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彼得·漢德克:我自認為是一個傳統的,古典的作家
    來源:文學報 | 傅小平  2016年11月03日17:12

    彼得·漢德克在上海思南文學之家讀書會上與讀者交流

    1

    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作家彼得·漢德克近日訪問中國,輾轉去了上海、烏鎮、北京。這一路走來,他不可避免頻頻被問,怎么看鮑勃·迪倫獲諾貝爾文學獎。在上海市作協舉行的讀者見面會上,他認為這個問題很危險,只是拐彎抹角地回應說:“美國的文化是一種似乎可以歌唱出來的文化。而在另外一個意義上講,其實美國的所謂的藍調音樂離我更近一些。我非常崇拜約翰尼·凱什,他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美的聲音,而且也是最真實的聲音。”

    此后在接受采訪時,從文學藝術的危機開始說起,他卻不知不覺說到了鮑勃·迪倫獲諾獎的事,幾乎是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對我來說,文學是閱讀的,而鮑勃·迪倫是不能被閱讀的。把諾獎頒給他,其實是在反對書,反對閱讀。”

    然而讓漢德克在五十年前聲名鵲起的《罵觀眾》,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反讀者、反閱讀的作品,它無疑更適合“表演”。也許是因為這部劇作在中國戲劇界產生了太過深遠的影響,也許是漢德克的其他中文譯作雖然陸續出版,卻沒有得到更為廣泛、深入的閱讀。與預設的諾獎問題一樣,他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即是,怎么看待《罵觀眾》。這多少讓他覺得有點遺憾,畢竟時隔五十多年,他的創作已經走了太遠,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

    但在現在的漢德克看來,年輕時寫的這部《罵觀眾》,甚至都稱不上是一部正規的話劇。他認為,這部作品更多的是一部完整的話劇之前的引言部分。就好比我們走向天安門廣場之前,要先穿過天安門底下的門洞,然后才會看到一個很大的廣場。“我也不認為是什么后現代主義,當時根本沒有后現代這個詞語。希望大家放過我,不要再給我貼上后現代主義這樣的標簽。”

    眼前的漢德克,也的確不如中國讀者預期的那樣叛逆,那樣后現代。就像有人后來描述的那樣,盡管他深邃的目光依然透著不羈,半長的灰白頭發也保留著他那些書封上約翰·列儂般的嬉皮士式灑脫,但端著一杯白葡萄酒,現年74歲的漢德克的語氣平穩,態度十分真摯而坦誠。

    事實上,漢德克不只是真誠,還有些較真。見到中國讀者要把他塑造為他們心中反傳統的象征,要努力維護他叛逆先鋒的作家形象。他甚至有些急了。在不同場合,他都再三聲明,自己是一個很傳統的作家,甚至討厭叛逆,認為那是年輕女孩才干的事情。他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把自己看作是托爾斯泰的后代。“這個世界充滿了誤會。至少可以說,中國的世界誤會了我。”

    2

    這誤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漢德克自己造成的。1966年4月,在四七社主辦的德國作家與評論家大會上,他猛烈抨擊和指責作家同行,令人注目。兩個月后,他推出頗具顛覆性的“說話劇”《罵觀眾》。彼時的歐洲文壇,作家們還習慣穿著得體的西裝,戴著文縐縐的寬邊眼鏡,但叛逆青年漢德克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披頭士”,他登上舞臺,對一貫嚴肅端莊、具備高雅欣賞品位的觀眾說:“你們會挨罵,因為罵也是一種與你們交談的方式!”

    但不為人知的是,漢德克以罵作為交談的方式,不都是為了藝術,他還有很現實的理由,就是出名掙錢。漢德克解釋說,那時,他還是一個學法學的大學生,24歲,剛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出版商對他說,靠出書活著根本就沒戲,要活著就得寫劇本。正是為了獲得財務自由,漢德克才開始寫《罵觀眾》的劇本。當然能寫成這樣一部作品,也得歸功于他當時的女友是一位演員,他被“脅迫”著進劇場、看戲、看劇本。但在內心里,他更愿意做一個讀者而不是觀眾。也因此,他就有了一個想法:對劇場表現的幻象做一個游戲性的創作。

    結果呈現在觀眾眼前的這個戲,按傳統的理解,簡直都不能說是戲。漢德克自己管它叫“說話劇”,其實更應該管它叫反戲劇。全劇僅由互不相干的許多段獨白組成,這些獨白分配給2至4個“說話人”。這幾個“說話人”在臺上各說各的獨白,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的交流,每段獨白、各人的獨白也沒有意義上的邏輯聯系。同時,這些獨白是普通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普通的日常語言,如謾罵、懺悔、表白、提問、辯解、預言,甚至喊叫。觀眾受到的冒犯是顯而易見的。漢德克由此被推上風口浪尖,他也因此聲名大噪。

    當然,漢德克的冒犯,誠如有評論所說,不僅僅在演員直接對抗觀眾這一層面,更重要的是,傳統戲劇在他的筆下變得支離破碎、分崩離析。這對于帶著期待走進劇場的觀眾來講,是一種莫大的震撼。他們賴以為繼的、安全的消遣突然變得如此直接、如此具有攻擊性,所有的語言能量不是在演員之間傳遞,而是直接噴射到觀眾的眼前,無法回避。

    對于漢德克來說,他寫那個劇本并不是要“罵觀眾”,而是出于反諷的目的。他解釋說,這個劇和辱罵沒有關系,是他對演員和觀眾之間節奏的分析,用一種近乎音樂的關系來表達。漢德克這樣說,其話語背后的意義在于他進行的是一場語言的試驗。他摒除傳統戲劇中的很多元素,目的就在于要在他的“說話劇”中使語言本身成為文學的內容,甚至是唯一的內容。他試圖通過舞臺上“說話人”的獨立性語句,通過如美國作家約翰·厄普代克所說的那種“有意的強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讓人去重新認識和把握現實。

    后來,漢德克又推出另一部在現代戲劇史上堪與貝克特《等待戈多》并舉的“說話劇”《卡斯帕》。這部劇作仍然以“語句的形式表現世界”,但在形式上,它比上述兩部“說話劇”略為豐富一些,它有了一點點的情節,就是一個名叫卡斯帕的人如何學習說話。漢德克通過卡斯帕學習說話所表達的認識是:人學會了說話后,人如何為語言所折磨,也正是這種“語言”馴化了人本身。而漢德克這些完全由語詞構成的演出,恰恰是在質詢語言本身的意義。從這一角度來說,漢德克的劇作如有評論指出的那樣,已經步入了哲學的境界。

    從這個意義上說,漢德克對鮑勃·迪倫獲諾獎的異議,并非很多人以為的習以為常的文人相輕,而更可以說是他堅持語言的立場使然。漢德克形容自己的創作是沒有樂器的歌,語言就是他唯一的樂器:“對我來說,這就是文學。今天的問題是,很多文學喪失了語言本身的力量。”他并不諱言鮑勃·迪倫的偉大,甚至認為他比丘吉爾、肯尼迪還要偉大。但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他,其實沒有什么意義,甚至是對文學的侮辱。“鮑勃·迪倫的詞,如果沒有音樂,什么都不是。所以我們要堅持語言本身的東西,這是我的基本立場。”

    3

    雖然漢德克稱自己是一個傳統的、古典的作家,他的文學探索卻充滿了先鋒色彩。但不管他的作品在風格上經歷了怎樣的嬗變,他都秉持了一個深層的內在主題:對于真實自我的追尋。

    在綱領性的雜文《文學是浪漫的》《我是一個住在象牙塔里的人》中,漢德克旗幟鮮明地闡述了自己的藝術觀點:文學對他來說,是不斷明白自我的手段;而不論是語言上的規范模式,還是社會角色的壓抑,都會“讓所有的個性消失在典型性”中,他期待文學作品表現還沒有被意識到的現實,觸碰現代人困頓境遇的癥結,并直面人類永恒的生存命題。

    某種意義上正因為此,他在創作中格外強調“自我”的存在。他聲明自己的創作是“我在觀察。我在理解。我在感受。我在回憶。我在質問。”但他所謂的“我”并非簡單地等同于作者本人,而是要讓筆下的人物有“自我”的聲音。漢德克說:“當你讀到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中,真正詩歌性的東西出現,當然你可以說是托爾斯泰在發聲,但是好的文學作品,一定是人本身在發出聲音,而不是作者的聲音。”

    體現在最近由世紀文景推出的中文版《試論疲倦》里,漢德克以五篇跨越近三十年的獨具風格的敘事作品,記錄了他心靈的旅程。《試論疲倦》中的疲倦是一種重要的感知世界的方式;《試論點唱機》則回憶和召喚逝去的時光;《試論寂靜之地》所說的“寂靜之地”竟然是廁所,作者以獨到的表現風格完全超越了人們習以為常及不言而喻的東西;《試論蘑菇癡兒》塑造了一個虛構的對蘑菇著迷發狂的人物,從好奇、追尋、癡迷、癲狂,再到逐漸冷靜、抽離、解脫,漢德克借此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回顧和反思。

    在漢德克看來,文學一旦沒有自我,就成了所謂的國際性文學,而國際性文學意味著不管誰寫、在哪里寫都沒什么區別,無甚價值。“而我的榜樣是歌德,他提倡世界文學,而非國際文學。”漢德克認為,在世界文學中,必須保持自我。而只有從自己民族所具有的一些東西出發的文學,才真正具有世界性。“真正的作家是無法模仿的,我們唯一能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是:走自己的路。”

    漢德克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他反對文學直接干預政治,卻以自己特立獨行的方式表達鮮明的政治立場。盡管他是一位使用德語寫作的奧地利人。當西方主流媒體對南斯拉夫戰爭眾口一詞時,他卻挺身而出,支持飽受譴責的塞族,這使得他已經到手的海涅獎被撤銷,但漢德克不曾改變自己,仍然持續批判西方社會的戰爭觀。他的小說處女作《大黃蜂》講述了發生在曾隸屬于南斯拉夫的一座名叫克爾克的小島上的故事。 從1991年創作《夢幻者告別第九國度》開始,他更是密集創作了多部與南斯拉夫或塞爾維亞有關的作品。

    而他最近被譯成中文的另一部作品集之所以取名《痛苦的中國人》,則是把一個中餐館的名字和他對奧地利的反抗結合起來,表達主人公的痛苦和吶喊。因為當時奧地利還在與沒有消除的納粹殘余做斗爭。“那時,我住在奧地利的薩爾斯堡,那里有一個中餐館,名字叫做‘幸運的中國人’。我就想到講一個關于痛苦的故事。當時,那里還住著一個德國比較著名的詩人,已經生命垂危。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周去看望他,當時他還能站起來,走到門口和我道別的時候,我看他的眼神就特別痛苦,所以我就聯想成這是一個‘痛苦的中國人’。”

    這在中國讀者聽來多少有幽默和反諷的意味。但漢德克明確表示,在文學里,自己并不喜歡幽默,甚至厭惡幽默。他引用歌德的觀點,表示幽默是一種等而下之的文學形式。“我喜歡嚴肅的作品,嚴肅是最美妙的時刻。而幽默是嚴肅的衍生品而已,沒有深刻的嚴肅是產生不了幽默的。”漢德克感慨:這個世界沒有比嚴肅更美妙的東西,但很遺憾現在大家需要的娛樂,大家需要的是偵探小說。“我真想寫一個偵探小說,全世界的偵探小說家都在一起,然后被一個炸彈都炸死。可是誰是兇手呢?就是我。”

    以此看,漢德克式的幽默正在于他深刻的嚴肅。他雖然已屆74歲高齡,但仍在嚴肅地探索、寫作。“有的時候,我面對一片無人的原野寫作,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項活動,到大自然當中去寫。我其實對于寫作本身也有害怕。寫作并不是正常的,你不是任何時候都能寫出來。我寫到現在,仍然覺得寫作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這對我而言意味著一種持續不斷的歷險。”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色哟哟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人看|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精品影片在线观看的网站| 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 国产精品三级国产电影|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二区高清在线| 精品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9|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孕妇|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麻豆|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 成人99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91freevideos精品|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久久九九青青国产精品|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