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寬博大氣 文人書風

    ——李放書法藝術淺析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8月18日11:4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西中文
    曹操短歌行    李放書曹操短歌行   李放書

      “嵩岳逸韻——鄭州大學美術學院教師作品展”日前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匯集了鄭州大學美術學院30多位專業教師近300件作品。其中,鄭州大學教授、書法學系系主任李放的魏碑風格書法作品篇幅巨大、風格鮮明,顯示了作者的藝術創新。

      李放先生是我的同鄉,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后又師從歐陽中石先生攻讀博士,畢業后任鄭州大學美術系教授、碩士生導師,是河南省較早取得博士學位的書家。李放的書法可以概括為三個字:全、精、雅。

      所謂“全”,是說他兼擅諸體。李放于楷、行、草、隸篆皆有涉獵,都達到了一定的造詣。不但如此,每一種書體他還能寫出不同的風格。比如楷書,不但能寫始平公造像的風格,也能寫張黑女墓志的風格;行草書不但有二王風格的作品,也有張旭、懷素、蘇軾風格的作品。李放書法以魏體楷書和行草見長,然其篆隸也寫得很好。篆書有天發神讖碑的筆意,又受清末諸家的影響,寫得天骨開放、雄健大氣。

      書家偏工者多,兼擅者少。欲諸體兼擅,非有廣泛的涉獵、深厚的積累不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李放的各體皆能,大約與教學的需要有關,久之便造就了這種可貴的素養。

      其次是“精”。李放之于諸體,不是止于“會寫”而已,而是都達到了相當的水平。他善于從各體各家的不同風格中挹其精華、融會貫通,從而形成自己的風格。比如魏楷,他取始平公的方筆峻厚之勢,而棄其中的夸張尖棱,從而變得溫醇峻厚。而其用筆的穩重樸厚、筆沉墨實,不難看出其師歐陽中石先生的影響。

      李放的篆書師法清人,摒棄鐵線一路,比較注重用筆的起收轉折、提按變化,于圓渾的線條中時見方筆。方筆寫篆是當代的一個趨勢,然貴在恰到好處,過猶不及。李放的方筆乃是方中帶圓、方圓兼濟,與一味方筆峻折拉開了距離。李放的行草書主要取法二王,參以旭素、東坡,提按變化豐富,使轉精致到位,結體寬博大氣。

      再次是“雅”。觀李放作品,雅逸嫻靜之氣撲面而來。氣息是書家稟賦的體現。書家人格稟賦的高下雅俗,在其作品中皆能見其端倪。古語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歐陽中石先生也講過“書面文心”。攻讀博士期間,他寫出了20多萬字的《蘇軾書法思想研究》學位論文,對蘇軾的哲學思想、書法理論、尚意理念的形成發展及影響等各方面都做了較深入的探討。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