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人物 >> 正文

    王志堅:丹青難寫是精神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2月16日15:54 來源:中國藝術報 周迅
    不羨神話羨女郎 王志堅 不羨神話羨女郎 王志堅

      在人物畫創作中,畫家王志堅大膽創新,追求讓題材、情節、內容與形式盡可能合理,讓畫面達到藝術的真實性,用筆墨抒寫新時代的人物形象。

      王志堅為人為畫,始終保持著農民的氣息,這是他與生俱來的性格,外在的環境、身份的變化都難以使之改變。他孜孜不倦地收集、了解、研究民間美術。數十年的生活積累,使他具備了豐厚的民間文化、民間美術修養。這種修養,對他的中國畫創作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所以,他的工筆畫一開始就與眾不同,帶有強烈的民間美術趣味。他繪畫的題材來自農村,基本上是農村的生產和生活,但他的農村題材畫不再是真實地反映生活,而是更集中、更典型、更強化了題材的精神性和鄉村氣息,重在農村的鄉土韻味,而非真人實景;如他1991年創作的《三月的雨》 ,畫中情景并不真實,卻真實地表現了農民愛情的韻味。

      王志堅選擇鄉土題材,尤其以女性題材居多,畫面的形式有求新求變的思想。現實中,農民女性承受了繁瑣的勞動,對家庭的擔當大于男性,故過早地消逝了她們的美麗青春。對于這一點,他從自己的母親身上發現了女人們那種滄桑、慈祥、大愛的品質。農村婦女中的這種美,閃閃發光,催人奮進,令他肅然起敬,他禁不住拿起畫筆,熱情為之謳歌。到了農閑時,王志堅看到農民有農民的歡樂,那種悠閑可以沖刷往日的苦楚,同時也表現出勞動既是快樂的,也是幸福的。王志堅鄉土人物畫所表現的,不是敘述,而是情感的抒發;不是照葫蘆畫瓢,而是內心的表達。在他的畫筆下的農民遠離累苦,盡可能表現其悠閑場景。

      王志堅善畫牛,也以畫牛著稱,他畫的牛與眾不同,的確自有特點。他筆下的牛,將有生命和活力的牛加以人格化,實際上牛已成為他熱愛的鄉土象征,成了鄉音的親切符號。“哞——”這是牛吟唱的世界上最優美、最動聽和最親切的鄉音,這種鄉音在他精心創作的《此處吟唱豐收歌》與《悠然南山牧放歌》中回響。他創作的那些畫面所具有濃郁的人情味與鄉村牧歌式的作品,如《又唱晨曲擺秋千》和《執筆添彩寫童真》等,都足以喚起人們對童年在農村生活的美好回憶。在他的筆下, 《雷雨穿越過前山》 《大地回蕩走蒼茫》和《遠山的呼喚》等畫牛佳作,用濃墨重彩營造了牛在黑云壓頂、山雨欲來或夕陽西下、紅霞滿天,于長長的山坡或蒼茫大地上奔走與勇往直前的形象。這其實是他以畫牛來抒懷人類與變化莫測,充滿了艱辛的大自然搏擊,不甘命運坎坷的向上與奮進的精神。

      王志堅別出心裁畫牛,不僅表現在他的情感象征的多角度、獨特性上,還表現在他對畫牛的獨特處理上。我們常常看到的畫牛作品,大多為側身的牛的形象,這是一個易于顯現特征的角度。而王志堅畫的牛的形象中,卻十之七八取正面造型角度,更給自己的牛形成了罕見的造型。王志堅畫牛的另一特色,是高度的大寫意畫法。與其他畫牛者大多注意牛的造型準確性不同,王志堅畫牛,逸筆草劃,只注意大形的概括,寥寥數筆,粗筆簡墨,意到便止。盡管大筆揮灑,但他亦精心處理;有時焦墨為之,大筆縱橫,濃黑塊面之中,卻配之以枯筆勾就的一二牧童,黑白相映,線面相生;有時濃墨重筆,又輔以飛白掃就留出的不少空白小孔“出氣”“作眼”;有時筆路雖然不多,卻縱橫恣肆,濃淡互破,水意盎然;有時水暈墨章之中,又輔以幾許石綠、朱砂,彩墨生輝,相得益彰。由此可見,他畫牛,縱橫寫意中,亦有不少精到的處理。

      畫如其人。透過王志堅的畫牛佳作,可以看出他本人就像一頭具有湖湘鄉土意味的牛。在他身上有一股牛的樸實、執著、勤勞,無須揚鞭自奮蹄的堅韌不拔的精神。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