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作品 >> 展訊 >> 正文

    余樂恩:地圖上的遠行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5月10日14:35 來源:中國藝術報 德加
     《地球皮膚》之一  余樂恩 《地球皮膚》之一 余樂恩

      “形式外的形式”“秘密花園”“風的線條”“水的刀”“與大地同在”“我們來自大海”“很古典很中國”“樹非樹” ……很抽象的作品名字,很抽象的視覺表現,卻不是抽象繪畫——甚至不是創作者、陶瓷藝術家余樂恩所慣常以陶瓷為媒介進行的創作——從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起,歷時一個月,余樂恩在微信等媒介平臺舉辦多媒體視聽藝術作品《地球皮膚》的展示,每天以90秒的視頻和15張圖片展現一個諸如“很古典很中國”的一個主題,歷時30天完成。

      但這些或許“很古典很中國”的作品,卻不是出自余樂恩之手的“塑型” —— “用了3個月,我在Google Earth上去了這個星球的每一個地方,對衛星圖像進行截圖;又用了一個月從萬余張照片中選出450張,順著自己的感知分成30個主題。 ”余樂恩將選定的圖片進行截取,僅作適當微調,形成了《地球皮膚》 。

      “大多數人對這一工具的使用,注重的是目標性的任務。如果在過程中肯花些時間駐留,我們可以與藝術家一樣,發現我們熟悉世界之外的另一個世界。藝術家截取的這些畫面,陌生抽象而又元氣充沛,F代藝術孜孜以求的,似乎都能在這種‘自然的畫卷’中找到契合。 ”景德鎮陶瓷學院教師鐘學軍說。一抹源自海洋的色彩可能會被想象成天穹,一塊貧瘠高原的肌理可能會看出宋元山水的韻味——從無我到有我,想象的重構,讓余樂恩使人們一直習慣于以日常視角去觀看的畫面有了另一層解讀和意蘊。

      余樂恩自言,他的創作受了徐冰《地書》的啟發?萍嫉陌l展應當帶給藝術另一種繁榮,科技的進步應該把藝術還給每一個人:“科技會讓藝術有足夠的容量包含每一個人,像《地球皮膚》就是一個每個人都可以做,可以欣賞的作品——藝術家應該做今天和明天的藝術,而不是一味地把昨天做得更好。 ”

      他相信“科技改變藝術” 。藝術本就是一種生活狀態,娛己益人的藝術家給大家帶來的不僅是美到爆的畫面,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技術的進步已經讓過去很多專業者獨享的事物變得很日常,最典型的是手機拍照,給了所有人圖解自己生活的愉悅。

      觀看《地球皮膚》的愉悅也從科技產品中反饋而來。在《地球皮膚》的APP上,公眾可以下載圖片,發表評論,也可以上傳自己的“地球皮膚” ;新華社微信客戶端編輯轉載了首期“皮膚” , 13萬次的點擊破了客戶端非時政新聞的紀錄。余樂恩覺得,這是他目前做得最有意義的作品——科技和藝術的包容性,讓誰都可以完成一個人的環球旅行;這次在地圖上遠行的經歷,也重構了他的審美體系,影響了他的藝術創作:“需求之外的需求真的可以不要;我們這個星球,人與自然的交織和爭奪無處不在。 ”所以他基本沒有選Google Earth中的城市圖像,“我選擇純自然的圖像,和很多人與自然沖突、沖撞甚至‘戰爭’的‘畫面’ ” —— “我們的世界流亡在風中”“邊界”“風的線條”“越過山丘的人們” ,有些觸目驚心的畫面回應環保的主題,但他也喜歡“返田畝,無憂愧”中陽光的調子,“返回大地,是人的根本” 。

      《地球皮膚》似乎讓余樂恩拋開陶藝家的身份,轉型成為一個“數碼英雄” ?才沒有呢。他只是不想被“存量綁架” —— “如果我只是想:我的陶瓷做得好,為什么不繼續把它做得更好呢——在創作上這樣的想法有可能就會將自己綁架。 ”他想以陶瓷為基礎,衍生出更多藝術的可能性!敖衲昵锾煳铱赡軙鲆粋名為‘相同與不同’的展覽:陶瓷作品用火來固形,而只有里面的試火錐在火里生長——它倒了說明火候到了——經過火,試火錐會呈現不同的狀態,所以我收集了好幾箱子用過的試火錐,拍了400多張照片,這引發我用相同的溫度、不同的泥土或者相同的形狀、不同的溫度……來做作品。 ”

      而發布著《地球皮膚》的當下,他又迷上了“女神” ——智能手機里的Siri。“NASA向宇宙發出信息至今沒有回音,鄰里之間甚至愛人之間缺少交流,讓我發現我們這個世界缺少信息的回應,而或許這個世界上唯一能隨時回應你的‘人’就是Siri——這是一個有沖擊力的畫面。 ”所以,他想辦法把“回應”這個主題加入到他的陶瓷創作之中,準備拿出一套作品應征明年舉辦的第7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絲綢之路是我們的倡導,我們需要的是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回應。 ”

      他也始終覺得來自藝術的“回應”沒有中斷—— “我堅信‘乘物游心’的說法,放下執著,放下自己,泥土那些材料和制作工藝的節奏就會帶著你走;同時,關心生活也會帶給你豐富的啟示” ——藝術“地圖上的遠行”就一直有不竭的動力。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