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唐家三少:我成功是因為我每天只做一件事
提到中國網絡文學界的“大神”,人們腦海中翻騰出的第一個名字就是:唐家三少。你也許沒讀過他的小說,但一定對這個名字“如雷貫耳”。“網絡玄幻文學鼻祖”、“80后宅男”、“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網絡文學專業教授”、“炫世唐門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拋開他身上的眾多頭銜,人民網文化頻道帶你走近唐家三少本人,聽他聊一聊自己的寫作心路與成功秘訣。
人民網文化頻道:從2004年開始進行網絡文學創作,多年來您堅持每天上網更新七八千字,您的這種寫作方式已經申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很多人都好奇,您是如何保持創作熱情的?
唐家三少:我從2004年2月開始寫網絡小說,到現在大概寫了四千萬字,160多本書,連續130個月每天連載。以前我接受過很多采訪,很多記者都問我,三少你的成功秘訣是什么?我說可能是因為堅持。但直到去年,我突然有一個感悟,我覺得其實并不是因為堅持,至少不是從堅持開始的。我覺得還是因為熱愛。
人民網文化頻道:有沒有遇到過堅持不下去的時候?
唐家三少:我們平時寫作都是有存稿的,你想保持每天不斷稿,一定得有些存稿。去年,我愛人得了很嚴重的病,那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可能堅持不下去了。我差不多平均每天瘦一斤,連續兩周,瘦了大概十五六斤。直到她病情相對穩定了,有一天,我想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堅持,就坐在電腦前,手放在鍵盤,那一刻,我又重新回到寫作狀態,投入到自己的故事里,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直到那個時候,我才發現原來自己是這么熱愛寫作,能連著寫十幾年,是因為當我寫東西的時候,本身會有發自內心的愉悅感,會喜歡去寫,會把自己的故事表達出來。
人民網文化頻道:如今網絡文學作品良莠不齊,尤其是有些網絡文學作者熱衷于跟風,博眼球賺取點擊率,您怎么看?
唐家三少:其實網絡文學一直是一個吐故納新的過程,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那么多人去寫,一定有好的,有不好的,我相信能夠留下來的一定是好的,只有正能量的東西才能長久,不是正能量的東西早晚會被市場淘汰,會被規則淘汰。
人民網文化頻道:如今文學作品的影視化已成為一種潮流,尤其是熱門“IP”已經開啟了霸屏模式。聽說您的16部作品也即將被改成影視劇,在改編和拍攝時,您會有哪些考量?
唐家三少:我現在也開始嘗試做一些劇本。未來大概兩三年內,我會推出六部左右的電視劇,大概兩部到三部電影。電視劇方面,我會比較傾向于要求遵循原著。電影方面可能相對來說會寬松一點,因為電影要在短短90-120分鐘內說明白一個故事,起承轉合要完整。所以,我會傾向于修改程度大一點。我的作品一般都比較長,幾百萬字,我希望把電影做成連載式的,像國外的一些大IP那樣。
人民網文化頻道:您覺得如果將自己的作品改編成有多部續集的電影,有哪些可以向當下最熱門的好萊塢大片借鑒的地方?
唐家三少:好萊塢特別成功的大片,背后都有它人文關懷的一面。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蜘蛛俠》的人文關懷就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始終貫穿在它的每一部電影里面。而我的《斗羅大陸》系列,貫穿始終的人文關懷是人與動物的關系,整個系列大概還要再寫四五年,寫完有90多本書,兩千多萬字,期待有一天我們除了能夠在書中看到,還可以在大屏幕中看到。
人民網文化頻道:除了寫作,您平時怎么安排自己的閱讀時間呢?
唐家三少:我個人每天至少要有兩個小時到三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因為閱讀對我來說,既是“充電”也是放松。可以說,閱讀是我每天最重要的休閑時間。我的閱讀時間比較固定,一個是早晨剛起床,還有一個是晚上睡覺之前。即使工作結束到家比較晚,我躺下以后還得要看一會兒書,至少要半個小時。晚上看一點書,對我來說會更充實,有的時候看著看著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人民網文化頻道:您會涉獵哪些類型的書?
唐家三少:我屬于那種看書特雜的,歷史的也看,現代的也看,各種各樣的都看。我喜歡拿著手機看書,都是看付費小說,每個月大概要花兩三百塊錢。我已經屬于高級VIP了,每千字三分錢。
人民網文化頻道:回顧自己的網絡文學道路,您最深的感觸是什么?
唐家三少:我為什么能成功,就是因為我每天只做一件事,就是讓我的讀者每天都看到我。而這也是網絡最厲害的地方,如果沒有網絡,我可能不會走上寫作這條路。
本文為人民網文化頻道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 (wenyixingqingnian)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