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張艷梅:山東簽約作家創作略論
    來源:文藝報 | 張艷梅  2016年09月06日14:24

    近年來,山東省作協簽約作家的創作,無論在詩歌、小說、散文,還是報告文學、兒童文學創作領域,都稱得上隊伍整齊,成績斐然。小說作家王方晨、劉照如、東紫、常芳、艾瑪、宗利華、凌可新、閔凡利、柏祥偉、劉克中、楊襲、劉愛玲、郝煒華等;詩人路也、寒煙、韓宗寶、孫方杰、阿華、李林芳、尤克利等;散文作家耿立、王月鵬、簡墨、陳原、宋長征、林紓英等;報告文學作家鐵流;兒童文學作家莫問天心、李岫青等,都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梳理近年來山東省作協簽約作家的文學創作,不難發現,山東青年作家在文化立場和審美追求上,既有傳承,又有創新,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其中,歷史敘事、現實關懷、人性思考、情感倫理以及鄉土書寫等方面,都表現出了不斷超越自我的努力,在思想性與藝術性雙重維度上,獲得了值得肯定的整體高度。

    歷史敘事不斷拓展

    在《山東作家的歷史反思》一文中,我曾經提到:“當代山東作家創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及鮮明的歷史感。無論是以歷史理性反思歷史,還是以歷史情懷反思文化,或是以歷史眼光反思現實,都能夠透過社會生活及歷史演進表象,呈現出作家歷史眼光的獨特性,歷史思考的深刻性以及藝術表現的豐富性。”年輕的簽約作家,對待復雜的近現代中國歷史,同樣有著祛蔽祛偽的理性立場和嚴肅筆墨。常芳長篇小說《第五戰區》,王方晨長篇小說《老大》和《公敵》等作品,從各自不同的視角切入,在歷史追蹤、呈現和闡釋方面,帶給我們很多值得思考的話題。

    《第五戰區》是一部反映全民抗戰的長篇小說。小說為我們帶來了一段歷史,一個村莊,兩大家族和眾多人物。這部小說是常芳長篇小說創作的新突破,視野更宏大,情懷更高遠,歷史開掘更深入,思考生活更耐心。小說以臨沂阻擊戰為背景,以鹿梅兩大家族在波瀾起伏的大時代曲折的命運為線索展開敘事,作品塑造了大量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既有宏闊的時代表征,也有精微的人性探索。可以說,《第五戰區》不僅開拓了抗戰小說的新視野,也是當代歷史題材小說創作的新收獲。小說重點在于地主鄉紳參與抗戰的過程,以及解放后的命運走向,以重新講述歷史的方式,切入歷史,反思歷史。

    王方晨的反思意識和問題意識也在不斷向縱深延展,從長篇小說《老大》的家族史,到長篇小說《公敵》的鄉村史,其文學敘事在思想追求上,逐漸跳出了已有的鄉村敘事窠臼,以更大膽的刀鋒,解剖鄉土中國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生活本質。《公敵》可以看成是一部當代中國的政治寓言。以佟家莊半個多世紀的風起云涌作為觀察場域,以佟家兄弟和韓佃義的人生起伏為基本線索,以塔鎮——佟家莊——老人宅為三個敘事支點,全面展開社會生活的變遷和動蕩。小說整體基調凝重陰郁,鄉村與城鎮、貧窮與富有、腐敗與奢侈、暴力與血腥、歧視與自卑、反省與救贖、死亡與絕望,緊緊纏繞在一起,冷酷地揭示出鄉村發展和墮落的過程。這一歷史進程,對于當代中國究竟意味著什么,無疑是我們解讀這部長篇小說的關鍵。

    劉照如《安那里》講述的是1970年的往事。安那里村盛行麻蓋游戲,游戲起源大約和麻蓋有關,至于二者的關系,沒有人說得清楚。小孩子們賭的是一個雞蛋,或者一個玩具,大人們賭的是一只羊,一種尊嚴,或是整個村子的未來。摸牛尾巴、薅頭發、扇耳光、貼大字報、摸女人屁股、調整龍尾方向,看起來都是游戲,又有著說不出來的荒誕。上世紀70年代初,紅衛兵麻蓋,騎著借來的自行車,穿著人造棉襯衣,戴著碟子大的毛主席像章,成為安那里村孩子們的標桿。后來,麻蓋不知所終,留下無數傳說和一個游戲。那段歷史,那些往事,那種生活,在劉照如筆下生動鮮活,端著飯碗“吃窮”,關起門來“好過”,臺上批斗,臺下生活,絮絮呈現,戳知了皮、殺羊、唱戲,幾乎是太平盛世,其中的沉重歷史,都隱含在敘事的表面之下。劉照如對于小說藝術可以說爛熟于心,他的每一篇小說都是自己的藝術觀念和藝術理想的實驗與收獲。

    現實關懷令人感佩

    時代生活對于作家來說,始終是身在其中必須面對,又有一定言說難度的題材領域。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代作家的現實主義立場,往往體現在批判意識和底層關懷上。過于緊密貼近現實的作品,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之間的縫隙很小,那些細節還原出生活,帶出了泥沙俱下的激流,卻缺少情感沉潛和思想凝練;與現實過于疏離的作品,多少會有逃避的軟弱,難免流于自我放逐或自娛自樂。在山東詩人和作家的筆下,我們讀到了太多孤獨倔強的靈魂,太多憂患深遠的冷峻,他們從來沒有面對生活漠然回過頭去,也從未因為直面時代而放棄藝術上的自我苛求。

    路也是當代中國優秀的詩人之一。她的詩歌,自然書寫里充滿了童話般的美好和神性的光輝,思想信仰表達中則跳動著堅毅果敢的精神脈搏。如何在內心世界與時代生活之間獲得某種平衡,是很困難的事。靈魂探險的孤獨、思想歷練的執著,是路也精神世界和藝術世界的兩個重要支點。生存的障礙不是來自實存層面的困擾,而是折磨,是與現實世界的斷裂。長詩《蘭花草——謁胡適墓》寫到:“霧霾綁架了京城,戒嚴了華北,一個民族自我折騰到須戴防毒面具,在冒青煙的朦朧國土上,白的變黑,黑的染白,十字路口搶道的車輛,像揭竿而起的陳勝吳廣,山河從來沒像如今這樣破碎過,再無你喜歡的空山月圓之時。”當然,空山月圓,也是路也的理想,破碎的山河比起個人生活,更讓人憂慮和憂傷。

    耿立散文的關鍵詞有自然、家園、現實和歷史等。《消湮的圣殿》中思考的是知識者的苦難與宿命。知識者是“有思想要表達的一群,也許是牢騷,也許要罵座,也許是唾沫飛濺義氣用事,也許捶胸頓足痛哭流涕;可能是盛世危言,可能是慷慨義氣。他們也有的是脊骨軟體,但很多的知識者,特別是古代的那些士人,卻可以把書生的議論,變成砍頭的血痕斑斑,這些書生把當權者放到了一個煎熬的境地、不義的境地,你們有鋼刀有鼎鑊,你們有掘好的坑,但我卻秉有一種道統在、傳統在,坑任由你坑,燒任由你燒,焚任由你焚,一線的血脈自有流轉。”從知識者的歷史境遇到現實情境,什么力量能夠對抗那些掘好的坑,什么力量可以抵御那些焚燒,站在時間的深淵打量歷史,作為一個思想者,耿立的目光,最終還是落在眼前的生活。

    王月鵬的散文《一個村莊的消逝》講述了一段拆遷經歷。拆遷,一直是當代熱點話題,小說中的虛構,帶著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疼痛,多半會聚焦于社會矛盾,放大弱者苦難。王月鵬的敘述平靜溫和,平靜里隱藏著對拆遷的反思、追問和感懷。官民的互不信任,鄉鄰的結盟與背叛,老人對老屋的眷戀,以及農民的狡黠,貫穿著自審和自省,感人至深也引人深思。愚人節這天,派駐拆遷工作組。接下來就是耐心細致的動員工作,十幾天過去,最終以善良、誠意和體恤獲得了老人的理解。然后,作者寫到:“他們不知道,明天將要面對怎樣的歲月,甚至,他們并不確信,度過了今天,是否還有一個叫做‘明天’的日子?”很多村莊在自然荒蕪或者人工消逝,“明天,是一個遙遠的話題。明天的到來只在一夜之間,容不下一個美好的夢。……關于這個村莊的消逝,我是參與者和親歷者,也是旁觀者和見證者。我不知道,我所寫下的這些文字將要面臨怎樣的命運,以及,Y村的人該怎樣向后人講述他們的村莊?”

    人性探究充滿理趣

    作家都是人性的冒險者。除了人性世界之外,并不存在一個單獨的人的世界。日常性中,很難見到人性的強光和幽暗。大體上平常的東西很容易衍生出活著的惰性,掩蓋了人性尖銳的刺,或是粗糲的生活表面。隱喻和象征的樓梯很長,作家們更愿意在半明半暗之間穿行,蒙塵的會鍍亮,過于明亮的窗口會暫時熄滅。察覺永恒本質的稍縱即逝,不確定性的細微里,潛藏著善與惡、崇高與卑劣交替浮現的面孔。這就是文學的可能性。

    王方晨小說有著獨特的美學追求和鮮明的道德傾向,這在當代中國文壇無疑是非常難得的。說到底,成為一個優秀作家,文學審美自覺是一個重要尺度。《世界的幽微》沿著《大馬士革剃刀》前行,繼續講述老實街的故事。在這條街上,發生過,也許還正在發生許許多多家長里短的故事。正是這些來自日常生活,充滿煙火氣息的柴米油鹽故事里,生長著王方晨極簡而又豐饒的藝術美感。小說以老實街為背景,以高杰的人生經歷為主線,寫出了一個時代天翻地覆的動蕩感和恒久不變的穩定感。小說試圖表達的沿襲了大馬士革剃刀的道德思索。鵝作為老實街的代言人,獨自養大來歷不明的孩子,堅決拒絕高杰是因為他有老婆,為了保住老實街出賣了自己向高杰妥協,這些底線和犧牲里,有著很斬釘截鐵的超越生活的原則,也有著太多拖泥帶水的生活本身。幽微來了,誰也躲不掉。這個幽微,才是王方晨寫作這篇小說的本意吧。

    宗利華之前的《水瓶座》,得到了讀者和評論家的一致好評,《天秤座》是他星座系列小說的第二篇。人生,都是在尋找一種平衡,在理想和現實,欲望和理性之間,找到某種平衡,才能讓自己在這個日漸傾斜的世界上好好生活下去。孔先生是一位眼科醫生,恪守道德戒律。方乾坤也是眼科醫學教授,和孔先生是大學同學,擅長眼角膜移植,喜歡琴棋書畫,頗有仙風道骨之氣韻。彭飛羽,大學心理學老師,專欄作家,心理學家,心理咨詢師,主要是為公司老總,政府官員服務。小巫,養了個寵物猴子叫丫頭,女權主義者,單身,猴子丫頭要作為實驗對象換上人工角膜。桑那,女詩人,四十多歲,單身,貓一樣的女子,四處流浪,周游列國。這是一群成功人士,或者事業有成,或者經濟無憂,在各自的世界里,又都要面對各種精神、情感、心理和身體問題。小說以心理咨詢和人工角膜醫學實驗為兩臺顯微鏡,放大濃重的時代陰影和商業利益籠罩下,人性的迷惘和心理的錯位。所有人都是天秤座,但并不是都能找到那個平衡點。

    凌可新寫過很多鄉村故事,也寫過一些城市題材的小說。他對現實生活向來有著清醒冷峻的審視,無論寫實主義,還是隱喻象征,都不乏另辟蹊徑入木三分之作。在灰色幽默的嘲諷批判之外,凌可新內心始終有著一片溫暖純凈的“雪境”。《馬一得老頭》中,人和馬就像一對兄弟,無話不說,心心相通。這篇小說以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為背景,以馬一得老頭和小馬棒棒的感情交流為主線,既帶出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問題,也映現出人與馬之間更真誠深厚的感情。人格化的寫法,使人與馬的對應關系得到了延伸和擴展。這個世界,存在著很多交流和理解的鴻溝,或許在人與人之間,尤有過之。凌可新感嘆的大約是如此吧。

    報告文學創作成就突出

    報告文學作家鐵流的創作成就突出,引起了廣泛關注。他和徐錦庚合著的《中國民辦教育調查》榮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國家記憶》獲“五個一工程”獎,是山東省作家創作實力的證明,也是山東省簽約作家制度實施成果的集中體現。《國家記憶》屬于典型的中國敘事,再現的是革命話語中的中國。作品呈現了小角度與大歷史,以一本書的半個多世紀,透視宏大中國;注重小細節與大敘事,作品中不乏生動的細節,再現了歷史內部紋理。劉集村是一個縮影,投射出現代民族國家的自我解放之路。面對當代文學敘事中的社會整體性弱化,民族精神淡化,這部作品提醒我們反思,一個民族,究竟怎樣才算強大?作品為我們提供了兩個重要的思考維度,歷史感與國家記憶:現代民族國家自救自強之路;現場感與民族精神:民族的共同記憶與個體的生命記憶。家族敘事、村莊敘事與民族國家敘事之間互為鏡像,依然應該作為作家們檢視歷史、關注現實、朝向未來的主要路徑之一。

    另外,山東兒童文學創作成就向來為全國所公認,眾多作品廣獲好評。簽約的莫問天心和李岫青,都是優秀的青年作家,在兒童文學領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李岫青創作的“貪玩大王李奔奔系列”,充滿智慧的幽默、繽紛的想象和直抵心靈的溫暖,讓小讀者在閱讀好玩有趣故事的同時,感受到生活中最美好的愛和溫暖。莫問天心以詩歌創作為主,她的詩歌文字平和,但感情深厚,字里行間融著溫暖的陽光氣息和真切的人文關懷,贏得了眾多讀者的喜愛。

    山東簽約作家的創作還有一個突出特點,那就是鄉土情結和家園意識非常突出。這與齊魯文化傳統有一定關聯,也與當代山東作家文學創作傳統有關。韓宗寶筆下的秋天和果園,阿華的“天地大德,請給萬物生長的機會”,表達的是熱愛生活的人都有一顆向善的心。陳原散文《山野物主》,站在大地之門前,大地的存在,就是永恒的等待。作為一個山野行走者,他始終在用自己的形狀測量世界。這個山野里的游走者和沉思者,與山野共同呼吸和存在,平靜而又深闊,向著原野深處和靈魂深處漫延融入,而且在山野里,更能感受到靈魂的存在,感受到它的豐富性和完整性。山野的靈魂、鄉土的靈魂,我們這些漸漸遠離了土地的游子的靈魂,在何處可以安寧地棲息?宋長征借一縷炊煙,表達了他內心深藏的情感:“我一直以為炊煙才是村莊的靈魂,暮色四合,灰暗的天空下炊煙裊裊,像詩人有形的思緒,至于在抒發些什么,只有在村莊生活過的人才能理解。”這種來自泥土、來自生命、來自靈魂深處的細微感觸,不僅令人油然而起思鄉之情,又能夠帶給讀者對于生活和美的獨特理解。

    山東簽約作家的文學創作風格多樣并存。無論是傳統現實主義、牧歌浪漫主義,還是先鋒寫作,都呈現出巨大的生機和活力,昭示著文學魯軍嶄新的希望和未來。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乱码|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图片|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国产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久极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3|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鲁丝片|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高清免费久久午夜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四虎|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色妞www精品一级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欧洲国产成人精品91铁牛tv|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久久精品a一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伊人久99久女女视频精品免|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