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晶明:中國科幻文學進一步發展 首先要強化科學精神
9月10日,由新華網、時光幻象、壹天文化共同主辦的“科幻·中國與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暨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開幕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隆重舉行。以下為嘉賓發言摘要: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閻晶明:
非常高興來參加今天這個“科幻·中國與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以及相關的活動,我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對本次論壇以及相關活動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對我國科幻文學取得的成就,特別是近兩年來在國際上所產生的巨大影響表示熱烈祝賀。
應該說,中國的文學從來不缺乏幻想,幻想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文學非常突出的一個特點。中國古代綿延幾千年來的文明中也有非常杰出的科學,但科學和文藝之間有效地結合應該是在現代才出現,很長時間以來,我們有幻想文學,但不能說有科幻文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文學藝術事業繁榮發展,我國的科學事業也取得了重大進步和成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覺得新世紀以來,特別是近兩年來,我們的科幻文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有它的必然性。這個必然性在于,我們第一次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把科學和幻想有效地結合,真正有助于人類去認識自身,認識世界,認識整個宇宙,也開始想象自己未來的可能性。文學、藝術提供了助力,同時它也借助了科學的翅膀,借助了科學的力量,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長期以來,我們說中國文學不缺乏幻想,但把科學精神注入到文學里,是作出了很長時間的努力才有今天這樣的成果。魯迅先生大約在將近一百年前說過這樣的話,“科學固然有助于我們人類取得進步,但是也打破了我們過去的很多幻想?!币簿褪钦f,有一些幻想可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比如說嫦娥奔月,比如說女媧補天,這是純粹的人類幻想,但是它和科學之間的關聯我們還沒有找到。到今天,我覺得我們的科幻文學,包括我們在藝術領域里面的科幻創作取得的成就,證明了魯迅先生當時擔憂的狀況正在發生轉變,也就是說中國的科幻文學正在與世界科幻文學不斷地走向交流、交融的局面當中,這是非??上驳?。
中國的科幻文學要進一步發展,我覺得首先要強化科學精神,要提升科幻文學作品中的專業科學知識、專業的才能,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既然叫科幻文學,如果沒有以科學精神、科學技術的專業知識作為它的內力,它的發展離“科幻文學”這四個字還很遠。
近期,隨著我們又一次獲得雨果獎,我就注意到,其實在讀者,包括一些文學界的人士討論這個事情的過程中,也有一種聲音,大家不清楚這些作品中到底哪一些是科學,哪一些是文學。其實這次獲獎強化了大家的這種意識,更加明確地意識到文學中應該具有更多專業性的科學知識,這樣才能使科幻文學對我們認識自我、認識世界、認識宇宙、暢想未來發揮非常積極的正能量作用。
中國作家協會非常重視我國科幻事業的發展,包括近期我們和中國科協所屬的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也有密切的往來合作,甚至希望他們成為我們的團體會員單位。這些都是我們對這個領域探索取得進步的關注,同時也給予很高的期望。一會兒我們科普協會作協主席還要致辭,我們共同努力把我國的科幻文學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真正為中國文學事業,為整個社會的進步作出自己獨特的、不可替代的貢獻。在這兒,也向新華網、科普作家協會、國家圖書館,為我國科學、文學和藝術事業所作出的貢獻,所作出的努力,為我們本次論壇,以及頒獎活動提供了這樣一個盛大的場面,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