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聽“敦煌聲音”在太廟回響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1月20日12:29 來源:中國作家網
    觀無量壽經變 常沙娜臨摹觀無量壽經變 常沙娜臨摹
    女供養人像 歐陽琳臨摹女供養人像 歐陽琳臨摹
    鹿王之一 鄔建安鹿王之一 鄔建安

      1月12日至3月6日,“文明的回響(第一部):穿越敦煌”大型藝術展覽在紫禁城太廟藝術館啟幕。此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市總工會和敦煌研究院聯合主辦。本次展覽匯聚了來自敦煌研究院、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所藏現當代美術名家的敦煌壁畫臨摹和意臨作品,以及一批優秀當代藝術家的力作,以豐富的展覽結構組織300多件(組)多元形態的視覺藝術作品。

      燦爛的敦煌藝術遺產代表著古代絲綢之路文明的輝煌成就,更在當代藝術創造中產生著廣泛而重要的影響。正如中央美院院長范迪安所說:“從敦煌開始,進而延展到對整個絲綢之路的文化探索,是貫穿20世紀始末的重要文化現象。絲綢之路的物質和精神資源為中國現當代美術的創新、發展與轉型提供了重要支撐,更促成了中國傳統文脈向現代文化形態的延伸與拓展。”因此,此次展覽選擇以敦煌為起始,將目光投向這座漫漫大漠中的文化寶庫,旨在通過傳統藝術經典和當代藝術創新的對照,領略傳統文化遺產的豐厚,感受藝術創造的源起與流傳,思考文化創新的成因與真諦,并籍此展開有關本土傳統文化資源與現當代藝術創造之間關系的討論。

      作為絲綢之路上的咽喉之地,長期持續的多元文化交融、薈萃,使敦煌吸納了不同地區的文明精華,形成了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文化內涵。此次展覽以“鑿空”、“飛天”、“司樂”、“供養”四個主題篇章,串聯起敦煌研究院提供的魏晉南北朝到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敦煌藝術作品、現代美術名家的經典臨本以及當代藝術家的審美創造,既展示了敦煌藝術穿越不同文明的創造特質,也展示了現當代中國藝術在精神層面對敦煌的繼承。

      可以看到,藝術家們對敦煌壁畫的研究,不僅沿襲了敦煌藝術的宏闊氣度和精美造型,在形式風格上再現了敦煌壁畫的神采真身,也以藝術的慧眼和感覺,在意韻上感受和展現敦煌壁畫的精彩手筆。這些貫注了藝術家情感與才華的“摹本”,具有重現經典與轉換創造的雙重價值。當代藝術家則在精神內涵上與敦煌藝術、絲綢之路主題相接,在古老的母題中注入了新的時代觀念與文化意涵,以獨特的視角、豐富的形態和個性的語言體現出向文明的致敬,展現了對傳統藝術的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探索,為古老的藝術瑰寶注入新的生機。

      隨著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從視覺藝術的領域探尋文明交融的脈絡,展示文明交融的成果,有助于形成創造上的古今對話,推動社會的文化認知。此次“文明的回響(第一部):穿越敦煌”以豐富的展覽內容和形式,在對古代文化遺產的重新發現中,汲取了豐富的文化資源,有助于推動當代文化的創新與創造的精神動力,進一步提示豐厚的傳統文化資源對今日藝術創造的啟發與支持。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中国作协重走长征路主题采风活动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 人民文学
    • <诗刊
    • 民族文学
    • 中国作家
    • 小说选刊
    • 长篇小说选刊
    • 作家文摘报
    • 中国校园文学
    • 作家出版社
    • 作家通讯

    博 客

    精彩博文

    網絡工作室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