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明子奇:一場革命一味藥 ——評張煒《獨藥師》
    來源:中國作家網 | 明子奇  2016年07月22日14:52

    1919年5月,《新青年》雜志刊登了魯迅的短篇小說《藥》,此作以1907年無產階級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為背景,寫出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國的社會現實。小說當中,“藥”作為一種象征,不自覺地與革命聯系到了一起。時隔近一個世紀,山東作家張煒推出新作《獨藥師》,透過膠東半島的季姓獨藥世家,再現了近一個世紀前的革命風云。《藥》與《獨藥師》寫作題材雖有相似之處,但與魯迅相比,張煒是革命時代的回望者而非親歷者,因此他能夠以不同的視角重述革命。在《獨藥師》中,革命即藥,藥即革命。

    當代文壇上,以“革命”和“歷史”為主題的寫作屢見不鮮。從五六十年代“史詩化”意味濃厚的革命歷史小說到八十年代帶有“重寫歷史”和“重構革命”色彩的新歷史小說,以歷史為藍本進行文學創作的潮流經久不衰。張煒的《獨藥師》是一部帶有“新歷史小說”色彩的作品,雖然這部作品有著詳實嚴密的史料作支撐,但張煒的“重寫歷史”無意對真實的歷史事件進行全方位的還原。在作品中,他寫歷史而不止于歷史,寫革命而又超越革命,透過歷史細部,寫出了對歷史和人性的獨到見解。小說當中,一劑獨方串連革命,“革命”與“藥”貫穿始終。

    透過人心寫革命

    《獨藥師》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清末,膠東半島六代單傳的獨藥師季昨非在時代夾壁中卷入了革命,獨藥師以追求長生為業,然而,從季昨非的父輩開始,季家和革命黨人越走越近,在革命黨影響下,季昨非由原來的反對革命、懷疑革命變成了支持革命,最終義無反顧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在這一過程中,他的內心充滿了痛苦:入世與出世,養生與殺生,禁欲與破欲的矛盾始終糾纏著他。他就像是一根拔河用的繩子被邱琪芝和徐竟等人在兩端拉扯著,搖擺不定。直至最后,他才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走出了為自己修筑的堡壘,北去燕京,投入到抗日斗爭中。小說講述了人們熟知的革命故事,但以“獨藥師”這一特殊職業身份切入無疑是新穎的,小說當中,張煒表達了對革命的獨到見解。

    “挽救人生,季府有一味藥,就是這傳了幾代的丹丸。在我們這兒,挽救世道也只有一味藥,那就是‘革命’!”(第104頁)20世紀的中國充滿著喧嘩與騷動,“革命”成為了一種常態,無數的革命者將革命看作是濟世的良藥。然而革命的美好宏愿下埋葬著尸山血海,支撐革命成功的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是無數人的身死異鄉。因此,革命的愿景雖然美好,過程卻極為殘酷。在《獨藥師》當中,革命的破壞性顯而易見:一方面,徐竟等革命者采取大規模武裝暴動,導致成百上千人慘死;另一方面,他們所采取的暗殺活動使半島始終籠罩在陰影之中。所以當季昨非發出質疑:“那些年輕人死得太慘了。這場‘起義’才剛剛開始,如果整個半島光復的那天,死的人會多上許多倍吧……這是多大的罪孽啊……”(第96—97頁)時,徐竟才會滿懷自信地對弟弟說:“有一些是大惡,到頭來卻是大善……血是流了,可是害怕流血就會流得更多、流個沒完!”(第104頁)從過程上看,革命無疑是惡的,它用最不文明的方式奪取人的生命,但是,由于革命與這樣一種觀念是息息相關的,這種觀念認為,歷史進程突然重新開始了,一個全新的故事,一個之前從不為人所知、為人所道的故事將要展開。(漢娜·阿倫特:《論革命》,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17頁)因此,在這個層面上,革命被賦予了道德內涵:革命是偉大的,以革命為名所做的事都是正確的。這樣,革命被賦予了無限的合法性,所謂不破不立,破舊成為了立新的必備條件。在作品當中,邱琪芝就提出:“府吏衙門全都一樣,都是人,人不變,怎么折騰都沒用,白白流血而已……無論采用怎樣巧妙的說辭,倡暴力就是揚罪惡。”(第230頁)最終,邱琪芝就死在了象征著暴力的火銃之下。張煒并沒有對革命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他在變幻莫測的革命風潮之中抓住了恒常不變的東西,那就是人心,透過人心來書寫革命。

    創作本身就是修行

    《獨藥師》是一部與欲望密切相關的小說,權欲、愛欲、長生欲在此作當中均有所展現。

    “做大事者必有大欲存焉……那些革命黨人是最能愛的一幫家伙。不能愛者,說到底不過是一些小革命黨人罷了”(第291—292頁)革命在本質上是一種充滿了欲望的行為。革命既有著對自由的追求,也有著對幸福的追求。因此,革命在本質上追求權利。

    除了權欲,小說還表現了愛欲。小說中季昨非的三段愛欲經歷貫穿始終,展現出愛欲的本相:與“酒窩”的結合起于季昨非對性的渴望,與朱蘭的結合起于季昨非對情的渴望,與陶文貝的結合起于季昨非對愛的渴望,性、情、愛共同構成了主人公季昨非個人化的愛欲。而與季昨非的愛欲相比,革命黨人的愛欲大不相同,徐竟等人舍小取大,是“博愛”的最好體現。除了權欲和愛欲,小說當中還有長生欲。“永生”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名詞。不管是權還是愛,實際上都能歸結到生的欲望上,長生才能權力永固,才能得無盡之愛。然而大欲帶來大害,追求永生帶來的是自我毀滅,小說當中自邱琪芝到康永德無不如此。

    有欲望就有禁欲與破欲。“一個人究竟要將體內的魔鬼緊緊閉鎖,還是將其驅逐?結論也許只有一個,那就是冷酷無情地放逐它。”(第53—54頁)在小說當中,季昨非經歷了縱欲與禁欲的輪回,他發現,人本能的欲望無法壓抑,獨藥師通過節欲來獲得永生的方式在本質上行不通。最高境界應該是由禁欲走向破欲,既不刻意求欲,卻也不極端禁欲,在自我修煉之中達到“從心欲,不逾矩”,在無形中達到超脫。從這個層面上講,張煒創作過程本身便帶有修行的色彩。

    與眾不同的“革命時期愛情”

    《獨藥師》中,主人公季昨非的情感經歷是一條重要線索。小說當中的他有著三段式的情感經歷:與啞女“酒窩”的愛戀,與仆人朱蘭的情愛,與醫助陶文貝的結合。季昨非的三段感情經歷實際上有著不同的內涵:與“酒窩”的愛戀打開了季昨非的情欲之門,正是在“酒窩”引導之下,他由男孩變成了男人。“酒窩”帶給季昨非的,是欲望上的滿足。之后,季昨非與仆人朱蘭也有一段并非愛情的感情經歷。季昨非從小缺乏母親愛護,一直由朱蘭肩負亦母亦仆的責任,季昨非對朱蘭的感情更多的是依戀而不是愛,雖然他自己并未察覺,甚至決定娶朱蘭為妻,但朱蘭心如明鏡,她最終拒絕了主人的求婚,持戒成為了“居士”。真正讓季昨非收獲愛情的是陶文貝,這是一名有著獨立人格和現代意識的女性,她并不想成為季家老爺的附庸,而是想做真正的自己。在她的引導下,季昨非最終超越了單純的愛慕,得以在靈魂上與之溝通。季昨非和陶文貝的結合極具象征意義:傳統方藥的繼承人與西式醫院的女醫助結合到了一起,這不僅是個體意義上的結合,更是文化意義上的嫁接。愛與其說是一種情感,倒不如說是一種能力。許多時候,就連寶貴的生命都未必能換取一場成功的愛戀,因此,當季昨非與陶文貝共患難并進行心的交流之后,才得到了生死不懼的真愛。

    革命加戀愛是現當代作家創作時常用的一種模式,而《獨藥師》中”革命時期的愛情“格外與眾不同。張煒筆下的愛情有著深廣的文化內涵,不光在文本上支撐革命,更詮釋了愛意人生的獨特價值。

    一座沒有出口的迷宮

    革命是一座沒有出口的迷宮,在革命時期求得永生亦是。《獨藥師》是一部深挖歷史的作品,然而深挖之后獲得的是荒涼與虛無。人們總有著質詢歷史意義與人生價值的欲望與沖動,然而鮮有人能真正找到答案。在小說當中,作者其實也在探尋著終極——歷史的終極與人生的終極,他為作品留下了這樣的結尾:主人公拋棄了過往、積極入世。然而,有關生死的終極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答。《獨藥師》是帶有神秘色彩的,這種神秘一方面源于膠東半島的仙人文化,一方面源于歷史真相的撲朔迷離,更多的則是源于作者在根本上思考了一個千古之問:吾生何往?也就是“我們要到哪里去”?是將要羽化?還是將會死亡?革命是暴烈的,而養生是平和的,恰如陰陽,動靜相生。對于社會,革命或許是一味良藥,但對于人生,何為真正的獨方?獨藥師的真正價值到底又是什么?無疑,真正的獨方絕不是丹藥,而獨藥師的真正價值正在于在死面前,洞悉生的價值。生人不可全寄希望于獨方,社會亦是如此。

    (作者明子齊,就讀于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久久黄色精品视频|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夫妇精品自在线|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色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污污网站国产精品白丝袜| 97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 国产99视频精品专区|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一区精品麻豆入口|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