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柏然:井噴?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小U盤專心演戲就好
這是一個看顏值的時代,但井柏然卻非常希望甩掉自己的偶像標簽,他想憑借自己的努力,讓人們稱他為演員,而不再以“小鮮肉”、“偶像”來形容他。這兩年,井柏然參演的《捉妖記》、《盜墓筆記》等電影作品的票房大賣,也標志著他步入了自己的上升期,離他做演員而非偶像的理想更近了一層。
今年是井柏然出道第九年,去年《失孤》、《捉妖記》、《三城記》三片上映,人們即以“井噴”來形容他,而在今年,井柏然有了更大的爆發,今年暑期檔,在一片低迷之中,他主演的《盜墓筆記》目前票房已過9.6億,有望成為今年暑期檔第一部票房過10億的電影,而他和angelababy主演的《微微一笑很傾城》,票房也接近2.5億。此外,他剛拍完婁燁新片《風中有朵雨做的云》,9月下旬將進組拍攝《捉妖記2》。
不過,井柏然自己對于“井噴”這樣的詞匯并不太認可:“我一直在這個行業里面,我之前每一年的狀態都是這個樣子,可能就是時候到了,你的幸運來了,之前所有的積累呈現出一種質變吧。其實,就是在拼誰努力、誰堅持,誰比較堅定,誰就會走到最后。”
而在做演員的這條慢慢長路上,井柏然的最大動力來自于周迅“小周姐”的鼓勵,“小周姐是我奮進向上的精神力量,當初是她的話語給我的內心埋下了做一名好演員的種子,讓我覺得自己原來也可以憑借努力碰觸到演員之夢。”
入行 ■ 像剛下山的張起靈還需修煉
井柏然在2007年以《加油好男兒》冠軍身份進入娛樂圈,當時的他只是想改善家人的生活,之后他客串了曹保平導演、周迅主演的《李米的猜想》,“在接觸電影的那一刻開始,它好像有種魅力讓你深陷其中,客串《李米的猜想》時,我什么都不懂,但在片場看到小周姐他們投入到電影創作中所散發的魅力時,我完全被震撼了。”那時刻,井柏然知道,在他心中,電影的魅力超過了音樂,他想嘗試做演員,可是內心又懷疑自己,因為他在表演上完全是白紙一張,“那個時候我一直很膽怯,懷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嗎,小周姐給了我很多力量,她跟我講述她的經歷,讓我別懷疑自己,說很多演員靠的其實不是科班出身,靠的是本身的悟性跟靈性。她說演技這個東西可以慢慢找,除非你是一個木頭,你沒有這項屬性。她點燃了我的希望,讓我覺得自己或許也可以成為一個好的演員。”
從那之后,井柏然就成了一朵大“綠葉”,參演了《全城熱戀》、《血滴子》、《消失的子彈》、《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等多部電影,在群星光環之中,他只是個站在海報邊緣的小角色。
早年的一次試鏡曾經讓井柏然很受挫,一位導演看完他的表演后說:“長得太帥,看上去太單純,有些花瓶。”于是,甩掉偶像包袱,就成了井柏然這些年來的努力方向,“我一直是一個沒有偶像包袱的人,扮丑、走鄉村路線都無所謂,但我自己又知道我是屬于‘偶像’標簽比較重的人,所以我在演員這條路上,會努力避免陷入其中。今后,也會努力積累作品,讓大家提起井柏然的時候,想到的不只是所謂的‘偶像’這個稱號,我還是一個演員。”
磨練多年,終于成為“票房靈藥”,問他現在的演技,井柏然打個比喻,“我現在這個階段,比較像《盜墓筆記》里張起靈剛從雪山上下來的一個階段,還有很多任務沒有完成,還需要修煉。我演戲其實也演了蠻久了,覺得每一部戲都沒有白拍,可能成長的空間不是那么明顯,但我知道我自己進步了,不輸給過程就會有好的結果。”
盡管現在偶爾還會唱一下自己作品的主題曲,井柏然也依然熱愛音樂,但他表示,目前會把重心放在“演員”這部分的工作上,“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小U盤,沒有那么多容量,也沒那么多時間可以兼顧太多,專心演戲就好。”
敬業 ■ 每部電影對我來說都是難得的機會
井柏然有今天,靠的是勤奮而非天分,與井柏然合作過的導演對他的努力與敬業贊不絕口。執導《盜墓筆記》的香港導演李仁港說,他沒有想到年輕演員那么能吃苦,讓他很意外。
拍攝《黃飛鴻之英雄有夢》時,井柏然用“天天斷篇兒”來形容,“記得有一場被吊起來的戲,當時我直接就疼暈過去了,每天回到住的地方,靠吃安眠藥才能睡著,這樣有時夜里都會被疼醒。”
拍《失孤》的時候,井柏然的小腿被摩托車汽缸燙傷了。那是距離殺青只有十幾天的一場戲,他騎著摩托車行駛在一條泥路上,后座上坐著劉德華的替身。然后車滑了。整個車的排氣管都壓在了井柏然腿上,連帶著后座上一個人的重量。當時醫生的診斷是輕三度燙傷,建議馬上手術,之后住院休養。堅持還是不堅持?井柏然決定硬撐下去,因為他不想讓別人小看他或者說年輕人嬌氣。
而拍《盜墓筆記》時,井柏然的動作戲最多,所以要接受嚴格的功夫訓練,在拍被大量植物僵尸攻擊的戲份時,井柏然扮演的張起靈所有的毛孔要打開,身體里的麒麟紋身要運轉,要掙扎,還要和它對抗,為了拍得逼真,井柏然把自己憋得青筋都要爆了,眼睛紅紅的,臉也憋得腫起來了。拍完,導演李仁港告訴他:“不要每一條都這樣演,身體會受不了的。”
所有的辛苦對井柏然來說,是必須要經歷的,“當然,我也可以選擇不做,不做也可以拍,但是我不行。我的自信心就來源于我做的功課,這是我的習慣。每部電影對我來說都是難得的機會,所以從來不覺得這是難熬。”
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讓井柏然如此努力除了喜愛表演外,另一個原因是人們的質疑,井柏然說自己一路也算在大家的質疑聲中走過來的,“之前大家覺得我身上書卷氣太重,拍不了動作片,后來就嘗試了《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后來很多人說井柏然太冷,拍不了喜劇,我拍了《捉妖記》;拍完《捉妖記》很多人說井柏然太逗比,所以我又拍了《微微一笑很傾城》,希望能用自己的演技去證明自己,得到大家的認可。”
井柏然透露自己拍愛情片《微微一笑很傾城》是聽了劉德華的話:“我之前拍的電影其實形象還挺粗糙的,在跟華哥拍《失孤》的時候,他跟我說你要多拍愛情片呀,后來,我想了想,覺得這是一個硬道理,我要聽天王的話,所以后來當《微微》來找我的時候,我想為什么不給自己一個機會嘗試下呢,何況跟baby合作也很開心。”
井柏然說自己喜歡電影的一個原因,就是覺得不可能的地方,自己竟然能做得到,“那種成就感是你花再多錢都買不回來的”,所以對于文藝片或商業片,對于是否要扮丑,井柏然都不會在意。只要是好的劇本,他喜歡的劇本,都希望去演。
井柏然最新拍完的是婁燁導演的電影,“六月初的時候殺青了,我在里面飾演的角色是楊家棟,經歷了從陽光變黑暗再到陽光的過程,是一個比較寫實的故事,也展現了很多社會、人性的陰暗面,我覺得是我演得比較有深度的電影,也是最累的一部電影。拍攝過程因為是跟婁燁導演的首次合作,表演上也進行了一次全新的嘗試,我覺得這是一次很好的教學過程。”
爭議 ■ 永遠做順風順水的事情沒有成長
不是科班出身,井柏然在演戲時就努力讓自己與扮演的角色找到共鳴,例如他和《微微一笑很傾城》里的肖奈一樣,曾經都喜歡打游戲:“我哥哥是一個特別喜歡玩游戲的人,所以小的時候我自己沒有游戲機,都是蹭他的游戲機,像那個黃卡小霸王,到最后的PS2,包括到后邊的網游。我玩的第一個網游是《石器時代》,還有《傳奇》這些。我從五年級就玩網游。”
《失孤》里,井柏然扮演小時候被拐走的孩子,他說自己完全能找到角色內心的傷痛敏感和小心翼翼:“我也是單親家庭,從小跟爺爺奶奶生活,7歲才看見媽媽,7歲前的心理跟被拐孩子的心理非常吻合。他作為成長在新的家庭里的孩子,是很敏感的,那種活得小心翼翼的感覺我是懂的,我覺得能走進他的心里。”而在接觸《失孤》中“如父如子”這種微妙且暖心的感情后,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井柏然對于父愛這個話題有了更深的了解,“到我14歲的時候,還對我爸爸覺得很陌生,我們倆有客氣的成分在。以前我覺得父親更像是一座山,走進去就會迷路。演完這部電影,我發現我對父親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我的內心也在出演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有所成長。”
《盜墓筆記》里的張起靈是個孤獨,神秘,充滿大愛的男人。井柏然說這個角色很難演,甚至他開始想拒絕,“在很早很早之前,我妹妹就告訴我,以后有機會一定要演這個小說改編的電影。結果在南派三叔找到我時,我還是有過猶豫,對演員來說,這樣的機會很難得,可是之前也有過別的版本,角色也有爭議。但后來我想,永遠做順風順水的事情沒有成長,就放手去做吧。”
張起靈之所以難演,在井柏然看來,是因為“每個人心當中都有一個張起靈,而且沒有一個固定的樣子。所以你很難去詮釋,就像堆積木一樣,你隨便調動一下,它可能都會塌。因為他是個‘悶油瓶’,大家對他的認識都是沒有表情,很冷漠。但是你說我去演一個沒有表情的人,這個人就折了。所以就是中間挺難的。”
但是張起靈的孤獨感、宿命感,讓井柏然心疼,也讓他時常會想到小時候自己的生活畫面,井柏然出生僅28天,父母吵架,母親負氣離家出走。后來父母離婚,他被判給父親,但是基本上是跟爺爺奶奶相依為命。他從小就很懂事,每天放學要給臥病在床的爺爺捶背按摩,講故事,還要給奶奶唱歌,逗老人家開心。
為了演好張起靈,井柏然下了不少功夫,而片場音樂更讓他入戲很快,井柏然說: “導演會用很多好聽的音樂來啟發我,這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這些音樂都特別符合張起靈的內心世界,聽了后會讓你心疼,想大哭一場,就是感覺特別孤獨。會讓你想涌現又不能給出來的那種很糾結的感覺。”
張起靈有100多歲,井柏然說張起靈內心里住的是個老靈魂,而他自己,心中也有老靈魂的一面,“因為生活跌宕起伏,我什么都經歷過吧,而且因為小時候家庭的緣故,我一直比同齡人早熟。這么多年,我身邊的朋友都是大朋友,從出道開始我幾乎就沒再交過同齡的朋友。我遇到的都是可以做朋友的長輩,他們一直在影響我,所以可能比同齡人‘老’那么一些,整個看世界看問題的角度會比較成熟。”
暖男 ■ 我覺得我還挺有態度的
很多人夸井柏然性格脾氣好、是個暖男、會照顧人,可是井柏然說自己從來不覺得自己是暖男,“我覺得我還挺有態度的。人的性格怎么可能只有一面,可能平時與人交流、工作交往中會比較在意對方的態度,所以大家可能覺得我是暖男吧。”
自小的生活環境,讓井柏然敏感,他會比較在意身邊人的感受,怕給別人添麻煩,從小會小心翼翼的,也比較怕犯錯誤。“很多事情都是相互的,因為尊重是彼此的。”而為了說明自己不算是“暖男”,井柏然還說自己是個特別沒耐心的人,所以他對朋友的要求是“簡簡單單,別太復雜就好了”。
讓人覺得井柏然是暖男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的手寫微博,總是發些暖人的話語,甚至曾有字庫要以每字1000元的價格購買井柏然的字體。井柏然說其實自己并不覺得字寫得多好,“我相信比我寫得好的人很多。字的好壞貴在堅持,每天都好好練習。但其實把字寫漂亮并不是我的目的,我覺得當下越來越多的人都習慣用電腦,偶爾寫字的時候甚至會提筆忘字,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文字的魅力,手寫的魅力。就像越來越多的人看電子書,但散發著墨香的紙質書是永遠不會被替代的,文字也一樣,大家可以有事沒事多寫寫字。”
對于自己的電影票房大賣,井柏然很清醒地認為,他只是命好,“趕上了,那真是老天給的,不是我賺來的。”
出道即將十年,井柏然覺得自己沒變,但馬上又說“可是人怎么可能不變呢?我的內心更成熟,更強大,更堅定了吧。其實一路走來,我都挺幸運的,沒有遇到太大的挫折。”對于未來,井柏然表示,還是會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努力去演。希望人們提起他的名字不只是“小鮮肉”、“偶像”,更是“演員”,此外,多一點自省,多一些寵辱不驚,把自己保護好,安分守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