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從革:網絡作家正在走向“前臺”
蛇從革
他是湖北宜昌人,2012年天涯第一寫手;他的作品《宜昌鬼事》在各大文學板塊、門戶網站獲得了破億的點擊,后來又接連發表了《異海》、《蛇城》、《密道追蹤》等膾炙人口的作品,被網友和粉絲稱為“湖北鬼王”。他就是湖北網絡作家蛇從革。
5月15日,蛇從革攜新書《大宗師》來到武漢新華書店,他表示,這本透析中國民間道教術士暗流涌動的書,將帶給讀者新的驚喜。
《大宗師》講述了一個神秘故事:2008年,長江中一個鐵板突然出現,《宜昌鬼事》故事中的主角王鯤鵬開啟了道教大陣七星陣法,一場中土術士之間的冥戰,進入到了最后的廝殺。1000多年的術士恩怨,在這場冥戰中,來了一個徹底的了斷。
蛇從革介紹,《大宗師》是《宜昌鬼事》的升級版。“《宜昌鬼事》里的兩個角色讀者很喜歡,希望我能續寫他們的故事,于是我設定了一個更宏大的構架,把兩人拉進故事,希望表達人物在不同階段作出的不同選擇?!?/p>
在網絡文學領域摸爬滾打了6年,對于行業發展,蛇從革表示自己有話說。以下為荊楚網記者專訪實錄。
談作家創作:寫網絡小說必須有知識積累
記者:您的《大宗師》牽涉到許多朝代的歷史知識,必然有一個積累過程。請談談一個網絡作家想要有持續的發展,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儲備。
蛇從革:我小時候喜歡看書,尤其是歷史方面的。所以在創作《大宗師》之前很多年,就完成了相關知識的積累。在創作當中,我有時覺得自己寫得不太詳細的地方就會去翻下資料。一般來說,我所儲備的知識足夠我完成一部作品。
我覺得作為網絡作家,首先就是要具備一定的文學性,不然寫出來的東西沒法看。我是在文字上有追求的一個人,我認為不管是寫劇本還是寫小說,積累是從事網絡寫作的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作家寫東西,特別是網絡作家,首先得讀許多的書,然后在自己的腦子里發酵之后才能產出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如果沒有積累這一環節存在的話,那就沒法寫。我不相信有人不看書就能寫小說的。
談湖北網絡文學:湖北是文學大省 網絡作家正在走向“前臺”
記者:你怎么看待湖北網絡作家在全國的地位?您平時會和當年明月、貓膩等湖北籍網絡作家有交流嗎?
蛇從革:湖北本身就是一個文學大省,有豐厚的土壤和基礎,產出比較具有影響力的網絡作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我們湖北有龐大的文學基礎,湖北的文學在全國一直都是很靠前的。
說到湖北知名網絡作家,當年明月和貓膩在十年前就已經走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從創作上已經很謹慎了。因為他們已經把這個階段走過了,所以我暫時和他們之間沒有私人上的交往。但我覺得我們湖北網絡作家是很牛的。因為不光是我們宜昌的幾個,還有匪我思存、余秀華等很有影響力的作家。
記者:你怎么看待當前網絡作家的社會地位?
蛇從革:我認為網絡最好的一點就是,它不在乎你是什么人、什么身份,網絡上是沒有地域和人的屬性的分類的。只要是你能寫就行,而且我寫《大宗師》的時候也沒有誰在乎我是哪里人。網絡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所以我們可以自由發揮。
我發現,湖北省文聯和作協已經在關注網絡文學這一塊兒了。近幾年,省文聯和作協一直在和我溝通。當初湖北文聯問我愿不愿意加入的時候,我很開心,因為這表示了網絡文學是一種不容忽視的文學方式,不再像以前那樣邊緣化了,更多地走向了前臺。
記者:你認為為什么網絡作家的地位會升高?
蛇從革:網絡文學正在被主流認可,甚至在有些方面,比如說商業推廣上已經超越了主流文學。換句話說,年輕人讀書,都是從相對類型化的小說開始看起,看到了一定地步之后才會看主流文學,這是一個過程。所以,網絡作家就會受到重視和關注。
談網絡文學盜版:我也曾遭剽竊 目前大多數人還是無可奈何
記者:當前,網絡文學作品被抄襲或盜版等問題比較普遍,你怎么看?
蛇從革:我以前就遭遇過被剽竊的事情。有時候去火車站,會看到別人在賣非法出版物。隨手翻開一看,書的內容是我的作品,卻掛著別人的名(笑)。說實話,我很痛恨文學剽竊行為,這和偷東西沒什么區別,都是偷竊別人的勞動成果。但是現在也無可奈何,沒有辦法。而且也制止不了。
記者:您有關注國家在網絡文學維權方面這一塊的措施嗎?
蛇從革:我的好朋友、雁北堂中文網出版社的老總張鐵魚,他前段時間打了一個官司就是關于網絡文學維權的,狀告新華先鋒剽竊部分網絡作家的作品。去年剛剛打贏官司,這也算是對網絡文學維權的推動吧。畢竟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希望國家出臺更完備的法律法規,維護網絡作家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