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
5月10日至13日,中國作協(xié)在京舉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培訓研討班”,來自中國石油作協(xié)、中國國土資源作協(xié)、中國水利作協(xié)、中國石化作協(xié)、中國化工作協(xié)的83名中國作協(xié)會員參加培訓研討。本期培訓班以集中授課與分組討論、自學與大會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白庚勝、書記處書記吳義勤,評論家白燁為培訓班授課。
白庚勝以《增強中國文化自信 建設共有精神家園》為題,系統(tǒng)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尤其是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中關于“文化自信”問題的重要論述,分析了文化自信的內(nèi)涵、任務以及文藝自信在文化自信中的重要地位,強調(diào)作家應該站在新的起點上,對悠久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充滿自信,致力于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
吳義勤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關于文藝批評的具體論述,以“打磨批評利器,把好方向盤,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為主題,對當前文藝批評的責任、使命以及不足進行分析,認為文藝工作者要準確理解和把握講話內(nèi)涵和意義,在批評實踐中處理好講真話與文藝批評的真實性、歷史倫理和美學倫理的統(tǒng)一、理論創(chuàng)新能力與作品的領悟闡釋能力、“求疵”和“尋美”的辯證法等幾個重要的關系,遵從藝術的規(guī)律和良知,細讀文本,避免簡單粗暴,認識到批評的使命在于要知道我們這個時代文學的價值在哪里,要把這種價值發(fā)掘出來、闡釋出來。
白燁在授課中對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作了全面、細致的解讀,重點闡述了講話中具有突破性的觀點,從“新的指南、新的演變、新的形態(tài)、新的挑戰(zhàn)”四個方面分析了講話發(fā)表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運用講話精神分析當前的“新媒體文學”、“寫作的分化”、“文學批評的主體性”等重要文學問題。
在小組討論和大會交流中,作家們結合自己的行業(yè)特點和創(chuàng)作情況,從不同角度暢談學習講話的體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這對作家是一個很高的要求,要求我們必須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來自克拉瑪依油田的趙鈞海常常會為自己在機關工作久了而苦惱,“有時寫著寫著沒感覺了,無法找到生活中最真實最感人的故事與細節(jié)”,他必須到生產(chǎn)一線、到普通家庭中去感受石油工人的生存狀態(tài),才能迸發(fā)創(chuàng)作激情。在他看來,“只有扎扎實實深入生活,才會發(fā)現(xiàn)生活的營養(yǎng)太豐富了,它們會讓我們的創(chuàng)作也變得豐富起來,變得溫暖起來,變得真實起來。”
來自齊魯石化的周蓬樺說,一位真正意義上的作家,他的心始終是貼近生活貼近人民的。在這一點上,青年作家要向柳青、周立波、陳忠實等前輩作家學習,走一條有理想、接地氣、長志氣、揚正氣的路,創(chuàng)作出能夠傳播中華優(yōu)秀文化、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表達時代先聲的優(yōu)秀作品,不辜負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不辜負腳下厚土的深情滋養(yǎng)。
作為一名來自國土資源行業(yè)的作家,劉揚正深感自己身上負有沉甸甸的責任。“我們應該直面什么?提倡什么?反對什么?當我們看到基本農(nóng)田被水泥森林吞噬,當我們看到慘痛的礦難,當我們面對亂采濫伐……我們會不會想起文學的責任?想起天下蒼生?”在他看來,國土資源乃國脈之本、民生所系,在這個行當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必須思考關于國計民生的大命題,努力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貢獻。
“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面對偉大的時代,中國作家應該奮勇當先,作家應該有這種豪氣!”從水電站工人成長為今天的報告文學作家,趙學儒親歷了中國水利事業(yè)的艱難與輝煌,深感“我們所處的時代,應該是一個充滿夢想而逐步實現(xiàn)夢想的時代”。記錄下一代代水利人的圓夢歷程,記錄下那些利國惠民的建設過程,融入唱響中國夢的時代主旋律中,是水利系統(tǒng)作家的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diào),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來自化工作協(xié)的周迅說,總書記對文藝作品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孰重孰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身為作家,必須力戒浮躁,把握好自己創(chuàng)作的底線、定位和心態(tài)。
大會交流之后,白庚勝為本期培訓研討班作總結。他說,通過專家授課,學員們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深刻內(nèi)涵有了多層次、多維度的深刻理解,深受鼓舞,深受啟發(fā);在學員討論和交流中,大家認真、熱烈,發(fā)言有觀點、有溫度、有深度,培訓研討的效果顯著。同時他也希望,學習講話精神不能僅靠一日之功,而是要長期學、反復學,并入腦入心,落實到我們?nèi)粘5墓ぷ骱蛣?chuàng)作中去,把握文藝創(chuàng)作的方向和規(guī)律,把握好文藝批評導向,營造健康的文藝生態(tài),優(yōu)化文學生產(chǎn)、傳播、評價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而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提升作家和人民大眾的思想正能量,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
中國作協(xié)創(chuàng)聯(lián)部主任彭學明、副主任邢春分別主持本期培訓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