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中國早期傳統民間年畫多與自然崇拜和神祇信仰有關,后在祈福納降、祭祀宗祖等年節習俗風俗化過程中,逐漸出現了美化裝飾環境的年畫藝術。猴在民間年畫中不僅是一個單獨的圖像符號,不同的地域、人文、歷史、民俗、信仰對年畫中猴形象的內涵也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即將迎來農歷丙申猴年之際,我們一起看看不同的猴形象在年畫中有著怎樣的民俗文化內涵。
驅災納福的吉祥形象
在生產力低下的遠古時期,人們無力抗拒天災疾病,而把災難歸為神靈的意志。為了求得神靈保佑,年畫就充當了人類與神靈溝通的媒介,它寄托了人們辟邪納祥的愿望。因此年畫中吉祥題材居多,猴子的形象在年畫中也就被賦予了驅邪祈福的意義。
圖1中,猴子手牽駿馬,攀援在樹干上,枝頭掛著一方寶印,一只蜜蜂從旁邊飛過,取“封(蜂)侯(猴)掛印”之寓意。右邊圖中大猴子馱著小猴子,在樹下嬉戲,一則寓意“輩(背)輩(背)侯(猴)”,二則古人曾有養猴于馬廄避馬瘟疫之說,因此圖上題有“疪(避)馬瘟”三個字。此類型的年畫貼于馬圈之中,以求保佑家畜平安。
戲出、小說中的藝術形象
年畫的創作建立在民俗文化的基礎之上,小說、戲曲是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年畫也出現了以小說、戲出為題材的內容。小說《西游記》就是百姓喜聞樂見的年畫內容之一。
圖2取材于小說《西游記》第五回。孫悟空闖入天宮瑤池,偷蟠桃,盜御酒,砸壞煉丹爐,吃了仙丹。玉帝得知后大怒,命李天王率領眾仙家擒拿孫悟空。年畫中描繪了孫悟空與二郎神等天兵天將的打斗場景,構圖飽滿,刻繪俱佳。
成教化、助人倫的社會角色
年畫源于人們的生活和勞動,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不但是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還有對現實生活不良現象的諷刺,以淺顯易懂的圖像傳播倫理道德標準,起到了“成教化、助人倫”的作用。
圖3表現“杠箱官”,這是舊時春節一種街頭表演形式,由丑角扮演官員出巡,坐在由兩人抬行的竹杠上,路人可以隨意攔下告狀,插科打諢諷刺時弊。此圖將“杠箱官”畫為猴子形象,頂戴花翎,身穿官袍,鳴鑼開道,還有猴子打著“禁煙”的旗子,意在諷刺清廷禁煙不過是一場猴戲,風格幽默,充滿諷刺,是對丑惡現象無情的鞭撻。
歲時節令的生肖原型
在過去的農耕文化環境下,以歲時節令為題材的年畫內容大都與農事相關。
圖4是記錄農耕天氣變化預卜莊稼收成的年畫。民間有在冬至日起畫九九消寒圖的風俗,此幅消寒圖,畫面中兒童的頭部與臀部互相借用,由“兩童”變“四童”,“三童”變“六童”,在娃娃兜肚上印有9個圓圈以供填墨,消寒圖上面刻有12生肖,可見生肖與歲時節氣息息相關,充分體現了節氣風俗、傳遞著古老的文化信息。其構思、形象,觀之趣味無窮。
由上不難看出,“猴”在中國傳統民間年畫中被賦予了降吉祥、保平安、助人倫、成教化等內涵,其中還囊括了百態生活和引人反省的哲理,是人們生活文化的真實體現。盡管年畫在當今生活中逐漸消失,但它仍最豐富地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軌跡,值得我們探索與借鑒。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