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仁山,滿族, 1963年2月生于河北唐山豐南縣,1981年昌黎師范學校畢業后當過教師、鄉文化站長和縣政府秘書。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創作室主任,與作家何申、談歌被文壇稱做河北“三駕馬車”之一。
1984年開始文學創作并發表作品,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天高地厚》、《白紙門》、《風暴潮》、《福鎮》等六部,中短篇小說集《大雪無鄉》、《關仁山小說選》、《野秧子》等8部書(集)。中短篇小說《大雪無鄉》、《九月還鄉》、《藍脈》、《紅旱船》、《落魂天》、《平原上的舞蹈》、《紅月亮照常升起》、《苦雪》等,七百余萬字。作品多次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新華文摘》等轉載。2004年獲中國作協中華文學基金會第九屆莊重文文學獎;長篇小說《天高地厚》榮獲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小說集《關仁山小說選》獲中國作協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獎,兩次獲《人民文學》優秀小說獎,獲第六屆《十月》文學獎,兩次獲河北省文藝振興獎,兩次獲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兩次獲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稱號。小說《船祭》獲香港《亞洲周刊》第二屆世界華文小說比賽冠軍獎等,部分作品翻譯成英、法日文字。作品多次改編拍攝成影視作品或話劇等。
本書作為建黨90周年獻禮書,緊貼時代脈搏,將西柏坡這一紅色品牌注入了文化內涵,小說旨在通過記述西柏坡三代共產黨員的追求和命運,借助曲折動人的故事,展現了一代代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小說重點塑造了當下和平發展年代黨員干部的形象,面對治理環境、老百姓增收、工業升級轉型種種錯綜復雜的矛盾,我黨干部在權錢考驗中,沒有沉淪在享受和碌碌無為之中,沒有奔走于衣食住行、名位利祿,而是勇擔責任,再次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愛戴,從中折射出中國共產黨90年來的風雨歷程。 [詳細]
書是關仁山經過多年的生活積累和思想突破,幾易其稿,傾力創作的一部關于河流、土地、莊稼和新農民的大書,是一曲獻給土地的深情的頌歌,是當前難得的關照現實、關照農民問題的重頭力作。 小說以冀東平原的麥河(亦稱灤河)流域農村為背景,描寫了近年來農村土地流轉的故事,精心塑造了回鄉進行土地流轉的企業家曹雙羊、作為小說故事敘述者樂亭大鼓藝人瞎三白立國以及命運多舛的農村姑娘桃兒等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藝術形象,時代氣息、生活氣息濃厚,小說在敘述角度、小麥文化開掘以及具有象征意義的百歲老鷹形象的創造、瞎三與墳場鬼魂 [詳細]
國際金融危機,大鋼鐵面臨生死轉型。這部小說以我國北方某鋼鐵城市市委書記為主人公展開曲折動人的故事。 寫出了一位政界新星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面對復雜的官場風云,經歷著一種滄桑多變的政治生活和私人生活,充滿理想主義激情。 作品視角獨特,大氣跌宕,結實厚重,是近來難得的一部現實主義色彩鮮明的官場政治小說。 [詳細]
最新作品《感天動地——從唐山到汶川》由河北出版集團及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關仁山在掌握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先后采訪了唐山志愿者、深入災區的記者、唐山地震孤兒等各種人物,以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這一視角,深刻挖掘從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中發人深省之處,比如政府對生命的重視,對生命個體的心理治療干預,高科技救援手段等,展現了我國綜合國力的巨大變化,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程。 [詳細]
內容簡介李家庚同志是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石門寨鎮英武山村的黨支部書記,今年四十二歲;2002年9月,身患癌癥的李家庚同志,在村集體經濟異常困難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挑起村黨支部書記的重擔,拖著病體帶領村民修路引水,養豬種樹,治窮治亂,用短短兩年的時間,使一個遠近聞名的窮村亂村一躍成為全縣基層組織建設的先進村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樣板村。2003年,他被中共撫寧縣委命名為“優秀共產黨員”、“十佳富民書記”;2004年7月1日,被中共河北省委、秦皇島市委分別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4年8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 [詳細]
《唐山絕戀》——又名《唐山大地震》 (22集電視連續劇《唐山大地震》原著小說版) 這是第一部全面描述和記錄二十世紀十大災難之一的唐山大地震的小說作品,作品中的一段段刻骨銘心的曠世愛情,被譽為中國的“泰坦尼克號”式的愛情力作,根據此書改編的22電視連續劇《唐山大地震》已經制作完成,已經在成都、南京、廣州、西安、蘭州等地播出,創收視率新高。不久將在各地衛視播出。由李雪健、張延、賈一平、黃梅瑩等影星主演,2007年在地震31周年時間全國衛視電視臺熱播。 [詳細]
故事發生在美麗的雪蓮灣漁村。 冬日大雪,疙瘩爺扛著打狗叉到海邊打海狗。老人拼了性命打了一只大海狗回家,將海狗臍珍藏起來。海狗臍很值錢,鄰居一個叫大魚的孩子要拜疙瘩爺為師。疙瘩爺沒有收他,大魚與一些年輕人用獵槍打海狗。這下激怒了疙瘩爺,一個清剿海狗的夜晚,疙瘩爺披著海狗皮不顧一切地朝大魚的槍口沖來,大魚以為是一條海狗就開了槍,疙瘩爺倒在了大魚的槍口下。后來疙瘩爺被救活了。疙瘩爺的老娘七奶奶徐俊榮是當地十里八鄉有名的民間剪紙藝術家。她的剪紙作品,巧妙地將國畫、白描、工筆畫、版畫和楊柳青畫融為一 [詳細]
韓潔茹與金家林不緊不慢的人生已走了半程,但他們無知無覺的情感狀態,卻在女兒金歡愛恨自如的愛情比對下有了些波動的契機。他們忽然覺得激情不再,相約以離婚游戲來相互刺激。 在熱烈如火的金歡的努力客串下,離婚游戲脫卻了最初的晦澀,而顯得豁朗愉悅了。但不經意中游戲在他們之間永遠定格了,定格為真實的生活而非道德的生活。 真正的愛讓他們明白,一種婚姻一種人生,有愛的婚姻才是成功的人生。 [詳細]
位于省“環渤海經濟開發區”之要地的北龍市,是座天然深水不凍商港,孫中山先生曾新筆繪制過“北龍大港藍圖”,軍閥、日本人、國民黨也都動過這個腦子,然而由強臺風所形成的風暴潮,使一切都付諸東流。 新市長趙振濤,受命于風暴潮將新修建的跨海大橋沖塌之際,但他面對的不僅僅有自然界的風暴潮,還有貪污、腐敗、人情等等社會風暴潮的襲擊…… 本書圍繞北龍港的建設,全景式地展示了為我國現代化建設而付出艱辛努力和流血犧牲的干部群眾,以及在前進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的尖銳矛盾和重重阻力。作品視角開闊,人物眾多,有一 [詳細]
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國農村近三十年歷史變革的長篇力作,是一幅盡展當代中國農民命運的斑斕畫卷。翼東平原上的蝙蝠村,以蝙蝠多而得名。這片本該福星高照的土地,七十年代初竟全村逃荒。青年農民榮漢俊,因種“黑地”被判刑八年。改革開入使他提前獲釋,他率先辦起了鄉鎮企業,并當了二十年村長,卻因制造假冒偽劣、貪污腐敗等問題陷入困境……農村變革的每一步都牽動著村民們的喜怒哀樂,三個家庭、三個農民的愛恨情仇、坎坷人生在改革大潮中交織展開。這里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有權欲熏心的罪惡;有把生命交付土地的一腔熱血,也有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