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展訊 >> 正文

    在首博,追尋歷史上的北京城池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11月02日13:57 來源:中國藝術報 丁薇
    小朋友作品小朋友作品

      城池是中國古代城市的重要標志,是傳統儒家“禮”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的城池曾宛如一條巍峨壯美的項鏈鑲嵌在大地上,值得我們去追尋、去品味、去暢想,如何讓生活在互聯網無處不在的現代社會的孩子們領會感受這座城池的滄桑雄偉?首都博物館10月28日開幕的“讀城——追尋歷史上的北京城池”展試圖給出一個線索。

      本次展覽囊括了紙藝展陳、視頻短片、幻影成像、各式體驗活動等展示和互動手段,幾乎將北京城池的所有信息“收入”館中,以期幫助孩子們換一個視角觀察認識北京城——興許這座“造”在首都博物館內的北京城,會因外在形式上的陌生感而更能點燃孩子們的興趣。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專門為廣大中小學生打造,為的是向他們展示歷史上北京城池的位置變遷、設計布局、建筑工藝、功能規劃以及遺存現狀。策展方嘗試以學生可以理解的視角、可以聽懂的語言和可以接受的知識程度來策劃,展覽主視線下降100毫米,區別于常規展覽視角,更便于學生參觀;展覽中設計許多可以動手參與的地方,如:可活動的城磚、可堆砌的城墻,不斷出現的問題及答案,讓學生邊玩邊學;展覽風格營造明快又有內容帶入的空間氛圍,開發展品多樣性,通過多媒體裝置使展覽擺脫教科書式的展示面貌,以更強的互動性增加學生的參觀興趣,使展覽充滿活力。從形式到內容,博物館制作團隊盡量做到淺顯易懂、輕松活潑,并富有啟發性和引導性。

      展覽的策劃和呈現過程中,環保理念無處不在——展廳空間劃分上,以紙張折制而成的一塊塊明代城磚堆砌完成,極富視覺沖擊力。展線上一幅巨大的城門圖像由許多像素塊組成,一個個像素可以拆卸后重新組成其他圖案,為展覽帶來不斷變化的可能。

      此次展覽有別于博物館傳統展覽,是首都博物館策展團隊的一次大膽創新,即從頭到尾盡可能地讓孩子們參與。本次展覽新聞發言人楊丹丹介紹,在撰寫展覽大綱階段,就已邀請不少中小學生參與了戶外城池遺址遺跡的考察,其間,邀請孩子們創作與城池有關的手工美術作品,它們成為展覽中展品的一部分,同時邀請孩子們提出了展覽策劃建議和意見。“在系列活動中,我們以歷史上的北京城池及其變遷為主題,以學習單、作品征集、實地考察、專家面對面等形式,設計實施了針對初中并輻射小學及高中生的大型系列教育活動,前期通過‘紙上談兵’‘尋城作品征集’‘穿越之旅’夏令營等內容,與學生進行線上與線下的互動,并將活動成果作為展覽的一部分內容,做到共同創作、走出場館、融入城市,用身體感受這座城市的歷史與變遷;并根據展覽線索,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與學生及家長一起實地考察,使其了解這座城市、讀懂這座城市、熱愛這座城市,最終找到對這座城市的文化認同。 ”楊丹丹說。展覽開幕后,主辦方還會在元旦、春節、特別是寒暑假期間,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