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科幻 >> 作品評論 >> 《三體》榮獲雨果獎 >> 正文

    三體為什么這樣紅?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8月25日12:43 來源:搜狐

      文/高飛

      在《三體》之前,從來沒有一個國內的科幻小說能引起這么大的社會反響,這次雨果獎顯然更加推波助瀾了《三體》效應的存在,未來即將上市的電影版顯然也會受益良多。盡管這部電影幾乎在口碑上注定了會失敗,但是我們都知道,票房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而作為一部科幻作品,《三體》具體好在哪,不妨分成三個層面來闡述一下:

      1.就科幻部分而言,其實很久我們都沒看過一個很純粹(硬)的科幻小說了。

      在歐美市場,實際上科幻小說是相當弱勢的。反而是奇幻文學作品更加受歡迎,比如《冰與火之歌》和各種《吸血鬼》(正如中國讀者更喜歡沒有科技含量的穿越文學)。

      而即使是西方的科幻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影視作品,在類似《三體》這樣題材的作品中,能像劉慈欣這樣負責的科幻作家,也并不多見。說劉慈欣負 責是因為一旦一部科幻作品的主題如果是討論命運終極問題,在歐美市場,這類作品很容易走向宗教和神學結尾,而不會在科學層面給出一個終極解釋。《黑客帝 國》到了第三部就是這樣。美劇《迷失》更是如此,最后就差飛過來一個天使了。

      因此,無論你同意或者不同意《三體》的科學設想,這其實是一部少有的一直用科學直接討論宇宙終極命運的小說。所以對很多科幻文學讀者而言,它的 科幻部分是“解渴”的,是有頭有尾的。這對很多西方讀者也是新鮮的,所以個人認為《三體》之所以拿雨果獎,這部分的功勞非常大。

      2. 就思想層面來說,《三體》的觀點則極其迎合了中國社會目前的主流商業思想——成王敗寇。這則是《三體》在中國成為一個社會現象的原因。

      拿小說幾個重要的名詞來說。猜疑鏈,說不好是不是敵人的,猜疑下,都會成為敵人。黑暗森林,既然可能是敵人,不如趁早先干掉你。降維攻擊,哪怕魚死網破,能干掉你,我就剩者為王。是不是感覺很熟悉,像在讀中國互聯網商業競爭史。

      我們見到了太多這樣的例子:今天你做電商,明天我也可能去賣貨。今年你做信息,明天可能也是做手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敵人。我們可以 說阿里是電商,百度是搜索,騰訊是社交,360 是安全,小米是手機,但是如果細看這些公司的業務,實際上,正如《三體》中的黑暗森林一樣,業務(資源)正在走向重合(稀缺),兩個互不相干的公司隨時都 會成為獵手和獵物關系。程心顯然沒有維德管用。

      這本書是有現實意義的,盡管這種意義,劉慈欣在寫作的時候應該是沒有預想到的。但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各企業家大佬如此認可《三體》這本書。

      3. 就文學意義而言,爭論就比較多了,很多人認為這本小說完全讀不下去。

      不可否認,這些觀點某種程度是正確的,尤其第三部中,劉慈欣的想象力已經超越了手中的筆,大量的科幻描寫,幾乎跳過了劇情和人物關系。如果不是有耐心的讀者,閱讀進程倒在第三部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難懂對一部作品來說,未必是壞事。如果人人都懂,就沒有分析黨的空間了。或許正因為三體晦澀難懂的部分,才造成了些許的信息不對稱。直到最 后,必須人人都要說上兩句三體,否則就不夠時尚,不夠酷,或者最好是我懂你不懂就更理想。從這個角度來看,文筆差,文學性弱,就未必是一件壞事了。

      

      《三體》英文版譯者劉宇昆

      可能有人會疑問,歐美科幻作品真的弱勢么?不妨看看和三體一起獲得雨果獎的其他作品吧,知道是誰拿了最佳科幻電影么,答案是《銀河護衛隊》。無 論從哪方面看,這部電影都沒有什么科學的影子,選擇它還不如選擇阿湯哥的《明日邊緣》,起碼科幻的內核還來的更靠譜一些。但是偏偏是沒有科幻影子的《銀河 護衛隊》拿了雨果獎。

      所以大家絲毫不用懷疑《三體》獲獎的含金量,老外這幾年真的也沒太見過這個級別的作品。《三體》和很多競爭對手比,更值得拿這個獎。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