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館藏連環畫原作精品展
三毛流浪記(連環畫) 張樂平
作為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覽之一,2016年5月28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的“故事繪——中國美術館藏連環畫原作精品展”,向廣大觀者展示了中國連環畫在20世紀的發展軌跡,以及所取得的輝煌的藝術成就。
展覽依照時間線索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為民國時期;第二為新中國成立后1963年和1981年兩屆連環畫創作評獎中的獲獎作品;第三多為改革開放后的作品。共展出作品61件套,446幅連環畫原作,堪稱經典。這些連環畫的取材十分廣泛,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融貫中西。
民國時期李毅士的《長恨歌畫意》(1929年),以古代人物故事為題材,顯示了在倡導西學的時代留學生們的自主選擇。抗戰時期,彥涵的《狼牙山五壯士》(1945年)又將連環畫與木刻相結合,將表現內容與革命斗爭緊密結合,藝術作為武器,為民族自由和解放貢獻了力量。解放前夕,在張樂平創作的《三毛流浪記》(1947—1949年)中,作者緊密聯系當時的社會現實,將“三毛”塑造成一個在舊社會飽受欺凌的流浪兒,激起社會各階層的同情,成為一封對人吃人的舊社會的血淚控訴書。
新中國成立后的精品之作,如王叔暉的《西廂記》(1956年)、劉繼卣的《大鬧天宮》(1956年)等,體現了對我國傳統戲曲文化與民俗故事的繼承。改革開放后的作品則更多展現了新時代的新風貌,如尤勁東的《人到中年》(1981年),整個畫面充滿著哲學思辨的意味。
正如展覽名稱所言,這是一場“故事繪”,畫里的故事或許已經結束,但畫外的故事仍在延續,歲月流金,經典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