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文學作品插圖 >> 正文
8月26日至30日,第二十二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辦,本屆圖博會一大亮點是首次設立了國際兒童教育館,集合了中少總社、接力出版社、 21世紀出版社等近200家中外兒童和教育類出版單位,國際繪本展匯集了中、英、法、俄、德、阿等來自世界五大洲、 13個語種的一萬多種精品繪本;國際插畫展則集合了130多幅優秀中外插畫作品,包括此次到訪中國的安徒生獎插畫獎得主、巴西插畫家羅杰·米羅30余幅插畫組成的個人小型畫展。
圖博會期間,由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共同主辦的“好故事,一起講——與世界共融的中國繪本”國際論壇活動在京舉行。在國際兒童文學界享有盛譽的國際出版人、國際兒童讀物聯盟基金會主席帕奇·亞當娜,安徒生獎評委會前主席瑪利亞·耶穌·基爾,美國凱迪克獎評委會主席橫田順子,巴西著名插畫家羅杰·米羅等專程前來,他們和國內著名作家高洪波、曹文軒,出版人白冰,插畫家李紅專等一道探討中國繪本融入世界的發展之路。
只有當一本書成為藝術品時才能走向世界
“ 《羽毛》是我和羅杰·米羅的孩子,她是混血兒,混血兒一定會長得很漂亮。 ”在談到《羽毛》的創作時,曹文軒這樣形容。
一根羽毛,一會兒被風吹到這邊,一會兒被風吹到那邊。“我是屬于哪只鳥的呢? ”羽毛不住地問自己。她問過布谷鳥,問過蒼鷺,問過大雁、孔雀……自己究竟是屬于哪只鳥的呢?羽毛思考的問題,其實也是人類思考的根本問題: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羽毛》 ,一個唯美而又意味深長的故事。作為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出版的、由國內著名作家與國外優秀畫家首次合作的繪本作品, 《羽毛》一經問世就獲得好評。三年時間內斬獲“中國最美圖書”“冰心兒童文學獎”“中國最具影響力圖書”等一系列獎項。一根美麗的《羽毛》 ,也給該書的巴西插畫作者羅杰·米羅帶來了好運。在兩次評獎失敗之后,他終于憑借《羽毛》在2014年獲得了國際安徒生獎插畫獎。 “非常高興為這本充滿哲理的書做插圖創作。這個過程讓我更好地了解了我自己。 ”在論壇現場,羅杰·米羅這樣說。曹文軒現場也以《羽毛》為例,談了他對中國繪本走出去的看法。
創作《羽毛》 ,讓曹文軒意識到一個問題:中國的兒童文學怎么走向世界?有一年曹文軒去參加哥倫比亞書展,現場他驚訝地發現,國外出版社最好的兒童文學作品,國內差不多都翻譯了?墒鞘澜鐚χ袊膬和膶W卻未必十分了解。但中國的兒童文學作品其實有相當高的水準,是什么造成了這種信息的嚴重不對稱?曹文軒認為,部分在對方,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做檢討。 “中國的大門有很多年來是關著的,外邊的人一次次從這里經過,他們看到的只是一個關著的大門,于是得到結論,這個大門永遠打不開了,更談不上里邊的風景可以觀賞。 ”曹文軒說,現在大門雖然打開了,但對于大門里邊風景的了解,還需要有一個過程,甚至需要非常漫長的等待。
大門打開,外來文化的進入,給中國童書創作帶來了不一樣的面貌。通過和羅杰·米羅的合作,曹文軒看到,當一種文化介入另一種文化時,整個文學藝術會獲得一種極大的提升。羅杰·米羅是巴西人,巴西和中國的文化差異非常大,因此在給《羽毛》做插圖時,他的顏色運用非常西班牙、非常拉美,通常中國畫家不敢用的顏色,羅杰·米羅用了,令曹文軒感到非常驚奇。他說, 《羽毛》的畫面,如果不是一種文化介入另一種文化,一定不會有這樣的效果,因此她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混血兒。
在回答中國童書如何才能走向世界時,曹文軒非常明確:“中國童書要想走向世界,必須是藝術品。只有當一本書成為藝術品時,才能走向世界。這是唯一的辦法,也是唯一的可能。 ”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繪本被國際關注。高洪波和我國本土畫家李蓉共同創作完成的充滿童趣的《小豬波波飛》一經問世就得到家長和孩子的喜愛,目前版權已經輸出到了法國、韓國。在論壇上,法國著名動漫公司達高集團特別為波波飛做了動畫片進行了展示。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繪本也受到了國際童書界的重視,比如金波的作品《兔兒爺丟了耳朵》 ,是一本講“中國故事”的圖畫書,繪畫風格上也帶有中國剪紙特色。這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引來了現場國內外專業人士的一致肯定和贊許。
這些故事不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但又和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如此相像
在努力促進中外合作推廣原創繪本走向世界的同時,國內出版界也在積極引進來自世界各地、代表多元文化的優秀繪本,以期讓兩者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國際兒童讀物聯盟基金會主席帕奇·亞當娜就以她的國際視野系統地介紹了七彩云繪本館,這是她與中少總社共同策劃的一套世界經典讀物,目的是為中國的孩子打開一扇了解世界其他國家文化、風土人情的窗戶,讓孩子們通過圖書來了解別的國家是怎樣用他們的文化方式講故事的。在帕奇·亞當娜的娓娓道來中,她向中國孩子打開了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世界。
一個黑皮膚的小女孩,生活在美麗的海邊小鎮。小白兔羨慕她的黑皮膚,問小女孩,“我什么時候才能有一身漂亮的黑色皮膚呢? ”小白兔先后嘗試喝墨水、喝黑咖啡和吃黑葡萄,但都沒有變成小黑兔。直到明白了小女孩的黑皮膚來自媽媽的遺傳,小白兔才和一只小黑兔結婚,生出了漂亮的小黑兔。故事隱含的意思是,黑皮膚的小女孩,可能被認為是不漂亮的,可能有遭到種族歧視的危險。這本書的名字叫《漂亮的小女孩》 ,是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的巴西作家安娜·瑪麗亞·馬查多和委內瑞拉畫家羅莎娜·法里亞的一次完美的跨國合作。
有個小男孩兒,爸爸在外地工作,每年只能回家兩次。爸爸跟小男孩說:“你知道我在外面干什么嘛?說出來嚇你一跳,我是個海盜。 ”但實際上爸爸只是個礦工,他不愿意把實際身份告訴孩子,怕被孩子瞧不起。每次回家,爸爸帶回的禮物都是和海盜相關的,比如藏寶圖、海盜旗。小男孩為有這樣的海盜爸爸驕傲。可有一次爸爸發生了礦難,小男孩兒趕到病房中,和爸爸四目相對時,他感到非常沮喪,一是爸爸受傷這么嚴重,二是他們都意識到,爸爸撒了謊……有一天,爸爸和工友們被告知,礦被關閉,他們失業了。屬于礦工的時代過去,后工業時代來臨。爸爸很沮喪,小男孩不知道該怎么安慰,于是他就爬到高處,把海盜旗掛了出來。小男孩接受了爸爸,在他心中,無論爸爸做什么工作,養家糊口都是一份高尚的事情。這個故事來自《我爸爸是個偉大的海盜》 。帕奇·亞當娜說,中國有很多父母去城里打工,把孩子留在了鄉村,所以這個發生在意大利的故事,中國的小朋友看了后也會有同感。
帕奇·亞當娜說,在七彩云圖書館中,很多繪本主題都很宏大,比如關于親情,關于種族主義、貧窮、戰爭、隔離等等,但這些都是通過故事讓孩子看到生活場景,引發孩子自己的思索,讓他們自己思考在這個情況下該怎么辦?作者很少從外部將自己的思考、觀點強加給孩子。
帕奇·亞當娜談到的最后一本書是《月亮寶盒》 ,是國際兒童讀物聯盟邀請32位國際安徒生獎的獲得者或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獲得者的繪畫作品,里面展示的是這些作家和插畫家自己童年印象最深的謎語、故事、兒歌、游戲等等,讓中國的小朋友從一本書里就能夠一窺世界各地童謠文化、童年文化。
帕奇·亞當娜說:“這些故事雖然不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但又是和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如此相像。故事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故事又是一扇窗子,讓我們看到他人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