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藝術評論 >> 正文

    十三分鐘的《騰格里》詠嘆很精彩

    大型交響音樂史詩《成吉思汗》奏響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3月15日16:40 來源:中國文化報

      一面太陽鼓撼天動地,百余串吉祥馬鈴齊齊搖響,潮水般的“馬蹄聲”伴著一曲高亢悠揚的長調,震撼著觀眾的心靈。2月29日,唐建平作曲、蒙古族詩人阿古拉泰擔綱文學執筆的大型交響音樂史詩《成吉思汗》作為中國交響樂團《龍聲華韻》品牌在農歷新年后的首場演出,在北京音樂廳奏響。

      10年前,走在北京長安街上的唐建平接到一個電話,時任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民族交響樂團藝術總監的姜金一邀他創作一部紀念成吉思汗誕辰800周年的作品。在成吉思汗和嘎達梅林兩個主題中,唐建平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創作,唐建平于2007年完成了這部由交響樂隊、混聲合唱隊與蒙古族民族音樂表演構成的多樂章大型交響音樂史詩。

      2008年,交響音樂史詩《成吉思汗》由姜金一執棒,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下設的交響樂團、民樂團、蒙古族青年合唱團和蒙古劇團共同出演,作為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民族交響樂團成立以來排演的第一部整臺交響樂作品,甫一亮相,即驚艷四座。

      此次演出,由姜金一執棒中國交響樂團及合唱團,并攜手低男中音歌唱家孫禹和知名蒙古族音樂組合安達組合共同完成。

      《成吉思汗》由序曲《長生天》、尾聲《吉祥草原》及13個樂章共15部分組成。百余名演員調動交響樂、民樂、合唱等各種音樂表現手段,將蒙古族特有的馬頭琴、四胡、長調、呼麥等演奏演唱方法有機地融為一體,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形成了雄渾而又細膩、樸素而又華美的藝術風格。

      作品中,為了評說成吉思汗的偉業,唐建平特別創作了時長13分鐘的《成吉思汗的詠嘆調——騰格里》。作為低男中音的“試金石”,詠嘆調音域跨越兩個八度,不僅有宣敘和詠嘆的此起彼伏,也運用草原唱歌短調的悠長氣息表達成吉思汗的情感,亦通過包含蒙古族力量的贊頌節奏,表現成吉思汗鋼鐵般的意志。

      音樂會上,孫禹戲劇化的演唱極其精彩。“我從小就有英雄主義情結,這個作品簡直就是為我寫的。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所有歌劇男低音詠嘆調里,時間最長、音域最寬、戲劇性最強、音色變化最大、演唱難度最高的唱段。一位歌者能遇上這樣的好作品真的非常幸運!” 孫禹說。

      談起從邀約作品到10年后因緣再聚,姜金一說:“相較于首演,此次中國交響樂團的專業水準讓《成吉思汗》更緊湊、更連貫。”記者 劉 淼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