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李午申筆墨藝術雜談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11月25日11:08 來源:中國藝術報 郝永偉
    把酒話桑麻  李午申 把酒話桑麻 李午申

      書畫家李午申,書畫印三絕。其歷時半個多世紀錘煉出的三套筆墨語言,線條飛舞,看劍引杯;真筆真墨,千回百轉;靜深澎湃,文氣流動。確乎彰顯出獨特的懷舊、內斂、高華氣質。

      午申懷舊。從田間少年到筆墨文人,硯田深淺,春去春回,遙想當年,對比現在,才曉得人生如寄,世事原來并非如此。可不管走得有多遠,他鄉明月,總不如故鄉的泥土小路接地氣,隨處都可以踩痛一個又一個斑斕舊事,一如他那染滿鄉愁的畫風、書藝和篆刻,有其然與不然的感慨與辛酸、任性與使氣、欣喜與傷悲,水光澹澹,最難將息。午申先生深深明白,故鄉是自己生命的根、文化的脈,永遠蘊藉著漂泊游子的精神歲月。在午申先生的筆墨世界里,始終可以找到一個叫做鄉愁的地方,用來懷舊,用來歌吟,用來依傍。

      午申內斂。內斂是中國傳統文人性格特質之一,內斂乃“我執”精神所在。午申一生受持,青云之志不墜,沉浸在靜美泛白的時光里,甘做傳統文化守護人。他高考本欲報考美術學院,卻造化弄人地進了中文系。這現實中的不自在反而成就了他人生的大自在。書畫篆刻藝術,三家同源,均講求“字外功”“畫外功” ,正如當代書壇學人言恭達對書法的圈點:“中國書法是養心的文化,是修出來的,養出來的。中國文化活著,歷史才活著,民族才活著,中國書法才活著。因此,每一位書法人必須文化地活著。 ”于是乎,午申在“現實的不自在”中,一邊追求筆墨線條語言的多樣性和創新性,書畫印全面發展;一邊著力于經典文化典籍的風檐展讀,諸子百家、唐詩宋詞,歷歷在胸。

      午申高華。高華包含了審美領域里的諸多人文元素:氣格、清韻、襟抱、風范,諸如此類。永嘉四靈之一的翁卷曾作《夜望》一詩:“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午申先生的畫作,正如這“當頭棒喝”般的“忽于水底見青山” ,是來自對秋色、秋水、秋山等自然景觀的領悟。他的筆墨語言有人生格調,且險夷一致,使得儒釋道精神達到統一。正如他在畫作《寒江獨釣》中表現出的文化厚度和美學力道:淺灰色的江天,挺秀的葦;霧蒙蒙的詩意,深玄色的禪。那是線條語言可以達到的生存狀態和應當具有的生命情懷。

      總之,午申的筆墨藝術折射的是幾近闌珊的傳統文人舊夢,喚醒的卻是現實人生的良知和激情。“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午申懷舊、內斂、高華,在霜月滿懷中,大美無言。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