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奮斗,促進多民族文學大繁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作家協會五年工作綜述
新疆作家赴南疆深入生活
一、多民族文學創作碩果累累
八次作代會以來,各民族作家積極投身于中國復興夢的偉大實踐和新疆全面改革開放的建設熱潮中,自覺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從時代的變化中汲取營養,從社會的進步中尋找靈感,確定創作方向,振奮創作精神,用不同的語言文字,力爭做到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結合,創作出了一大批題材豐富、主題積極、關注現實、風格多樣的文學作品。其中許多作品獲得了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的文學獎項。
帕爾哈提·伊力亞斯的長篇小說《樓蘭古國的奇幻之旅》,在由文學翻譯家狄力木拉·泰來提翻譯成漢語后,榮獲中宣部頒發的第十一屆“五個一工程”獎。這也是我區少數民族作家第一次獲得這個榮譽。劉亮程的散文《在新疆》獲得了第六屆魯迅文學獎。阿拉提·阿斯木的長篇小說《時間悄悄的嘴臉》等獲得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何英、李娟獲得了首屆“茅盾文學新人”獎。四人的散文獲得了“冰心”散文獎。兩人分別進入2012年和2013年全國小說的年度排行榜。三人獲得了在場主義散文獎。多人分別獲得“人民文學獎”、“上海文學獎”、“十月文學獎”、“《當代》榮譽作家獎”、“花地文學獎”等國內重要的文學獎項。還有32人獲得了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頒發的“天山文藝獎”。近200名作家和文學編輯分別獲得了自治區文聯頒發的“汗騰格里文學獎”和“哈柯飛馬文學獎”以及“金馬蹬獎”。
為了促使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多出人才、多出精品、多出力作,自2011年開始,經過多方面的努力,我會實施了少數民族作家簽約制度。到目前為止,有兩批共80名少數民族作家成為我會的簽約作家。在簽約期間,他們在文學報刊上發表的作品,每1000字得到了100元的補貼。至今已發放補貼金額近60萬。
擴大新疆文學在全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鼓勵更多的新疆作家走向全國,一直是新疆作家協會的努力方向。從四年前開始,我會實施了新的創作獎勵辦法。凡是在全國省一級以上的文學期刊上發表作品的新疆作家,一律給予每千字100元的獎勵。這個獎勵辦法實行以后,得到了廣大會員的擁護和支持。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我區作者共在全國省一級以上文學期刊上發表各類體裁的文學作品200萬字左右,至今已為100多位作家發放獎金共計60多萬元。
青年作家是文學的未來和希望。我會不斷加強對青年作家的關注和培養力度。在2013年年底,召開了有120人參加的青年文學創作會,對多年以來我區的青年文學工作進行了總結。全面檢閱了新疆青年作家隊伍的陣容?!?0后”與“80后”作者,正在成為多民族文學中一支充滿了活力和生機的力量。其中李娟、王族的散文,努爾古麗·艾拜、馬合木提·尤勒瓦斯、劉永濤、南子的小說,阿地力·吐尼亞孜、阿斯木江·烏不力卡斯木、吉爾的詩歌,何英、王敏、張春梅的文學評論,作為青年作家眾多作品中的杰出代表,在新疆和中國文學界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近些年新疆文學的大繁榮,還體現在一批思想性強、藝術水平高、廣大讀者喜歡的作品的不斷涌現。周濤的《一個人和新疆》、買買提明·吾守爾的《漂流歲月》、葉爾克西·胡瑪爾別克的小說集《黑馬歸來》、亞森江·沙地克的《魔鬼夫人》、阿拉提·阿斯木的長篇小說《時間悄悄的嘴臉》、李健的長篇小說《木壘河》、沈葦的散文《新疆詞典》、詩歌《她們》、董立勃的小說《殺瓜》《梅子和恰克拜》、豐收的長篇紀實文學《西長城》、李娟的阿爾泰牧區生活的系列散文《羊道》《轉場》等、王族的野生動物系列散文和小說《鷹》《駱駝》《狼》等,于文勝和劉乃亭的兒童文學系列等作品,形成了新疆文學高原上林立的山峰,也標志著新疆文學達到了新的高度,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興盛期。也讓我們有理由對新疆文學的未來更加充滿自信,并寄予更大的希望。
二、文學翻譯取得了空前的收獲
新疆文學中有一半以上的作家都是用本民族的語言進行文學創作,因此能不能及時地把其中一些優秀作家的優秀作品翻譯成漢語及其他民族的文字,就成了整個新疆文學發展的重要問題。由于種種原因,這方面的工作一直不能讓人滿意。七屆新疆作協主席團把文學翻譯工作作為重要的大事去抓。經過了方方面面不懈的努力,我會在這個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獲得了巨大的成果。
2007年新疆作家文學翻譯家分會的成立,標志著新疆文學翻譯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處于松散和自生自滅的文學翻譯狀況,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分會成立了以后,多次召開座談會,商討文學翻譯發展的辦法,制定文學翻譯人才的培養措施,還組織專人去南北疆進行調查摸底。從實際出發,初步組織起了一支由老一輩翻譯家和中青年翻譯家相結合的文學翻譯家隊伍。并很快在新疆的文學翻譯事業中,發揮出了舉足輕重的作用。2011年開始實施的“新疆民族文學原創暨民漢互譯工程”,把新疆文學翻譯工作推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平均每年30部左右文學作品的翻譯出版需求,給了老中青文學翻譯家們施展才華、鍛煉成長的廣闊平臺。近五年來,每年可收到文學翻譯書稿近50部,截至目前已正式出版了120部。為新疆各民族讀者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使得各族人民通過文學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熟悉了解。這種精神與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進一步加深了同甘苦共命運的民族情感,為新疆社會穩定長治久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是文學翻譯力量的不斷加強,才使得我們能夠承擔起中國作協安排的各項少數民族文學的翻譯出版任務。每一年,從全國精選年度的優秀作品300萬字由我區的文學翻譯家分別翻譯成維語五卷和哈語五卷,由作家出版社面向全疆出版發行。與此同時也把我區的少數民族用母語創作的優秀作品翻譯成漢語,維翻漢共四卷,哈翻漢共兩卷。共計150萬字。由作家出版社面向全國出版發行。
由于黨和政府的重視,在各個方面給予了實實在在的支持,和各民族文學翻譯家勤奮的努力,新疆的文學翻譯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旧细淖兞诵陆嗝褡逦膶W之間的相互不太了解的狀況。在整個中國文學的事業中,新疆作家作品尤其是少數民族作家被翻譯成漢語的作品,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這無疑對新疆多民族文學的大繁榮事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提高作家素質,加強隊伍建設
文學事業的繁榮要靠文學人才的支撐。發現和培養青年作者,不斷提高文學寫作者的素質,發展壯大作家隊伍,是我們常抓不懈的工作任務和目標。
這五年來,我們堅持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切實有效的工作方法,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以文學培訓為工作重點,開展文學采訪和研討多種活動,把各民族作家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團結起來。落實出人才、出精品的各項措施,完成文學在引領現代文化中承擔的各項重要任務。
文學創作的特殊性質使得許多文字寫作者長期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得不到系統培養訓練的機會。為了讓更多的會員尤其是少數民族會員能夠迅速地成長,提高創作素質,我們每年都會選送一批作者,送到北京、上海和湖南學習深造。據不完全統計,我們先后選送到北京魯迅文學院的高級研討班和短訓班的學員超過200人。送到上海作家協會的文學營學習的作家有60多人。送到湖南毛澤東文學院學習的作家有100人左右。這些年總計有500人左右,在我們的協調安排下從偏遠的地方走進了文學發達地區。大部分會員在參加了這樣的學習培訓后,觀念意識得到了更新,思想眼界進一步開闊,創作的技巧有了明顯的提高,進而產生了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較強的文學作品。
為了讓文學培訓工作常態化,讓更多的會員有機會通過培訓增加認同感和歸屬感,激發創作的熱情和積極性,我們在南山建立了新疆作家創作中心,每年有計劃地舉辦10期左右的專題培訓班。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近千名來自全疆各地區的會員來到這個培訓基地進行過學習。我們還和吐魯番作協、巴州作協、和田作協、石河子作協、哈密作協、麥蓋提縣文聯、托克遜文聯等基層單位,在南山創作中心聯合舉辦了旨在提高基層會員素質的培訓班。我們還組織著名的專家學者,到基層舉辦多種多樣的文學講座、作品研討會和讀者見面會。與會人數多達數千人次。據不完全統計,我會為新疆各地區的會員舉辦的個人作品研討會近百場。
為了加強各民族作家和地區之間的文學交流,每年我們都會組織至少兩次以上的各民族作家赴南北疆進行深入基層體驗生活的活動。創造更多的機會,讓作家們從火熱的現實生活中獲取創作素材,激發創作靈感,寫出更多的好作品。我們還和新疆圖書館聯合開辦了“作家大講堂”,先后共邀請全國范圍內的知名作家24位做了與文學相關的專題報告。不但提升了作家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也向民眾傳播了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豐富了廣大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為了讓更多的新疆作家從西部走向全國,我們還在上海舉行了阿拉提·阿斯木、葉爾克西·胡瑪爾別克、李娟的作品研討會。在北京現代文學館舉辦了劉亮程的作品研討會,在湖南毛澤東文學院與湖南作家協會、《當代》雜志社聯合舉辦了長篇小說《時間悄悄的嘴臉》研討會。2012年6月在北京與中國作協聯合召開了新疆少數民族作家作品研討會,集中研討了買買提明·吾守爾、夏侃·沃阿勒拜、朱馬拜·比拉勒、博格達·阿布都拉等作家及其作品,并就新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現狀以及推進發展面臨的挑戰等展開討論。
同時,我們還主動地采用請進來的辦法,讓新疆的作家有更多的機會,與著名的作家編輯進行交流溝通。《人民文學》《中國作家》《詩刊》《當代》《十月》等著名期刊的主編編輯多次來新疆講學。通過這些活動,不但使新疆作家在創作上得到了具體的指點幫助,有利于創作水平的提高,還為新疆作家走向全國,搭建了有利的平臺。近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新疆作家的作品出現在國家的重點期刊上,這也是新疆文學繁榮的一個標志。
到目前為止,我們新疆作家協會共有會員2620名,其中用母語創作的少數民族作家有1350名,有中國作協會員230名。近五年共發展各民族新會員1000多名??梢哉f,一支由各民族作家組成的創作隊伍已經形成規模,正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朝著一個更加宏偉的目標前進著。
四、用文學的力量
為社會穩定長治久安作貢獻
這九年,是新疆歷史極不平常的九年。尤其是暴力恐怖和極端化的宗教活動,給新疆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帶來了深深的痛苦。新疆的各民族作家,在這重要的時刻表現出了勇于擔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文學的力量,為社會的穩定和長治久安,發揮著作用、貢獻著力量。
2009年烏魯木齊發生了令人發指的“七·五”事件后,各民族作家馬上行動了起來,在強烈地譴責了恐怖主義的暴行后,又共同起草、聯名簽字發表了《中國新疆作家、藝術家告世界書》。向全世界傳播了來自新疆人民內心的聲音,表達了新疆人民決不向恐怖主義屈服的堅強意志和維護家園和平的決心。
2014年6月,面對新疆“三股勢力”仍然猖狂的局勢,我們再次組織220位維吾爾族作家、詩人、文學翻譯家聯名發表《永不沉默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致維吾爾同胞的公開信》。這封有2500多字的公開信,字字鏗鏘有力,向全體維吾爾同胞發出呼聲和倡議,表明立場、態度和責任,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新疆社會穩定發出了最強音,在全疆各界引起強烈反響。近些年,自治區文聯各民族作家、翻譯家,召開關于堅決反對民族分裂、堅決同暴恐活動做斗爭的發聲亮劍座談會數次,并接受100余家新聞媒體采訪。據不完全統計,從2010年至2015年,自治區文聯各民族作家、翻譯家公開發表向極端宗教主義、分裂主義、恐怖主義發聲亮劍的文章100余篇,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有效地遏制了暴力恐怖主義的囂張氣焰。
為了積極響應自治區黨委開展的“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送歡樂、下基層”活動,突出以現代文化為引領,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推動文化惠民的各項任務,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眾思想文化素質,積聚正能量,推進“去極端化”宣講工作,旗幟鮮明地反對“三股勢力”,促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2014年5月至11月,新疆作家協會在全疆范圍內組織開展“唱響時代最強音——詩歌全疆行”詩歌朗誦活動。活動歷時半年,在烏魯木齊、阿克蘇、喀什、和田、巴州、吐魯番、哈密、克拉瑪依、伊犁等地舉行,詩人們深入到大學校園、村委會等地,朗誦了自己創作的以弘揚愛國精神、反映時代、謳歌生活為主的詩歌,還朗誦了黎·穆塔力甫、鐵依甫江·艾力尤甫、尼米希依提、阿布都熱依木·吾提庫爾等一批已故著名維吾爾族詩人創作的詩歌。此活動共舉辦了16場、參加朗誦詩人達到185人,現場觀眾超過12000余人。在新疆,詩歌這種藝術形式有著深遠的歷史背景和廣泛的群眾基礎。通過眾多優秀的文學作品,詩人們此行帶去了理性、堅定、包容和團結的聲音,在激發廣大群眾愛美向善的情感上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為了讓更多的會員參與到去“極端化”的斗爭中去,我們還開展了以“中國夢”和反對“三股勢力”為主題的征集活動?;顒觿傞_展的一年多時間里,共征集文學創作作品214篇。為了更深入地用現代文化占領意識形態的陣地,2011年至2015年間,持續向全社會廣泛征集表現時代精神的各類體裁的文學原創作品和翻譯作品,收到各類書稿多達800多部,字數近兩億字。經過初審、復審和終審三道篩選,到目前為止已出版民族文學原創和民漢互譯作品共計223部,另有40部也將與讀者見面。通過征集、編選出版以上文學作品,大力弘揚各民族優秀文化,傳承和提升了區域特色文化。為激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諧發展,謳歌人間真情、呼喚人性向善,傳遞社會正能量,共同建設美好家園,樹立新疆形象,起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