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人物 >> 正文
花鳥畫源遠流長,到了唐代,花鳥畫成為獨立的畫科,與人物畫、山水畫并駕齊驅。花鳥畫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無論在題材內容、意蘊內涵,還是形式技法、筆墨語言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則和定式。這一繪畫藝術,經過數千年的沉淀和洗禮流傳下來的無疑都是精華和寶貴的精神財富,為當代繪畫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審美經驗和形式法則,但同時也為當下的創作設置了一道高墻。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承傳統繪畫的畫理、畫論、畫技,又要不斷地創新發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這是歷朝歷代畫家孜孜追求探索的目標。藝術貴在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生命力,就沒有發展。畫家王同君在繼承前人優秀藝術成果的同時,開始了艱難的探索創新之路。他是個善于觀察和思考的智者,大自然中的任何啟迪都有可能觸動他的創作靈感。
一天傍晚,王同君陪著夫人和孩子來到松花江畔散步,不知不覺已經月上中天。要返回時,他無意間瞥了一眼江面,就是這一瞥竟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此時,皎潔的月亮高懸在天空,月光映照在松花江面上,水中有月,波光粼粼,水月交融,江面形成了如詩如畫般的朦朧意境。王同君還是第一次在月光下認真觀賞松花江,他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此時的江面就似一幅宏大的畫作,他看得如癡如醉。突然,他腦海中靈光一閃,聯想到了那幅還沒有完成的畫作,波光粼粼的水面正可用水墨的筆觸來表現啊。想到這里,他撇下妻兒快步趕到家中,拿起畫筆,將剛才的美妙感受用水墨記錄下來,頓時感覺氛圍效果出來了,那時雖然筆墨還很簡單粗糙,但已經有了自家面貌的雛形。王同君欣喜之后很快就冷靜下來,畢竟這是自己的一時沖動,并沒有前人的經驗可借鑒,能行嗎?他沒有放棄,而是在以后的創作實踐中邊應用邊探索。后來,他從北宋畫家米芾創造的用以表現江南煙雨迷蒙、云水浮動、山林景色的“米點山水”中得到了啟發,將畫水的筆法不斷改進完善,經過十余年艱苦摸索,最終創造出了表現水中光影的水痕點筆墨法。水痕點筆墨法不僅能表現水波流動的質感,還能較好地表現光感,對烘托畫面的氛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很適合他的構圖創作特點。
王同君最早用水痕點筆墨法創作的兩幅作品《秋水映月》《秋江暮歸》被收入1995年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王同君中國畫集》中。后來,他又嘗試用此法創作了荷塘系列等作品,并逐漸形成了屬于自己的風格。2011年,他的作品參加第五屆中國花鳥畫展獲中國花鳥畫成就獎;2012年,他的《荷塘月色》被特邀參加第105屆巴黎秋季藝術沙龍。談起自己的創作,王同君深有體會地說,能夠創造表現水和光的水痕點筆墨法,一是受自然的啟發,二是受傳統啟示,三是尊重了自我的感受。
在創造水痕點法的同時,王同君還大膽探索改革傳統的表現手法,來展現自我精神的追求。他以為,藝術是精神的產物,也是時代的產物。花鳥畫自產生至今,數千年來因時代更迭、畫家個性精神迥異,畫風出現過幾次大的變化,盡管表現風格形式不同,但其最終目的都是為表達人的精神,借物抒情。可以說,從中國畫誕生那天起,就與主體精神、文化心理與時代變遷緊密相連。
王同君的荷塘系列、北國系列、青綠花鳥系列等作品借自然之景抒發主觀情懷,是以表達主觀精神為旨歸的。他眼中的北方自然,無論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都具有別樣的詩情畫意的特征。他試圖將這種意象營造為清新、嫻雅、靜謐的詩意氛圍,并將這種意象持續升華出一種唯美的意韻。要表達上述獨特感受和審美體驗,就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新形式,但風格不是學出來的,王同君在創作實踐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獨特的“三融合”表現形式,即寫意與工筆融合、水墨與重彩融合、花鳥與山水融合。這種“三融合”的方式從總體上與傳統的繪畫形式拉開了距離:寫意與工筆融合,使傳統寫意變得豐富細膩;水墨與重彩融合,改變了水墨色彩單一的樣式,使視覺具有新的感受;花鳥與山水融合,加大了花鳥畫的表現空間,有助于意境氛圍的營造。在用筆方面,盡力體現骨法與氣韻,既保持其書寫性和寫意的灑脫靈動,又有工筆的細致入微,構圖吸收了現代構成與裝飾等元素,作品在“優游自在,沉著痛快”的筆墨天地間呈現出個性化的圖式。創作過程中,傳統筆墨的傳承和當下身心的體驗是相互交融的,把這種內在的文化心理,通過個性的語言方式轉換成一種符合時代變化與追求的生活感受。
在王同君的作品中,自然僅僅作為依托,形式語言都是為了表達詩意的情懷,折射物我之間的生命意韻。作品在不失中國畫意味的同時,探索符合自我感受的形式風格,將筆、墨、色互動與變化貫通,在唯美的意象中將詩化的自然定格于畫面,使人在浮躁的當下回歸自然,找到一塊心靈的凈土,在審美的愉悅中品味綿長的意韻,這便是王同君要表達的精神所在。
荷塘系列、北國系列、青綠花鳥系列是王同君近年來創作的主要內容,其中前兩個系列是以題材命名。而在傳統中國畫中只有青綠山水,并無青綠花鳥之說,王同君卻把他創作的花鳥系列形象地歸類稱“青綠花鳥”。青綠山水是指以石青、石綠為主要顏色畫的山水畫,而他的青綠花鳥畫用色和風格則并不盡然:作品青綠中加入水墨,寫意中融入工筆,花鳥中借鑒山水,三者的有機結合使畫面呈現出獨特的面貌,具有詩意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