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找事做,做好事,團結起來為民樂——訪第十次全國文代會代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劉錫津
    來源:中國藝術報 | 張悅   2016年11月30日10:39

    30年前,一群熱愛民族管弦樂事業(yè)的人,為了民族音樂的發(fā)展大計聚集在一起,他們成立了一個令音樂界矚目的藝術家團體——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學會從最初隸屬于中國音協(xié)的二級機構到具有法人資格的國家一級社團, 30年來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在幾代民樂人的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獻下,在民族音樂的創(chuàng)作、演奏、理論評論和藝術教育等各個領域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正如第十次全國文代會代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劉錫津?qū)τ浾咚f,學會這么多年來有特別好的傳統(tǒng),那就是“找事做”“做好事”和“團結起來為民樂” 。正是這種實干精神吸引并團結了我國眾多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家都成為學會的重要一員,他們團結一致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在社會上贏得了廣泛認可與良好口碑,成為了文藝界公認的好學會。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30年的歷程,也見證了中國民族音樂事業(yè)的繁榮與發(fā)展。“學會始終堅定地和全國的民樂人一起,滿懷為了民族音樂繁榮發(fā)展的初心,意氣風發(fā)地努力工作,為民樂的未來殫精竭慮、苦思進取。 ”劉錫津語重心長地說。

    記者:“華樂論壇”到今年已舉辦了五屆,現(xiàn)已成為音樂界著名的品牌項目,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影響,可被看作是新時代民樂發(fā)展繁榮的重要標志。今年6月舉行的第五屆“華樂論壇”以杰出管弦樂指揮評選為主題,不僅集中討論民族管弦樂的指揮藝術,還針對當前民族管弦樂發(fā)展中遇到的有關問題展開深入的討論,很有想法也很有現(xiàn)實意義。

    劉錫津:今年可視作是民族管弦樂指揮藝術理論建設的元年。我們的民樂指揮家們,一方面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向民族遺產(chǎn)學習和掌握藝術的根基,同時面向世界,學習所有有利于我們民樂發(fā)展的藝術手段,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臨界點中把握民族風格和獨特韻味,為我們創(chuàng)建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可以說小小指揮臺卻記錄著他們在民樂指揮藝術領域里的創(chuàng)作思考。然而當前民族管弦樂藝術發(fā)展卻面臨著高素質(zhì)指揮人才短缺的現(xiàn)狀,我曾在不同場合中都呼吁,加強中國民族管弦樂指揮人才隊伍的建設,加大職業(yè)民樂指揮的培養(yǎng)力度是發(fā)展民族管弦樂事業(yè)的關鍵,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民樂指揮人才對于民族管弦樂事業(yè)的發(fā)展而言,既是當務之急也是長久之計。為此學會經(jīng)過近一年的籌備,主持申報了“中國民樂指揮人才培養(yǎng)”項目,并成功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資助項目。我們也希望以此為契機,努力打造一個民樂指揮培訓的品牌。

    “華樂論壇”成功舉辦5年來,為中國民樂的發(fā)展留下了一筆非常可貴的無形資產(chǎn),評選推介出一大批民族管弦樂經(jīng)典作品以及作曲家,并連續(xù)出版了五卷《樂譚》理論專著,被理論界稱為“遲到的中國新民族樂派” ,論壇的舉辦使我們一步步總結出改革開放30余年來豐碩的民樂成果,使得民樂人都更有干勁了,接下來我們要讓這個論壇向縱深發(fā)展。

    記者: 2015年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成立了理論評論委員會,并于不久前推出了中國民族器樂作品的評論征集活動,這對推動中國民族器樂理論、評論的發(fā)展是十分有益的。

    劉錫津:的確如你所說,我們的民族音樂理論評論建設,是多年來民樂事業(yè)的一個軟肋。國內(nèi)的民樂評論,大多是一邊倒的吹捧,很少聽到科學的、有誠意的、具有專業(yè)水平的批評聲音,尤其是對作品做出準確的評價和引發(fā)作者及演奏者去反思的評論更是少之又少。以此為契機,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成立了理論評論委員會,可以實現(xiàn)資源集中整合,一方面從理論層次高度總結,另一方面進行現(xiàn)實評論,共同為民族音樂發(fā)展總結出更多有益的理論成果。我們特別希望能夠集合一批民樂理論家、音樂評論家和眾多關注中國民樂評論的社會各界一起,貢獻他們的智慧和力量,促進民族音樂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fā)展。

    記者:中國民族器樂系列巨著《華樂大典》的發(fā)行是今年民樂界的一件大事,您認為這套叢書出版的意義是什么?

    劉錫津:我認為《華樂大典》的出版是歷史的必然,當代民樂人立志修典體現(xiàn)了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國民族器樂曾產(chǎn)生了眾多名垂青史的音樂大師和藝術巨匠,留下了許多家喻戶曉、啟迪后人的音樂故事、成語典故和經(jīng)典音樂作品,但是一直沒有一部全面完整地記錄、印證和濃縮中國器樂藝術發(fā)展歷程的樂典。改革開放30余年來,我國綜合國力和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都為修撰《華樂大典》創(chuàng)造了最合適的歷史機遇和社會空間。本著尊重歷史事實、再現(xiàn)歷史原貌的宗旨,這套叢書由中國管弦樂學會組織近千名當代民樂人、音樂工作者以其經(jīng)年積累與心血修撰,由上海音樂出版社編輯出版,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部大型民族器樂圖書典籍,不僅填補了中國器樂發(fā)展歷程上的學術空白,也為傳承華夏音樂文化遺產(chǎn),為弘揚民族器樂藝術經(jīng)典奏響了新篇章。有專家稱《華樂大典》是一套傳得遠、立得住,對得起“大典”二字的好書,我想我們還是深感欣慰的。我們也希望它所承載的價值意義,不僅在于當下,更在于未來。

    記者:記得《華樂大典》最早出版的《二胡卷》當年曾震動了整個音樂界和出版界,并獲得海內(nèi)外胡琴工作者的熱情響應,請您具體談談治“典”的過程。

    劉錫津: 《華樂大典》從《二胡卷》 2000年編撰至今已有16年。就記錄中國樂器的成長發(fā)展而言,其編寫時間之長、動用人數(shù)之多、編撰規(guī)模之大、收錄資料之全、涉獵內(nèi)容之廣、案頭工作之繁雜辛勞,也為國內(nèi)音樂類書籍所罕見。 《二胡卷》 2010年7月出版時令人十分振奮,因為終于看到了曙光。 《二胡卷》出版的同時我們啟動了《笛子卷》 《古箏卷》 《琵琶卷》 《揚琴卷》 《打擊樂卷》的編撰工作,更為浩繁和重大的編撰工作隨即展開了。里面涉及“文論”部分和“樂曲”部分,可以說史、曲、傳、記、目等形式十分詳盡,比如“樂曲”部分是從數(shù)以萬計的作品中遴選出的近千首經(jīng)典作品,既有傳統(tǒng)樂曲,包括以原貌呈現(xiàn)出的6部琵琶譜古籍,也有改編、移植、吸收借鑒民間音樂的優(yōu)秀之作與探索現(xiàn)代作曲技法的新型作品,涵蓋面廣泛、經(jīng)典性突出,很實用,對民族樂器演奏和教學的應用創(chuàng)新也有重要意義。

    記者:今年是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成立30周年,學會在繁榮發(fā)展民族音樂事業(yè)中起到了凝神聚氣的重要作用,站在新的起點上,您認為中國民樂人應該具有怎樣的胸懷和氣魄?

    劉錫津:我想我們身上都有著很強的使命感,中國民樂人,要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精神,擔當起抵制社會暴戾之氣、提升國民文化素質(zhì)的崇高使命。無論是舉辦高層次的民樂藝術活動,還是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培訓展演、經(jīng)典欣賞等普及民樂藝術手段的有效開展,希望用潤物細無聲的努力,讓社會以平和睿智的情懷,操健康之琴,賞禮儀之音,重彬彬有禮、情高義重之形象。

    日本道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 在线观看免费精品国产|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熟妇人妻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秘入口福利姬网站|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三级|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国产精品伦理一二三区伦理|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免费|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1集| 久9这里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 精品久久久一二三区|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99爱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