鏈,證明倫敦的戲子莎士比亞和葬于斯特拉特福鎮(zhèn)的莎士比亞是同一個人。然而倒莎派提出,這兩個盾徽都是莎士比亞去世之后雕刻或繪制的,不足為憑。

    2014年,福爾杰圖書館手稿部主任沃爾夫會同倫敦大學學院史學家奈杰爾·拉姆齊,在福爾杰圖書館舉辦了一次主題為“榮耀的象征:莎士比亞時代英國的徽章制與家族史”的展覽。展后,沃爾夫開始籌劃制作福爾杰圖書館在線展覽“莎士比亞實錄”,并準備再舉辦另一次展覽,主題是“莎士比亞:一個偶像的一生”。2015年1月的一天,她在翻看拉姆齊編的一本書時,驚喜地發(fā)現(xiàn)一幅之前她沒有見過的莎士比亞盾徽草圖,上面寫著“戲子莎士比亞”(圖4)。這幅草圖出自倫敦的英國盾徽院收藏的一部手稿草圖集,日期為1602年前后。2016年4月,沃爾夫前往倫敦,先后在盾徽院、大英圖書館和牛津大學圖書館進一步查找資料,終于在塵封已久的一批早期現(xiàn)代英國司禮學手稿集中發(fā)現(xiàn)了12處有關莎士比亞盾徽的記錄,其中一半以上有“戲子莎士比亞”的字樣。5月回到美國后,她又順藤摸瓜,在位于波士頓的新英格蘭歷史宗譜學會收藏的由一位名叫威廉·史密斯的司禮官在1602年至1616年間編的一部盾徽集里,發(fā)現(xiàn)了一幅莎士比亞家族的盾徽圖案(圖5)。這張圖看起來更像是最后定稿,盡管已經殘缺不全,但圖案上方框里的WmShakespeare清晰無誤,Wm是當時William的一種縮寫形式;圖案左上角有兩行字,上行P.W.D.是PerWilliamDethick的縮寫,Per等于by,WilliamDethick即當時的司禮院院長威廉·迪瑟克。

    這些新發(fā)現(xiàn)的莎士比亞盾徽圖樣構成了無可辯駁的鐵證,它不僅證明斯特拉特福鎮(zhèn)的莎士比亞與倫敦的莎士比亞是同一個人,而且讓我們了解到更多有關莎士比亞努力提升自己社會地位的情況。在莎士比亞父子時代,一個手套商即使做過鎮(zhèn)長,其兒子即使是一個赫赫有名的戲子,想為自家謀得一枚盾徽,躋身于紳士階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602年盾徽院的約克司禮官布魯克向女王告御狀,控告院長迪瑟克錯誤地向23個“卑微的人”(meanpersons)頒發(fā)了盾徽,“戲子莎士比亞”名列第四。兩年后迪瑟克丟了官,不過莎士比亞的盾徽顯然是保住了,因為福爾杰圖書館的另一位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莎士比亞的外孫女伊麗莎白·巴娜德的遺囑上蓋有一枚印章,從這枚印章的圖案可以依稀辨認出莎士比亞的盾徽。然而莎士比亞的后人并沒有將這份榮耀延續(xù)多久。他唯一的兒子哈尼特·莎士比亞早在1596年就去世了,外孫女伊麗莎白·巴娜德也死于1670年。由于伊麗莎白是莎士比亞家族的最后一人,她遺囑上的這枚印章成為莎士比亞家族榮耀的最后一次展示。

    (本文作者陳國華為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教授,程麗霞為大連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 一级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www.午夜精品|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玩偶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30|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99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四区|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专区|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费尤物|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 国产精品夜夜春夜夜爽久久小|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