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批評,說起來不至于有著救國救民的重要性,似可歸入學術操作一類;可是,這里邊不存在任何可以預先設置的程序,所以未必只能像電腦似的作為一種信息處理工具而任人擺弄。從本質上說,這是一種付諸良知的精神活動,是批評家的人格體驗,而絕非“學術”二字所能道盡。本書分為序、第一輯文學批評、第二輯百年中國文學、后記等部分。 [詳細]
本書主要分為三輯:九十年代文學論叢、現代文學論衡、文史雜談。具體包括九十年代中國文學關系的新變動、變動著的九十年代中國文學新秩序、從九十年代中國文學的發展看當代文學發展的可能性、城市空間與文學生產方式的轉變、都市背景下文學審美方式的變化、城市之歌——關于陳村的《鮮花和》、關于邊緣化寫作的隨想——重讀王安憶的《長恨歌》、新小說的早晨——論九十年代后期的小說、回顧:1999年的中國文學、九十年代文學重估——由對九十年代文學的問卷調查所想到的、上海批評五十年等。 [詳細]