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高齡“鬼才”黃永玉福州辦展對話文學
展覽圍繞文學展開,展出黃永玉文學手稿、版本、繪畫等不同樣式的作品200余件,吸引不少觀眾前來觀展。 記者劉可耕 攝
展覽圍繞文學展開,展出黃永玉文學手稿、版本、繪畫等不同樣式的作品200余件。 記者劉可耕 攝
“太陽剛起了光芒,在我的床上,引起我的思潮,我不愿在人海中彷徨,只要回到我的故鄉鳳凰……”17日在福州舉辦的黃永玉作品展上,一首出自十三歲時就讀于廈門集美學校,題贈于鳳凰老家弟弟們的黃永玉最早創作詩句,令現場觀展的文學青年感動至深。
當天,“我的文學行當”——黃永玉作品展在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啟幕。展覽圍繞文學展開,由“太陽下的風景”、“罐齋二重唱”和“流不盡的無愁河”三部分組成,展出92歲高齡一代“鬼才”黃永玉文學手稿、版本、繪畫等不同樣式的作品200余件。
黃永玉,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祖籍為湖南省的鳳凰縣城。土家族人。14歲開始發表作品,以后一段時間主攻版畫,其獨具風格的版畫作品飲譽國內外。曾任瓷場小工、小學教員、中學教員、家眾教育館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報社編輯、電影編劇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
曾著有《傳奇黃永玉》一書的《人民日報》退休高級編輯李輝表示,黃永玉老人是畫家,還是雕塑家、詩人和作家。而在這些領域當中,文學似乎才是他生活里面的第一位,字里行間透露著對生命的領悟。
“很高興在福州舉辦黃永玉作品展,黃永玉老人與福建以及福州都很有緣份。1943年,他曾在福州長樂中學任教。該展在長沙、泉州等地舉辦巡展時,吸引不少家長帶孩子前來觀展、臨摹。希望通過展覽讓年輕一代感受文學、美術的魅力和力量。”李輝說。
現場一尊手持煙斗的黃永玉塑像徐徐如生,吸引不少觀眾合影留念。
“90后”女青年徐雪云稱,黃永玉老師是一個可愛的老頭,可愛到極致。他多才多藝,在文學、美術、戲劇許多方面都有研究,堅守幾十年不放棄,執著精神是我們這代年輕人身上所欠缺的,值得敬仰。
本次展覽由福建省冰心文學館、人民文學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巴金故居主辦,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