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書訊 >> 正文

    筑夢中國美術館事業

    ——評李萬萬新作《美術館的歷史》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4月25日15:07 來源:中國作家網 馮 遠

      在從事多年的文化事業管理工作中,特別是在中國美術館館長任內,每一次出訪,都會讓我在參觀一些國家以完整、系統的固定陳列展現其國家的文明發展和整體形象后,發出由衷的感慨。我夢想實現這樣的宏圖:讓每一個來到中國北京的海內外嘉賓,都能在我們的美術館、博物館等國家公共文化殿堂中,看到完整、系統的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中華文明美術史。在舉國上下都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熱潮中,這一早已醞釀在我和廣大藝術家心中的美術中國夢也將成為中國夢內涵中重要的視覺內容。

      為了實現這一美術中國夢,在跨入21世紀以來,在中宣部、財政部和文化部、中國文聯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策劃并推動“20世紀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等主旋律美術創作,旨在創作一批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能系統、全面地展示中華民族文明發展史和奮斗歷史的美術作品。5年前,“20世紀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已圓滿完成,收藏在中國美術館。而入選“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作品在進行正稿創作,完成后的全部作品將陳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回想起20世紀,中國推翻了滿清封建王朝建立的現代共和國家體制,在中華民國建國之初,第一任民國教育總長蔡元培先生就把美術館、博物館建設的文化意義,提到教育國民、淳風化俗的高度。蔡元培在談到他考察歐洲時說道:“我向來旅行很注意三點:第一是看一種不同的自然美;第二是研究古代的建筑;第三是注意博物院的美術品。”蔡元培說:“有美術博物館,陳列各時代各民族的美術品,如雕刻、圖畫、工藝、美術以及建筑的斷片等,不但可以供美術家參考,并可提起普通人優美高尚的興趣。”

      梳理20世紀中國美術館的歷史,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撰寫一部美術中國夢的筑夢史、幾代美術館事業傳人的奮斗史。李萬萬是一位勤奮肯鉆研的年輕學者,在我擔任中國美術館館長期間,他剛剛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進入到中國美術館學術部工作。多年以來,他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深入鉆研,第一次系統梳理和研究中國近現代美術館的歷史,明確而清晰地呈現出美術館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江西美術出版社今年出版《美術館的歷史——中國近現代美術館發展之研究》和《中國近現代美術館事業發展年表》,這套書是一部填補中國美術館學空白的經典著作。我為這位青年學者的成就而感到由衷的高興,祝賀他,同時也祝愿李萬萬再接再厲,多出成果!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