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美術創作中的“新疆風”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7月06日11:5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賴睿
    刁羊   阿曼·穆罕諾夫刁羊   阿曼·穆罕諾夫
    伊犁巴扎   趙以雄伊犁巴扎   趙以雄
    塔吉克新娘   靳尚誼塔吉克新娘   靳尚誼

      說起葉淺予、黃胄,人們一定會想到他們筆下的新疆風光;也繞不開他們創作的新疆人物形象。其實,長期以來,新疆題材就深受美術家們的喜愛。

      日前,由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華文化四海行——走進新疆”活動在烏魯木齊、哈密舉辦,其中包括“走進新疆中國書畫精品聯展”和書畫交流筆會活動。藝術家們把對新疆的熱愛,付諸筆墨丹青。

      獨特風情的吸引力

      這次書畫交流筆會圍繞大美天山、共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0華誕的主題展開。40多位書畫家現場創作了60多幅作品。其中,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馮遠、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尼瑪澤仁和北京文史研究館館員趙寧安、李乃宙合作創作了巨幅作品《飄香時節》。

      新疆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自古以來就以雄渾壯美的大漠山川、璀璨瑰麗的文化遺存、純樸豪邁的民族性格在中華文明中獨樹一幟。無論多次入疆的邊疆畫家還是首次踏訪者,都被新疆獨特的風情所吸引,并產生無盡的創作動力。

      如果以傳統的眼光考量創作題材,在新疆首推山水,次數人物。新疆北有阿爾泰山、中有天山、南有昆侖山,它們既是藝術素材的寶藏,也是藝術靈感的不盡源泉;而干旱少水的戈壁、荒漠地貌等,更是有待開發的創作題材。

      同時,新疆人物題材也獨具風情。新疆很多地方至今仍保留著世外桃源般的生存景象,無論塔里木河畔的維吾爾農民還是天山深處的哈薩克牧人,或是世界屋脊上的塔吉克老鄉;不論耄耋老者還是垂髫童稚,或是猛男靚女,笑聲爽朗、開懷,舞蹈自由、奔放,對人真摯、坦率、熱情,待客直爽、慷慨大方。加上新疆人形象俊美、體態魁梧,這種品性的美、生活的美、形象的美,正是人物畫家藝術創作的理想對象。

      美術創作的富礦

      20世紀以來,美術家們不斷赴新疆尋找藝術靈感,創作寫生。1949年以前,即使交通閉塞,也有韓樂然、黎雄才、趙望云等人,從內地到新疆進行短時間采風寫生,只是那時還沒有專業的國畫人才到新疆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反映民族團結成為美術界的共同主題,各族人民成為藝術表現的對象。于是,短時間內新疆匯聚了一大批科班出身的年輕國畫家。

      最早調入新疆工作的國畫家是徐庶之先生。他擅長山水畫,同時兼畫人物和動物,技法上深受趙望云的影響,題材主要以新疆山川地貌、風土人情為主,構思新穎,筆墨洗練,畫風質樸而飽含詩意。內地美術院校畢業生中,最早前往新疆工作的國畫家是牧歌先生。他的畫面含蓄和諧,畫風清新奇峻。其后的李山雖然只在新疆工作了5年,但他創作的《我跟爸爸進天山》成為新中國人物畫史上的精品。

      新疆題材的油畫創作就此開啟。全山石走遍新疆,為蘇派油畫表現新疆少數民族人物作出本土化探索;趙以雄完成了對絲綢之路的考察,將對疆域高原荒漠的感悟融于筆端;靳尚誼的《塔吉克新娘》成為新時期古典寫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本地畫家的崛起

      在內地畫家不斷涌向新疆的同時,新疆本地畫家也逐漸崛起。他們用自己熟悉的筆墨,審視民族內部的歷史和生活,顯現出更為深沉的文化意味。

      吐爾地·伊明的畫風深受龜茲藝術影響,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鮮明的地域特征,作品多取材于鄉下巴扎和民間舞蹈,畫面洋溢著濃郁的少數民族生活氣息。

      哈孜·艾買提開創了批判現實主義在新疆的先河。1964年,他以創作《罪惡的審判》一舉成名,并在1984年以創作的《木卡姆》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獎。

      此外,阿曼·穆罕諾夫、買買提·艾依提等畫家,也通過寫實的藝術語言,表達民族風情與民族文化。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中国作协重走长征路主题采风活动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 人民文学
    • <诗刊
    • 民族文学
    • 中国作家
    • 小说选刊
    • 长篇小说选刊
    • 作家文摘报
    • 中国校园文学
    • 作家出版社
    • 作家通讯

    博 客

    精彩博文

    網絡工作室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