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個人享受閱讀的樂趣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全民閱讀,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這是繼 2014年、2015年后,“倡導全民閱讀”第三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全民閱讀”也被列為未來5年要實施的文化重大工程之 一,充分彰顯了政府對于全民閱讀和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文藝界代表、委員就這一話題展開熱議。
全民閱讀是一個系統工程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進公共服務建設與完善,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可供人民群眾享受文化福利的公共場所多了,久而久之可以讓 人們慢慢養成文化消費的習慣,這是令人欣喜的,但是也逐漸暴露出不少問題。阿來代表認為,相較于硬件建設,我們的“服務”卻沒有跟上。比如他看到一些地方 的圖書館設立了許多門檻,一般的瀏覽還勉強可以,一旦想要找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研究性的書籍就非常不方便,想要借閱出來更是難上加難。在歐美的一些國 家,公共服務的水平很高,全國的圖書館都是聯網的,去一間圖書館如果沒有找到想要的書,可以很快查到哪里有,工作人員也會熱情高效地幫你把書調過來,這對 讀者就非常方便了。跟這些國家相比,我們的服務水平還有待提高,一些服務機構手續繁瑣、服務態度冷漠,讓人望而生畏,沒有親切感。
聶震寧委員連續10年提出“設立全民閱讀日”。在他看來,全民閱讀不是精英閱讀,也不是學生成長閱讀,而是讓每一個角落的人,無論是年老或年 輕、患病或健康、貧窮或富有,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而要讓全民閱讀得到更加廣泛的推廣,國家還要下更大的力氣。因此,2013年國務院吸取了全國政協委員 的建議,把全民閱讀納入到國務院立法的計劃中。今年兩會前,《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已經開始廣泛征求意見。聶震寧認為,目前全民閱讀在城市開 展得很好,接下來農村也應該成為重點。農村雖然建立了60多萬個農家書屋,國家各級財政投資了120億元,有了硬件但缺乏使用,也缺乏軟件,沒有專人管理 和制度規范,因此發揮的效果不明顯,久而久之就可能不了了之。因此,他建議通過全民閱讀立法,把好的經驗和做法固化下來,同時謹防沙化,不執行、不落實, 有了促進條例,固定下來,并通過檢查落實,通過法律監督、社會監督、新聞監督,確保全民閱讀的成效。
池莉代表認為,現在我國的閱讀條件、基礎硬件配備已基本完善,但是“怎么讀”和“讀什么”的問題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實際上,這個問題在當下 更重要。由于出版量和信息量的急劇增長,很多粗制濫造、不適合閱讀的書混入全民閱讀中來,效果適得其反。政府工作是科學嚴密的工作,每一項工作的實施都像 是寫小說一樣,要有構思、布局和具體行動。全民閱讀也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一點一滴滲透到全社會。池莉認為,全民閱讀的實施過程,應該設定具體工作的時 間節點、有專門的智囊團研究和推薦“怎么讀”、“讀什么”等?!伴喿x對全民來說是一種施肥,施多少肥、什么季節施,都是非常細致的、有客觀規律可循的工 作。”
把少兒閱讀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之一,倡導全民閱讀是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徑。高洪波委員認為, 提高少年兒童素質和文明程度是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的基礎工程,少年兒童閱讀是全民閱讀的基礎。目前,我國少年兒童閱讀狀況仍不樂觀,人均圖書 擁有量低,閱讀狀況呈兩級分化,少兒圖書銷售網點少、圖書館少,閱讀服務嚴重匱乏。高洪波建議,將閱讀作為少兒一項基本文化權益,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予以保障,比如建立少兒閱讀公共服務保障制度,編制《中國兒童閱讀促進五年發展規劃》,推動兒童閱讀服務的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提 高教師的閱讀指導能力;加大政府采購力度,滿足農村、邊遠地區少兒的基本閱讀需求;充分利用農家書屋等設施,建立農村少兒閱讀基地等。
全民閱讀也是陳眾議委員多年來關注的領域。在他看來,國學經典是文化載體的核心,沒有共同的價值、情感和審美認同,核心價值體系就會變成空中樓 閣。但是,目前我國的大中小學教學譜系中,相對于英文教育的課程設置和學習時間,中文教育比重過低,其教學方法也亟待改進,應通過改變升學考試這個杠桿, 在大中小學教育中加大中文教育、加強經典傳承,把閱讀能力的檢測考核納入中小學教育系統,促進少年兒童關注細節和鮮活的人物、故事,建立讓孩子們養成閱讀 習慣的有效途徑。
熊召政代表建議全民閱讀應更加重視“品質閱讀”。所謂品質,首先要閱讀有品質的作品,如有高度的人文素養和道德底線的文學作品。其次要重視引導 年輕人閱讀。閱讀對于個體成長影響很大。要尤其注意對孩子進行健康閱讀的引導,真正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同時,要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化內容的管理,為青少年成 長創造優質的新媒介閱讀環境。熊召政認為,在引導年輕人閱讀的過程中,應注意持續性引導。以傳統文化閱讀或者更廣意義上的傳統文化教育為例,孩子一開始接 觸可能會拒絕,但是要在他拒絕的時候堅持下去,最后很有可能為他所喜歡甚至需要。全民閱讀要重視學前閱讀,這其中家長要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重視“深度閱讀” 提倡精讀靜讀
如今,大家都在說“全民閱讀”,但到底閱讀什么呢?何建明委員認為,閱讀不能太有指向性,因為每個人都有所不同,如身份、背景、所處人生階段 等,應該根據這些不同選擇適合閱讀的書?!笆甙藲q的時候,我閱讀唐詩宋詞;而現在,我更多閱讀歷史和人物傳記。人成長到某一人生階段時,需要積累經驗與 教訓,從歷史和優秀的人物身上,能找到新的人生思路?!焙谓髡J為,閱讀立法非常重要,其意義在于提醒和提示人們自覺去閱讀。而在媒體大發展、生活節奏快 的當下,提倡精讀靜讀是閱讀的關鍵。
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也是張抗抗委員近年來一直關注的話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進行電子閱讀,而 捧著紙質書讀的人越來越少了。面對閱讀的“碎片化”,張抗抗表示,“用什么工具閱讀不重要,重要的是閱讀的內容”。目前電子閱讀存在的問題是,人們常常讀 的是一些營養含量比較低、很八卦、很娛樂化的東西,“這些信息很浪費我們的生命和時間,讓我們變成了知道得最多而思考得最少的人?!倍P于如何避免“碎片 化”閱讀,張抗抗建議,不妨多嘗試“深度閱讀”?!拔覀冎v的閱讀,首先是去閱讀一些完整的、比較大的作品,而不是碎片化的閱讀”,張抗抗認為,“深度閱 讀”通常指的是讀一部書,首先,你會反復閱讀;其次,閱讀之后你會提出問題;最后,你能自己回答這些問題,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結論?!巴瓿蛇@整個過程,才能算得上是深度閱讀。深度閱讀不容易做到,一年里,我自己能深度閱讀一兩本書就很好了?!睆埧箍拐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