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男,1963年生。1980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現為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團委員。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出版了中短篇小說集《妻妾成群》、《傷心的舞蹈》、《婦女樂園》、《紅粉》等,長篇小說《米》《我的帝王生涯》、《武則天》、《城北地帶》等。小說《米》《紅粉》先后被搬上銀幕,《妻妾成群》被張藝謀改編成《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大獎,《婦女生活》改編為電影《茉莉花開》后,獲得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獎。現任江蘇作協副主席,為中國當代文學先鋒代表作家之一,多部作品翻譯成英、法、德、意等各種文字。
著名作家蘇童最新散文隨筆集。分為三部分,“記憶碎片”輯錄蘇童的童年生活、南方記憶,“文字生涯”則收錄作家的創作感想、閱讀所得;“生活傳奇”以介于隨筆與短篇小說的文字,描摹了市井俚俗、人生百態。 [詳細]
《河岸》是一部描寫現實與歷史、青春與成長的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烈士的后代“庫文軒”在文革時代,因其烈屬的頭銜遭到諸多質疑,便在被指有作風問題后剪了自己的陰莖。為了讓離開河岸的父親能與奶奶的紀念碑永遠在一起,庫文軒兒子庫東亮把象征歷史光榮的紀念碑背到了船上,在岸上人的討伐聲中,庫文軒投河自盡。 故事展現了庫文軒、庫東亮父子的荒誕命運,展現了生命的卑微與頑強。青春成長的煩惱與歷史的荒誕不經。 小說展現了主人公庫東亮的殘酷青春與灰色記憶,這個來自香椿樹的少年漂泊者在河流之上,空曠 [詳細]
內容提要 在古老的中國傳說中,孟姜女是一位對愛情忠貞不渝、徒步千里為丈夫送寒衣的奇女子。當時,皇帝為了阻止外敵入侵,抓走了所有青壯年去修建長城。孟姜女想到北方冬天寒冷,便立志要為丈夫送去冬衣御寒。在得知丈夫已經埋骨于長城之下而自己未能見上最后一面時,她放聲大哭,以至于天地變色、長城為之而崩塌。在《碧奴》中,蘇童帶我們回到了遙遠的古代,以其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們重現了一幕幕令人目眩神迷而又精心動魄的精彩場景——為了生存而練就九種哭法、送寒衣前為自己舉行葬禮、裝女巫嚇走頑童、被當作刺客示眾街頭、眾 [詳細]
內容提要 《妻妾成群》借舊中國特有的封建家庭模式作小說框架,說的是一個男人娶了四個女人作太太的故事。但作者關心的不是一個男人如何在四個女人中周旋,如何控制她們,而是關心四個女人怎會把她們一齊拴在一個男人的脖子上,并且像一棵瀕臨枯萎的藤蔓在稀薄的空氣中互相絞殺而爭得那一點點空氣。《妻妾成群》是“新歷史小說”中最精致的作品之一。因有小說《妻妾成群》到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改編,嚴肅小說和電影之間的關系逐漸成了評論界關注的熱點。蘇童的小說具有寬和的精神,濡濕的氣息,綺麗的夢幻,溫婉的性格。 [詳細]
內容提要 北方來的金發女孩住進火車站旅社,隨著她在浴室一聲尖叫,這個城市的蛇 災突然爆發,到處是混亂的蛇群。吃社會飯的克淵為逼債奔忙,逼出了人命。金發女孩與克淵偶然相遇,克淵卻無法做一個真正的男人……在這部現實題材的新長篇中,蘇童塑造了一群被社會拋棄的小人物的命運。其顯現的功力超了他的鼎盛時期。蘇童時代復回的一個征象。 “一個時代留下一個時代的聲音,有一些事物的訇倒塌,必有一些事物在崛起,有一些事物在悄然的沉淪,必有一些事物開始飛翔——甚至的發、爬行的蛇。 蛇為什么就不能飛呢? 從 [詳細]
內容提要 本書內容:那是嫻的家。嫻的父親去世后,匯隆照相館由嫻和她的母親經營。嫻那年只有十八歲,剛從女子高中畢業。她不懂照相業的經營之道,并且對此也不感興趣。嫻眼睜睜地看著家里這份產業破敗下去而一籌莫展。有一天她梳妝打扮好準備去電影院看好萊塢片子時,母親把她堵在樓梯上說,記住,這是最的一場電影,明天你要坐柜臺開票了。我已經把開票的辭退了。嫻說,為什么?她母親說,什么為什么?你難道不明白家里的底細?沒人上這兒來拍照,拿什么付人家工資?只有靠你和我自己了。 [詳細]
內容提要 《我的帝王生涯》是蘇童糅和寫實手法和現代的技巧創作的歷史小說。也是蘇童發揮創造性的想象,隨意搭建的宮廷,按自己的配方勾兌的歷史故事。年代朝代人物都是虛無的,故事卻講的真實可信。 作品通篇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講述的是一個名叫端白的懵懂無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權力欲望的操縱下成了燮國的傀儡國王,雖對臣民擁有生殺大權,卻時時生活在恐懼和焦慮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親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卻無能為力。一個不該作皇帝的人,一個沒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沒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當了皇上,難怪,端白和瘋瘋癲 [詳細]
內容提要 民以食為天,蘇童的一部《米》講述了主人翁五龍擺脫饑餓貧困的人生歷程,伴著一個家族三代人的頹敗,鄉村與都市的糾纏與沖突,隨著食欲的滿足而又落入性欲的陷阱。五龍為“米”而來,也終于死于回鄉火車的米堆上。整部長篇充滿著可閱讀的快感,且不乏深層的寓意。有評論家稱之為“一半是歷史,一半是寓言”,又有稱之為一部精致的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米雕”。總之,《米》是蘇童為數不多的長篇中最值得重視的一部小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