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創作圖畫書首先應有好故事
方素珍(中)在論壇上。蒲公英童書館供圖。
近日,第23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以下簡稱“圖博會”)在北京舉行。25日,由蒲公英童書館主辦的“遇見中國圖畫書黃金十年”專題論壇在本屆圖博會上舉行。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也談到了創作圖畫書的靈感,“我覺得,要做一本圖畫書一定要先有個好故事”。
當天的論壇上,蒲公英童書館總編輯顏小鸝也和大家探討了圖畫書創作的得失與故事。顏小鸝表示,之所以選擇“遇見中國圖畫書黃金十年”這個話題,是因為“圖畫書創作者與廣大童書愛好者共同參與、見證了中國圖畫書的黃金十年。隨著中國童書市場的蓬勃發展,中國的原創圖畫書也越來越多地發出自己的聲音。”
活動現場眾多聽眾。蒲公英童書館供圖。
2016年,蒲公英童書館先后推出《你送玫瑰,我送什么呢?》《總有一個吃包子的理由》等原創圖畫書。顏小鸝判斷,未來十年,仍將是中國原創圖畫書的黃金十年,蒲公英也將原創作為自己未來發展的重點。
此前,方素珍翻譯了眾多經典圖畫書,本人創作的圖畫書也是華文原創圖畫書里的暢銷品,如《你送玫瑰,我送什么呢?》、《我有友情要出租》等。在現場,作為圖畫書的文字作者,方素珍和繪本畫家九兒一致認為,圖畫書的文字和圖畫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文字作者懂一點繪畫技巧和圖畫的媒材,可以更好地與圖畫作者溝通,對圖畫書的最終呈現有著重要推動作用。”方素珍表示,她一般在創作完圖畫書的文本之后,憑著“緣分”去尋覓畫家。
“我的習慣是先找畫家喝茶聊天,然后我會手舞足蹈地講述故事,觀察對方是否有興趣,是否有意愿接受長達兩三年的磨練。”方素珍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