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藝術演繹古村落文化
中國藝術名家佛山古村寫生
用藝術演繹古村落文化
12月3日至19日,尋古追新第二回·問道嶺南——中國藝術名家古村落寫生作品展在佛山圖書館舉行。朱樂耕、楊小彥、陳湘波、梁宇、鄒明等30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參展。過去兩年中,中國藝術研究院、廣州美術學院、中山大學等單位的幾十位藝術家進駐佛山經典古村落,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古村落寫生創作之旅,創作了數百幅接地氣、有溫度的藝術精品。此次展覽正是對這一成果的集中展示。
本次展覽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與佛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佛山市委書記魯毅為展覽撰寫序言。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院長朱樂耕,佛山市文廣新局局長俞進,佛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甘綺霞,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楊小彥,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梁宇等人出席開幕式和研討會。楊小彥擔任活動的學術主持,藝術家江山擔任策展執行人。
在主題為“當代語境下的村落寫生與區域藝術中樞機構的學術構建”的研討會上,俞進表示,目前佛山對文化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她指出,此次活動以古村落這樣一個切入點,邀請來自全國、全省知名藝術家走進古村落,來體會嶺南的文化,來傳揚嶺南的傳統。整個畫展作品都充滿熱情,富有意蘊。活動也吸引了大批市民采風團的踴躍參與,他們與藝術家們一起,共同描繪和傳播古村落的風貌。
楊小彥說,讓藝術家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感受到古村落的魅力,感受到基層農村的傳統生活樣態,還通過這種方式跟普通人建立非常親近的關系。“這是我們藝術一個很重要的方向,就是藝術是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我們要通過對古村落的尋找,通過對本土生活的觀察來尋找新的因素,尋找推動中國社會發展的那些來自民間、人民的強大動力。”
江山認為,有效地利用科技、金融與互聯網的新興力量的結合和推動,有利于讓藝術走向更具活力和更為純粹的境界。而一種分享自身資源,以開放、多元、兼容的心態開展學術活動,是一個區域藝術中樞構建其學術基底,面向更廣闊的天地并與之對話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