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品總能和時代“心有靈犀” 呂超:以創造中國“皮克斯”的目標激勵自己
呂超近照。
主要成就:參與制作的 《忠誠》《亮劍》《我的青春誰做主》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滄海》《開天辟地》等獲上海文藝精品獎;《心術》獲飛天獎、上海文藝優品獎。榮獲“全國十佳制片人”稱號、中國電視劇產業20年突出貢獻獎(制片人)。
問: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答:把耀客傳媒打造成像皮克斯或迪士尼那樣具有創新基因、能持久發展的產品型公司。
問:接下來有什么計劃?
答:會實踐已在好萊塢成熟的“編劇制片人制”,找到最優秀的人才,和他們談一場天長地久的“戀愛”。
國產劇能拍得好看嗎? 對此,已在制片領域探索了18年的呂超,有過不少精彩的回答———《亮劍》《我的青春誰作主》《心術》是收視率和評價皆屬上乘的作品。2012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耀客傳媒”。這幾年間,內容產業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享受了巨大的“紅利”,市場幾倍于過去,對優質內容的需求可用“饑渴”來形容。但呂超覺得,在過熱的市場環境下,需要多一些冷靜思考。
“資本100個億、100個億地投進來,但創作水平有沒有1倍、2倍地提升?”雖然呂超現在已是出品人的身份,但他說自己骨子里依舊是一個“制作人”,操心著作品從前期轉后期,從攝影、美術到音效,甚至營銷的每個環節。“其實這是一個很樸素的問題,就是光影生產線上每個工種敬業程度、專業程度如何,它大到一顆匠心,小到一枚小齒輪的品相。”呂超說,就是這樣的細節和態度,“決定了我們和國際一流水準存在差距”。
上月底,“耀客”面向“90后”“00后”觀眾的高成本制作《幻城》在湖南衛視亮相。他坦言,自己等待了5年才敢拍這部玄幻作品,只為技術的成熟。為期130余天的拍攝,更像是一次藝術與技術“全球化融合”的過程,由《指環王》美術指導丹·漢納擔任概念設計,制作過《冰與火之歌》 的Pixomondo公司完成部分特效制作,中方團隊則負責定向、決策,把控作品的整體氣質。“這是一次拓展技術與審美邊界的實驗。”呂超說,“我想用電影標準來做電視劇。”
整個行業都在努力捕捉“下一個大風口”,呂超卻覺得這個“風口”,永遠在于捕捉人類社會共通的情感與共鳴,“創作要順勢,這個勢就是時代,就是民心。”“時代”告訴他,未來在于擁抱互聯網和年輕人,“民心”則告訴他,文藝作品要為群眾創作。2011年,呂超和編劇六六合作了醫療劇《心術》,播出后引發社會巨大反響。成立“耀客”后,呂超又做了一部《離婚律師》。編劇陳彤最初想寫一個高爾夫球童的故事,但被呂超否決了,“我說你再想一想,這個關注的群體太小了”。“電視劇最終呈現怎樣的精神、氣象和格局,取決于創作的認知高度。”呂超認為,這正是做文化的巨大意義,“努力承擔起社會責任”。
他的辦公室透著一股濃濃的“硅谷風”。“喬布斯一生的激情與動力在于創造產品,而不是追求利潤。而谷歌的創新基因帶給我管理上的很多啟發。”這讓呂超決定了把公司定位在“產品型”,渴望未來能成為中國的“皮克斯”。回顧所來徑,呂超想起制片事業的起點———《亮劍》,“有些橋段我們改了又改,但最后還是覺得小說原來的表達最好”。這讓呂超一直堅信藝術本源的魅力,在IP泡沫泛濫之時,保持一雙透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