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宛,美國北卡羅來那州立大學教育碩士,曾任教北卡威克郡工藝學院,北卡私立馬利德絲女子學院。創辦北卡洛麗中文學校(1977至今)與北卡書友會(1990至今),并擔任第六屆海外女作家協會會長(2000-2002)。簡宛著有散文及小說三十多本,其中散文集「地上的云」于一九七八年得中山文藝散文獎,童話「奇妙的紫貝殼」于一九七九年得洪建全基金會兒童文學獎。「與自己共舞」于一九九三年得海外華文著述獎。公元2000年并被選列入美國專業人員名人榜(National Register’s Who’s Who)。并以所學專長,譯介及策劃教育心理叢書,廣受喜愛。譯作 「愛 學習與生活」被推介為四十年來最具影響力之書。近年來為三民出版社所策劃與主編之兒童文學系列─「世界文學家系列」「世界藝術家系列」「童話系列」等套書近百本,多次得兒童文學小太陽獎,并于2002年得金鼎獎。簡宛作品在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有─簡宛游歐洲,智慧之鑰,簡宛論文集,并主編「美國來的教育心經」與中國文聯出版「臺灣阿媽的故事」等共 十本著作。
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各媒體與餐廳少不了也配合時令,大作廣告,雖然一般人對父親節的重視還不如母親,當時代改變,父親的形象也慢慢地從權威變成平起平坐的朋友。以前是父親什么都知道(fatherknowsbest),現在是父親是我的好朋友(fatherismybestfriend)。我們這一代身為父母的,正好介于對父母孝順,對兒女也孝順的「三明治」時代,處理得好是懂得做父母,也會做朋友,處理不好是父不父,子不子,親子關系一塌糊涂,不知何去何從… [詳細]
己經記不得這是第幾次來北京了,二十年多前第一次來時,走的是小路,車子不多,只見晨曦中有驢車緩緩而行,路邊兩排柳樹在風中輕拂,好像從古畫中,緩緩走進了古都北京。往后幾年,高樓日起,一向昏暗的街上,開始有霓虹燈閃爍,當年能源短缺,供電緊張的情況有了改善,近年來建筑如雨后春筍,如今塞車堵車空氣污染,和世界上任何大都市并無差別,外在的建設和裝置都趕上了時代,只有教育,那需要用十年百年才能見效的人才培育,正等待著時間的驗收……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